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3|回复: 2

1999年考研政治文科真题解析材料题(二)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5 15: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6.以下是有关世界格局变化的材料:
          材料1
          我们必须认识到,苏联仍然是美国的一个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
          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摘自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2
          观察家认为,90年代以前世界经济三足鼎立之势正在被打破,东亚经济正成为世界经济的第四极。……尽管目前东亚发生金融动荡,但不致影响东亚(一般指东盟、中、韩)作为世界经济一个增长中心的地位。还在1995年,亚洲的出口额就已分别与美欧相当,高出日本一倍,成为与美欧并列的世界四大贸易中心之一。就经济规模而言,东亚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早已超过日本。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到2010年还将超过欧美。
          摘自1997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材料3
          1997年,大国高层会晤的广泛和频繁为多年所少见。今秋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同克林顿总统进行了会谈。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和框架达成了共识,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江泽民主席同叶利钦总统今年实现了互访,进一步肯定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法国希拉克总统5月访华,中法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李鹏总理和桥本首相1997年进行了互访,确定两国建立“迈向未来的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10月,俄、法、德决定建立首脑定期会晤制度。此外,11月叶利钦总统和桥本首相在西伯利亚进行了正式会晤,双方决定争取在2000年前签署和平条约,从而打破日俄之间长期冷淡、僵持的局面,为改善两国关系创造了条件。
          摘自1997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
          材料4
          亚欧会议3日通过在伦敦举行的首脑会议发表的关于亚洲金融和经济形势的特别声明。声明一致要求要研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出资等问题。可以说,这次会议取得的划时代成果是抛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大的出资国美国,由亚洲和欧洲共同携起手来,对美国布下包围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6-7-25 15: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过去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出资,“若撇开最大的出资国美国是不可设想的”(日本金融人士语)。然而,这次利用美国不参加亚欧首脑会议的机会,亚洲和欧洲国家作为既成事实已经成功地对增加出资问题形成了多数意见。英国政府人士说:“欧盟和亚洲合起来占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资比率的60%,约占18%的美国已逆转为少数派。”于是就可能撇开美国最大限度地充分运用亚洲和欧洲磋商这种亚欧首脑会议的框架,来制定有利于亚洲本身的克服危机的方略,这种方略是与美国的想法不同的。
          摘自1998年4月4日日本《东京新闻》
          材料5
          在98年初的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中,江泽民主席曾数次与一些国家领导人交换信函,阐述中方的立场。中国同意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的决议,但在对联合国安理会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并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外交努力。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决定向泰国提供1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并宣布人民币不贬值。
          摘自《新华月报》1998年第3、4期
          请回答:
          ①比较材料1和2、4,指出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②指出材料3反映的国家关系的新特点及其与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2分)
          ③材料4所说的“划时代成果”为什么在过去“不可设想”而现在能够实现?(3分)
          ④结合材料3和5,说明中国在当前世界格局转换中发挥的作用。(2分)
          【答案】
          (1)70年代世界仍是两极格局,但美国地位和力量相对下降,面临新的经济力量的挑战,这表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90年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除美、日、欧外,东亚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中心,亚欧开始建立新型关系,美国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对世界的影响力进一步下降,多极化趋势有了新发展。(3分)
          (2)大国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调整,一些大国正在建立新的伙伴关系。这反映了在多极化趋势的推动下,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同时,大国间新型关系的建立又进一步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新发展。(2分)
          (3)过去在两极格局下,美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大出资国,且对西欧国家有较强的控制力;而现在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西欧联合力量增强,并密切了与亚洲国家的关系,亚欧合作使美国“逆转为少数派”。(3分)
          (4)中国是大国关系调整和世界多极化进程的积极推动力量,是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坚定力量,是国际经济关系中重要的稳定力量。(2分)
          【分析】本题考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转换及其原因、表现。
          第一问,结合材料1和材料2、4。材料1是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材料2、4的时间都是1997年的,即考生要分析的是20世纪70年代与90年代的世界格局。70年代美国地位和力量相对下降,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但世界格局仍是两极格局。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格局与70年代的比起来,最根本的变化在于两极格局已经瓦解了,世界上只剩下美国一个超级大国,但世界格局不是单极格局。由于东亚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中心,亚欧开始建立新型关系,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0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88
发表于 2016-7-25 16: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第二问,针对材料3。答题的关键是既要指出90年代后期大国关系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调整,一些大国正在建立新的伙伴关系这一国家关系的新特点;又要指出这种新特点与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即大国关系调整与多极化趋势发展的相互促进。
          第三问,针对材料4,要求考生正确认识亚欧关系新动向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过去在两极格局下,美国对西欧有较强的控制力,90年代以来,面对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意图,欧盟与亚洲加强了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第四问,结合材料3和5,说明中国在当前世界格局中发挥的作用。由于当前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考生需要回答的是中国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推动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16 05:26 , Processed in 0.05173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