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考研网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

[复制链接]

0

主题

770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88
发表于 2017-8-7 11: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五章 沟通
  第一节 组织中的沟通
  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个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群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整个管理工作都与沟通有关。
  一:沟通的重要性(为什么要沟通)
  1:沟通是协调各个体、各要素,使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
  2:沟通是领导者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经。
  3:沟通是企业与外部建立联系的桥梁。
  二:沟通过程
  1:发送者必须向接受者传达信息或者需要接受者提供信息。
  2:发送者将这些信息翻译成接受者可以理解的一系列符号
  3:将上述符号传递给接受者
  4:接受者接受这些符号
  5:接受者将这些符号翻译成具有特定含义的信息。
  6:接受者理解信息的内容
  7:发送者通过反馈来了解他想传递的信息是否被对方准确接受
  三:沟通的类别
  1.按照功能划分为:工具式沟通和感情式沟通
  工具式沟通:是发送者将信息、知识、想法、要求传达给接受者,目的是影响改变接受者的行为。
  感情式沟通:沟通双方表达感情,获得对方精神上的同情和谅解,最终改善相互间的关系
  2.按照方法:
  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语言沟通、体态语言沟通、电子媒介沟通等。
  比较图:书本P448
  3.按照组织系统分为: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以企业正式组织系统为渠道的信息传递
  非正式沟通:以企业非正式组织系统或个人为渠道的信息传递
  4. 按照方向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平行沟通
  5. 按是否进行反馈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四、非正式沟通及其管理
  非正式沟通的特点
  1.非正式沟通交流速度比较快
  2.非正式沟通信息比较准确 、
  3.非正式沟通效率较高 、
  4.非正式沟通可以满足职工的需要 、
  5.非正式沟通有一定的片面性
  应怎样对待非正式沟通
  1: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它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否认和消灭都是不可取的。
  2:可以充分利用非正式沟通为自己服务。
  3:非正式沟通中的错误信息必须“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通过非正式渠道进行更正。
  五:沟通网络
  所谓沟通网络——组织中沟通渠道的结构和类型。
  其中最基本的是:轮型和风车型
  一般来说,选择哪一种网络取决于外部环境和沟通的目的。
  集权化的网络:(y型和轮型)在较简单的工作中比分权化的网络有效。
  分权化的网络:适应于完成比较复杂的任务,便于信息交换和充分利用资源。
  
  第二节 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
  一:有效沟通的障碍
  (一)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两类:1:接受的有选择性 2:沟通技巧的差异
  1.接受的有选择性:是指人们拒绝或片面地接受与他们地期望不相一致的信息。
  2.沟通技巧上的差异也影响着沟通的有效性:如有些人不喜欢口头表述,或有些人不善于听别人的意见都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二)人际因素
  人际因素包括: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信息的可靠程度和表达者于接受者之间的相似程度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取决于4个因素:诚实、能力、热情、客观
  (三)结构因素
  ——主要包括地位差别,信息传递链、团体规模和空间约束 四个方面
  1:地位的高低对沟通的方向和频率有很大的影响
  2:信息通过的等级越多,它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也越长,信息失真的概率越大。
  3:当团体的规模较大时,人于人之间的沟通也相应地变得较为困难
  4:空间约束不仅不利于他们工作间的交流,而且还限制了他们的沟通
  
  (四)技术因素
  ——主要包括:非语言暗示,媒介的有效性和信息过量
  
  二:如何克服沟通中的障碍
  1:明了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
  2:要学会“听”
  3:创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小环境
  4:缩短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畅通无阻和完整性。
  5:职工代表大会——可以为厂长汇报工作提供良机
  6:工作组
  7:加强平行沟通,促进横向交流
  8:利用互联网进行沟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7-8-7 13: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冲突与谈判
  一:冲突的起源
  冲突是指由于某种差异而引起的抵触、争执或斗争的对立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大体分为3类
  (一) 沟通差异
  文化背景不同,语义困难,误解及沟通过程中噪声的干扰都可能造成人们之间意见不一致
  (二)结构差异
  管理中发生的冲突 大多是由于组织结构的差异引起的。组织越庞大,组织分化越复杂,组织整合越困难
  (三)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社会背景、教育程度、修养等不同,塑造了每个人有不同的性格和价值观,这些不同往往造成了合作和沟通的困难,成为冲突的根源
  
  二:冲突处理
  1:谨慎地选择你想处理的冲突。
  2:仔细研究冲突双方的代表人物
  3:深入了解冲突的根源
  4:妥善地选择处理的方法
  
  三:谈判
  ——谈判是双方或多方为实现某种目标就有关条件达成协议的过程
  优秀管理者的谈判行为1:理性分析谈判的事件
  2:理解你的谈判对手
  3:抱着诚意开始谈判
  4:坚定与灵活相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82
发表于 2017-8-7 14: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篇 控制
  第十六章管理信息
  
  第一节 管理信息及特征
  一:信息的定义
  信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结果
  信息和数据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数据: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信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结果
  数据——加工处理——信息
  二:信息的评估
  有两类信息不值得管理者去获得
  1:信息的收益较高,而其获得成本也更高 2:信息的获取成本较低,但其收益更低
  信息评估的关键:在于信息的收益和获取成本进行预先估计,即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在考察数据和信息的成本时需从两方面着手
  1:有形成本:可被精确量化的成本 2:无形成本:很难或不能被量化的成本
  考察数据和信息的收益时也要从两方面着手
  1:有形收益:包括销售额的上升、存活成本的下降以及可度量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
  2:无形收益:可能包括获得信息能力的提高、士气大振以及更好的顾客服务等。
  三:信息的特征
  (一) 价值的不确定性
  1.信息在不同时间的有用性是不同的
  2.同一信息在不同地区的有用性是不一样的。
  3.同一信息对不同企业有用性也是不一样的
  (二) 内容的可干扰性
  1. 这种干扰可能首先来自其他信息的存在。
  2. 其他信息的存在不实人们认识信息的唯一干扰源
  (三) 形式和内容的更替性
  
  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一:概述
  信息系统: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在组织内收集、处理、维持和分配信息的系统方法。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要素
  五个:输入、处理、输出、反馈、控制
  输入:系统所要处理的原始数据
  处理:把原始数据加工或转换成有用的信息的过程
  输出:系统处理后的结果
  反馈:当管理者对输出的结果不大满意时,对输入进行调整
  控制:对输入、处理、输出、反馈进行监视,使得这些过程正常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
  (一)系统调查:组织确定是否存在一个能被信息系统处理的问题或机会。
  (二)系统分析:目的是确定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
  1:考察分析当前使用的系统,评估组织的外部环境和组织的内部条件,评估最终用户的要求
  2:系统设计人员确定一系列功能要求
  (三)系统设计
  1:设计用户界面或人员和信息的交互点
  2:产生数据,及其属性和结构以及不同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将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
  3:设计软件系统——各种计算机程序
  (四) 系统实施
  (五) 系统维护
  
  
  第三节 管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及发展
  一: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二:管理信息系统
  (一)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四个基本部分
  (二)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的特点
  
  三:决策支持系统
  四:经理信息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7-8-7 15: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适应的管理职能。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确立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有效的控制不仅要求选择关键的经营环节,确定恰当的控制频度,收集及时的信息,而且要求合理运用预算或非预算的控制手段
  
  第一节 控制原理
  一:控制的必要性和基本原理
  (一) 环境的变化——企业外部的一切环境都在无时无刻发生着变化
  (二) 管理权力的分散——企业的分权程度越高,控制就越有必要
  (三) 工作能力的差异——即使企业制定了全面完善的计划,经营环境在一定时期内也相对稳定,对经营活动的控制仍是必要的
  (四) 控制的基本原理
  1: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链联结在一起的元素的集合。元素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耦合”
  2: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必须确定系统的控制标准Z
  3: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Z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二:控制的类型
  (一) 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控制过程分为4类
  1:程序控制:特点是:控制标准Z是时间t的函数Z=f(t)
  2:跟踪控制: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的函数。假设“先行量”为W,则Z=f(W)
  3:自适应控制:特点是:没有明确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值是过去时刻(或时期)已达状态K的函数。Z=f(Kt)
  4:最佳控制。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由某一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构成。这种函数通常含有输入量X、传递因子S和K及各种附加参数C 则Z=maxf(X、S、K、C)
  
  (二) 目标控制
  1:预先控制——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预测其利用效果等。
  2:现场控制——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作用:
  a:可以指导下属以正确的方法进行工作
  b:可以保证计划的执行和计划目标的实现
  3:成果控制——事后控制。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
  成果控制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和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
  
  第二节 控制的要求
  有效的控制具有以下要求
  一:适时控制
  组织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偏差只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才能避免偏差的扩大,或防止偏差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
  二:适度控制——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
  (一) 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二) 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三) 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三:客观控制
  控制工作应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采取必要的措施,或促进企业活动沿着原先的轨道继续前进。因此有效的控制必须是客观的,符合实际的。
  1:控制过程中采用的检查、测量的技术手段必须能正确地反映企业经营在时空上的变化程度与分布状况,准确地判断和评价企业各部门。
  2:企业还必须定期地检查过去规定的标准和计量规范,使之符合现时的要求
  四:弹性控制
  弹性控制一般与控制的标准有关。一般说弹性控制要求企业有弹性的计划和弹性的衡量标准。
  第三节 控制过程
  控制的三个基本的环节的工作1:确立标准2:衡量成效 3:纠正偏差
  一:确立标准
  标准:人们检查工作及其结果的规范。制定标准是控制的基础。
  (一) 确定控制对象
  标准的具体内容涉及需要控制得对象,经营活动的成果是需要控制得重点对象。
  (二) 选择控制的重点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关于关键绩效领域,选择了对企业经营成败起决定作用的八个方面
  1:获利能力 2:市场地位 3:生产率 4:产品领导地位
  5:人员发展 6:员工态度 7:公共责任 8: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平衡
  (三) 制定标准的方法
  企业可以使用的建立标准的方法有三种
  1:统计性标准
  2:根据评估建立标准
  3:工程标准
  
  二:衡量工作成效
  (一) 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二) 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
  (三) 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三:纠正偏差
  (一) 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找出原因之前,要判断偏差的严重程度,是否足以构成对组织活动效率的威胁,从而值得去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二) 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
  需要纠正的可能是1:企业的活动。也可能是2:组织的计划计划的标准
  (三) 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
  1:使纠偏方案双重优化 2:充分考虑原先计划实施的影响
  3:注意消除人们对纠偏措施的疑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082
发表于 2017-8-7 16: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章 控制方法
  
  第一节 预算控制
  一:预算的形式
  (一)静态预算与弹性预算
  1:静态预算是指为特定的作业水平编制的预算
  2:弹性预算是指在成本按性质分类的基础上,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依据,按照预算期内可能实现的各种业务水平编制的有伸缩性的预算。
  弹性预算编制的步骤:a:选择业务量的计量单位 b:确定适用的业务量范围。
   C:确定成本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多水平法、公式法和图式法等把企业成本分解为固定、变动、半变动成本。
  D:确定预算期内各业务活动水平
  e:编制预算,若企业事后按实际业务量编制弹性预算,可按实际业务水平编制
  f:进行分析、评价、考核预算控制的执行情况
  (二)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
  1:增量法——传统的预算方法,又叫做“基线预算法“是以上年度的实际发生数为基础,再结合预算期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很少考虑某项费用是否必须发生,获预算的数额是否正确。
  在增量预算法下,预算编制单位的负责人常常竭力用完全年的预算指标。
  2:零基预算——不受前一年预算水平的影响。它对现有的各项作业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对组织的需要和用途,决定作业的轻重缓急,每项费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和评定等级,确定其开支的必要性、合理性和优先顺序,并根据企业的资金可能,在预算中对各个项目进行综合性费用预算。
  缺点:费时费力。现实中每3~5年编制一次零基预算,以减少浪费和低效。
  二:预算的内容
  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现今预算、资金支出预算、资产负责预算
  (一) 收入预算:
  主要内容是销售预算——通过分析企业过去的销售情况,目前和未来的市场需求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比较竞争对手和本企业的经营实力,确定企业在未来时期内为了实现目标利润必须达到的销售水平
  (二)支出预算
  收入预算和支持预算都是从财务角度计划和预测了未来活动的成果以及为取得这些成果所付出的费用。
  主要包括:1:直接材料预算 2:直接人工预算 3:附加费用预算
  (三)现金预算
  是对企业未来生产与销售活动中现今的流入与流出进行预测,通常由财务部门编制。
  现金预算只能包括现今流程中的项
  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和现金预算都是属于短期预算
  (四)资金支出预算——长期预算
  主要包括:1:用于新改造或扩充生产设施的支出
  2:用于增加品种、完善产品性能或改进工艺的研究与开发支出
  3:用于广告宣传、寻找顾客的市场支出等。
  (五)资产负责预算——是对企业会计年度末期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
  1:通过分析流动资产与流动负责的比率,可以发现企业的财务安全性和偿债能力的大小
  2:通过将本期预算与上期实际发生的资产负责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企业财务状况发生的变化,从而进行事前控制
  三:预算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作用:1:使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效果和不同部门的经营绩效具有可比性。
  2:预算的编制为企业的各项活动确立了财务标准
  3:通过为不同职能部门和职能活动编制预算,也为协调企业活动提供了依据。
  4:数量形式的预算标准大大方便了控制过程中的绩效衡量工作。
  局限性:1:只能帮助企业控制那些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活动,不能对那些不能计量的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的改善加以重视
   2:编制预算通常参照上期的预算项目和标准,从而会忽视本期活动的实际需要。
   3:在企业的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中,编制收入和支出的预算有点不合时宜。
   4:对于项目预算和部门预算一般限制了费用的支出,使得主管在活动中精打细算,不可超支,因此不能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第二节 非预算控制
  非预算控制主要有:比率分析、审计分析、损益控制、投资报酬率控制等
  一:比率分析
  (一)财务比率
  1:流动比率——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责的比率。反映了企业流动负责的能力
  2:负债比率——企业负责总额和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提供的资金与外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的比率关系
  3:盈利比率——企业利润与销售额或全部资金等相关因素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从事某种经营活动的盈利程度。
  主要包括:销售利润率 、资金利润率
  (二)经营比率——活力比率。
  是与资源利用有关的几种比例关系。反映了企业经营效率的高低和各种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
  1:库存周转率——销售总额与库存平均价值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与销售收入相比库存数量是否合理。
  2: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总额与固定资产之比。反映了单位固定资产能够提供的销售收入,表明了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
  3: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的比率。表明单位销售费用能够实现的销售收入,反映了企业营销活动的效率。
  二:审计控制
  审计——反映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会计记录及财务报表进行审核、鉴定、以判断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
  根据审查主体和内容的不同,分为:外部审计、内部审计、管理审计
  (一) 外部审计——由外部机构选派的审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及其反映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的评估。外部审计实际上是对企业内部虚假、欺骗行为的一个重要而系统的检查
  优点:审计人员与管理当局不存在行政上的依附关系,因而可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公证性
  缺点:外来审计人员不了解企业的流程,可能产生困难;被审计的内部成员可能产生抵触心情
  (二) 内部审计——是由企业内部的机构或由财务部门的专职人员来独立地进行地,内部审计兼有许多外部审计地目的。
  作用:1:提供了检查现有控制程序和方法能否有效地保证既定目标地手段。
  2: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提供有关改进公司政策、工作程序和方法的意见。
  3:内部审计有助于推行分权化管理
  缺点:1:可能需要很多费用
  2:内部审计不仅要搜集事实,而且需要解释事实,并指出事实与计划的偏差。
  3:员工可能认为审计是一种“密探”或“查整性”的工作
  (三)管理审计——是一种对企业所有管理工作及其绩效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和鉴定地方法。通常聘用外部地专家来进行。
  三:损益控制——根据企业或企业中地独立核算部门地损益表,对其管理活动及其成效进行综合控制地方法。
  缺点:1:是一种事后控制。
  2:由于许多事项不一定能反映在当期的损益表上,损益表上不能准确地判断利润发生偏差的原因。
  投资报酬率控制
  投资报酬率=利润总额/投资总额
   =销售利润率×投资周转率
  投资报酬率主要适用于事业部或其他分权制的部门
  五:亲自观察控制
  六:报告分析法
  ——用二手资料对企业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衡量实际绩效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
  报告分析法额关键是: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报告形式的扼要性。
  
  第三节 成本控制
  一:成本控制的基础:成本对象与成本分配
  成本对象——指需要对其进行成本计量和分配的项目,如:产品、顾客、部门等。
  (一) 直接成本分配方法
  (二) 间接成本分配方法
  二:成本控制的步骤
  (一) 建立成本控制的标准
  (二) 核算成本控制绩效及分析成本发生偏差的调查
  (三) 采取纠偏措施
  三:成本控制的作用
  ——可以不断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地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第四节 其他控制方法
  
  
  一、标杆管理
  二、平衡积分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7-8-7 17: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篇 创新
  第十九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组织、领导与控制是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所不可能缺少的,从某种角度所,它们是管理的“维持职能”。其任务是保证系统按预定的方向和规则进行。但是管理是在动态环境中生存的社会经济系统,仅维持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调整系统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创新职能
  
  第一节 创新及其作用
  一: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
  任何组织系统的任何管理工作无不包含在“维持”或“创新”中,维持和创新是管理的本质内容,有效的管理在于适度的维持与适度的创新的组合
  二:“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及其作用
  1:维持是保证系统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也是系统中大部分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层和基层的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
  2:任何社会系统都是一个由众多要素组成的,与外部不断发生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动态,开放的额非平衡系统。
  系统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是不断变化的,这种为适应系统内外变化而进行的局部和全局的调整,便是管理的——创新职能
  3:系统的社会存在是以社会的接受为前提的,而社会之所以允许某个系统存在,又是因为该系统提供了社会需要的某种贡献,系统要向社会提供这种贡献,则必须首先以一定的方式从社会中取得某些资源并加以利用。
   “维持”和“创新”作为管理的两个基本职能系统的生存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
  三:创新的类别与特征
  1:从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系统的影响的程度:局部创新、整体创新
  2:从创新与环境的关系来分为:消极防御型创新、积极进攻型创新
  防御型创新:为了避免威胁或由此造成的系统损失扩大,系统在内部展开的局部或全局性的调整
  进攻型创新:敏锐地预测到未来环境可能提供地某种有利机会,从而主动地调整系统的战略和技术,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这种机会,谋求系统地发展。
  
  3:从系统发生地时期来看:
  系统初创期的创新——系统的创建者在一张白纸上绘制系统的目标、结构、运行规划等蓝图
  运行中的创新——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寻找,发现和利用新的创业机会,更新系统的活动内容等。
  4:从创新的组织程度上看:自发创新、由组织的创新
  
  第二节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一:目标创新
  企业每一个具体的经营目标需要适时地根据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地特点,及变化地趋势加以整合,每一次调整都是一次创新
  二:技术创新
  主要内容:1:要素创新与要素组合创新。包括材料创新和设备创新;要素组合创新包括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地时空组织方面。
   2:产品创新:品种创新、产品结构创新
  三:制度创新——需要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企业各成员间的正式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虑: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管理制度。企业制度的创新的方向是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使各个方面的权力和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
  目的在于更合理地组织管理人员的努力,提高管理劳动的效率
  五:环境创新
  不是指企业为适应外界变化而调整内部结构或活动,而是指通过企业积极的创新活动去改造环境,引导环境朝着有利于企业经营的方向发展。
  
  第三节 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一:创新的过程
  (一)寻找机会
  创新是对原有秩序的破坏。原有秩序之所以要打破,是因为其内部存在着或出现了某种不协调的现象。不协调为创新提供了契机。旧秩序中的不协调既可以存在于系统的内部,也可产生于对系统有影响的外部。
  (二) 提出构想
   敏锐地观察到不协调现象的产生以后,还要透过现象研究其原因,并据此分析和预测不协调的未来变化趋势,估计它们可能给组织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后果;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消除不协调、使系统在更高层次实现平衡的创新构想。
  (三) 迅速行动
   创新成功的秘密主要在于迅速行动。创新的构想只有在不断尝试中才能逐渐完善,企业只有迅速行动才能有效地利用“不协调”提供的机会。
  (四) 坚持不懈
  构想经过尝试才能成熟,而尝试是有风险的,是可能失败的。创新的过程是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提高的过程。
  二:新活动的组织(如何进行新活动的组织)
  1:正确理解和扮演“管理者“角色 2:创造促进创新的组织氛围
  3:制定有弹性的计划 4:正确对待失败
  5:建立合理的奖酬制度
  
  第二十章 企业技术创新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
  一:创新与技术创造
  技术创新不等于技术创造
  技术创造是技术创新,但是技术创新不一定是技术创造
  二:技术创新的内涵
  (一)要素创新
  1:材料创新——材料创新或迟或早地会引致整个技术水平的提高
  2:手段创新——生产地物质手段地改造与创新
  两个方面内容:a:将先进的科学成果用于改造和革新原有的设备
   b:用更先进更经济的手段,取代陈旧落后,过时的机器设备,以使企业生产建立在更加先进的物质基础之上。
  (二) 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包括:新产品的创新和老产品的改造
  (三)要素组合方式的创新——利于一定的方式将不同的生产要素加以组合。
  A:生产工艺创新:生产工艺的改革和操作方法的改造
  b:生产过程的时空组织。包括设备、在制品以及劳动在空间三的布置和在时间上的组合。
  上述几个方面的创新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三:技术创新的贡献
  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降低成本而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更具价格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增加用途,完善功能,改进质量以及保证使用而使产品对消费者更具有特色吸引力,从而在整体上推动着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源泉——德鲁克理论
  一:意外的成功和失败
  1:意外的成功——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丰富的机会,这些机会的利用要求企业投入的代价以及承担的风险相对比较小。
  2:意外的失败
  无论是意外的成功还是意外的失败,出现时,企业必须搞清以下几个方面
  a: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b: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c:这种变化会将企业引致何方? d:企业应该采取何种策洛才能充分利用这种变化,
  为企业的发展机会?
  二:企业内外的不协调
  根据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
  1:宏观或行业经济景气状况与企业经营绩效的不协调
  这种不协调反映了企业在产品的结构、原料利用、市场营销,产品特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2:假设与实际的不协调
  及时的发现假设与现实的不符,企业就可以及时地改变或调整努力的方向
  3:消费者价值判断与实际的不协调
   最常见,不利影响最为严重。
  三:过程改进的需要 四: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五:人口结构的变化 六:观念的改变
  七:新知识的产生
  
  第三节 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
  技术创新战略是一系列选择德综合结果,一般涉及:创新的基础、创新的对象、创新的水平、创新的方式以及创新的时机等。
  一:创新基础的选择
  创新基础的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在何种层次上组织创新的问题:利用现有的知识,
  对目前的生产工艺、作业方法、产品结构进行创新
  1:理论上的创新:需要企业中的有关科研人员长期地、持久地工作。可能带来结果,也
  能一无所获,企业选择此种战略风险比较大,而且需要企业长期提供资金和人力支持。
  2:应用性的研究:企业利用现有的知识和技术去开发一种新产品或新技术。
   时间比较短、风险比较小,相应的对企业的竞争优势的贡献程度相对较小。
  二:创新对象的选择
  企业可供选择的创新对象包括:产品、工艺、生产手段等三个领域
  1:产品创新:可以为消费者带来一种全新的享受,而且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所以不仅
  企业带来的是特色的形成,而且可能是成本的优势。
  2:工艺创新:可以为产品质量的形成提供更加可靠的保证,加强企业的特色优势。
  产品与工艺的创新主要是由企业完成的,外部一般很难替代。
  3:生产手段创新:可借助外部的力量完成。由于外部厂家来实现生产手段的改造,则可能
  使得企业与此相关的产品创新或技术创新。
  三:创新水平的选择
  是在行业内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需要解决的是在组织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时,是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还是“追随他人之后”“后发制人”的策略
  (一)“先发制人”给企业带来的贡献
  1:可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 2 :可使企业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
  3:可使企业进入最有利的销售渠道 4:可使企业获得有利的要素来源
  5:可使企业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
  (二)“先发制人”带来的问题
  1:要求企业付出高额的市场开发费用 2:需求的不确定性
  3:技术的不确定性
  四:创新方式的选择
  独立开发与联合开发
  1:独立开发不仅要求企业拥有数量众多,实力雄厚的技术人员,而且要求企业能够调动足
  够的资金。若能获得成功,企业可在一定时期内垄断利润。
  2:联合开发:可以与合作伙伴集中更多的资源条件进行更为基础性的创新研究。并可以共
  同承担风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7-8-7 18: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一章 企业组织创新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点:
  1:知识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相对重要性大大提高。
  2:生产者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结合。
  3: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知识创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
  根据以上特点,我们从制度结构、层级结构以及文化结构等三个层面分析知识经济对企业组
  织创新可能产的影响。
  第一节 企业制度创新
  一: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结构特征极其原因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创新
  第二节 企业层级机构创新
  一:工业社会的企业层级结构及其特征
  作为工业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层级结构曾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1:直线指挥、分层授权 2:分工细致,权责明确 3:标准统一,关系正式
  二:知识经济与企业层级结构的改造
  第三节 企业文化创新
  一: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与特点
  1:企业文化是作为企业经营的一种副产品出现的。 2:企业文化基本上反映了企业组织的记忆
  3:企业文化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发挥作用的 4:企业文化是一元的
  二: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创新
  1:企业文化将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手段
  2:企业文化将是人们自觉创造的的结果,而不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种副产品。
  3:作为人们自觉行为结果的企业文化不仅是记忆型的,而且是学习型的。
  4:企业文化将在强调主导价值关与行为准则的同时允许异质价值和行为准则的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9-17 04:35 , Processed in 0.089421 second(s), 5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