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1|回复: 0

2002年全国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试题(文科)B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5 15: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选择下列答案中正确的一个或几个,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16、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本题分值:2分)
  【正确答案】
  A、B、E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题干的内容取自列宁的哲学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原话是:“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因为:物质是世界的惟一本原,意识则是派生的;意识根源于物质,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可以转化为物质。C项的错误在于它不了解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这是一种物治论的观点。D项则把意识与运动混淆起来。
   A.意识根源于物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17、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
  (本题分值:2分)
  【正确答案】
  A、C、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的,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有其特定的原因: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二是取决于交往,三是取决于对历史自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并取得巨大的成功,就是因为正确有效地把握和解决了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由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和其他矛盾及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使一个民族的发展表现为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存在多种道路可供主体选择。B项是一种机械决定论的观点;E项夸大了主体的选择作用,否定了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
   E.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制度并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18、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一般表现为
  (本题分值:2分)
  【正确答案】
  B、C、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货币流通规律问题,并结合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现象来辨别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一般表现为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物价持续普遍下降、货币升值,引起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直接因素,是货币供应量与流通中货币需求量的对比关系。
   A.货币供应增速减缓
   B.物价持续普遍下降
   C.货币供应量少于货币需求量
   D.货币升值
   E.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增加
  19、产业资本循环经历不同阶段采取的相应职能形式是
  (本题分值:2分)
  【正确答案】
  A、D、E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产业资本循环中的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采取了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B项固定资本和C项流动资本是生产资本按资本周转方式不同的一种划分,显然比较容易排除。
   A.货币资本
   B.固定资本
   C.流动资本
   D.生产资本
   E.商品资本
  20、某市相同建筑结构的居民住房的月租,在繁华的路段为35元/平方米,在郊区为10元/平方米。这种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住房的
  (本题分值:2分)
  【正确答案】
  A、B、E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建筑地段地租问题。它主要涉及级差地租的形成和形态问题。
  级差地租的形成原因是与土地的经营垄断直接相关的,指与土地优劣程度不同相联系而缴纳的有等级差别的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优劣程度的不同,包括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以及在同一土地上连续投入同量资本而具有的生产率不同。
  建筑地段地租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土地位置起决定作用。建筑用的土地位置离城市中心(繁华)越近,地租越高。郊区房租相对低廉,地理位置不同是重要原因。干扰项C土地所有权垄断是面对地租产生的原因;选项D“租用者的用途不同”是租用者获得租用权以后的个人选择问题,不决定租金的高低,因此不是正确选项。
   A.地理位置不同
   B.经营垄断
   C.土地所有权垄断
   D.租用者的用途不同
   E.供求状况的不同
  2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本题分值:2分)
  【正确答案】
  A、B、D、E
  【点评】这是一道科学地发展地认识和对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就其理论来源角度分析,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就其科学内涵来说,是研究价值创造而不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价值分配问题的研究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内容。因此C项是错误项。劳动价值论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也是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
   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E.是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2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
  (本题分值:2分)
  【正确答案】
  A、B、C
  【点评】该题有一定的难度,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社会的主要矛盾,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特殊的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基本特点主要规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B、C。关于这个问题,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这篇著作中有深刻的分析。
  至于备选项D项“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和E项“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不是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直接规定的,而是由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和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以后出现的国际国内新的革命形势所造成的。因此D、E项不正确。
   A.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B.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E.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3、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特点有
  (本题分值:2分)
  【正确答案】
  A、B、C、D、E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在这一文中专门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而又经过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第二,敌人的强大;第三,红军的弱小;第四,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第一、第四两个特点规定了中国人民军队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其敌人;第二、第三两个特点又规定了人民军队的不可能很快发展和不可能很快战胜其敌人。这就决定了战争的持久性,决定了人民军队在战争全局上,必须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A.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敌人的强大
   C.人民军队的弱小
   D.共产党的领导
   E.土地革命的开展
  2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根据宪法的原则,提出了在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并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是
  (本题分值:2分)
  【正确答案】
  B、E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繁荣社会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根据宪法的原则,提出了在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个标准,并且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是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这两条。邓小平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也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道题就是要把毛泽东当年提出的六条标准和邓小平在新时期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联系起来,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些问题上的基本立场。考生要对政治理论考试的价值取向特别关注。
   A.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
   B.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C.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
   D.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
   E.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
  25、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本题分值:2分)
  【正确答案】
  A、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我国改革性质的理解。中国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因此,在改革中决不能丢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2页)。备选答案中除了应选的A、D项外,都是我们在改革中的重要措施,但它们还算不上改革中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都是为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服务的。
   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D.坚持共同富裕
   E.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2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
  (本题分值:2分)
  【正确答案】
  A、B、C、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有其不同实现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有:第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而不是社会惟一的分配原则;第二,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第三,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第四,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A.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B.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C.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D.所指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E.还没有成为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
  27、近年来日本政要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略战争的历史,其原因有
  (本题分值:2分)
  【正确答案】
  A、C、E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有关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最近几年,日本政要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否认日本侵略战争历史,引起了亚洲国家和国际舆论的强烈不满和谴责。其原因有三:首先是与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美国改变了起初抑制和削弱日本的政策为大力扶持的政策;其次,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日益抬头,活动猖獗;最后,日本政府长期以来在侵略战争历史问题的暧昧态度也是造成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而各项B、D并没有直接关系。
   A.战后初期美国占领当局未对日本的侵略罪责进行彻底清算
   B.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C.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猖獗
   D.日本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变化
   E.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在侵略战争历史问题上采取暖昧态度
  28、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共同签署“上海公约”,决定为维护本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联合打击
  (本题分值:2分)
  【正确答案】
  A、C、E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内容。
  上海合作组织为维护本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六国元首签署《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明确提出了为维护本地区安全与稳定,决定联合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并对三个主义做出了明确界定,这是对国际法的重大贡献。
   A.恐怖主义
   B.单边主义
   C.分裂主义
   D.地区霸权主义
   E.极端主义
  29、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党的理论和纲领
  (本题分值:2分)
  【正确答案】
  A、C、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讲话”关于判断一个政党是不是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标准的论述。对纠正在党的先进性问题上的简单化理解,如把工人阶级政党理解为只有工人阶级出身的成员才能入党,具有重要意义。“讲话”指出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
   B.是不是规定党员队伍主要由工人组成
   C.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D.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E.是不是规定有健全的组织制度和严格的纪律
  30、2001年10月在中国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的《领导人宣言》指出,亚太经合组织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
  (本题分值:2分)
  【正确答案】
  A、B、C、D、E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年会的了解。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级别最高、影响最大的区域性经济组织之一,且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上海会议通过的《领导人宣言》正确分析了亚太经合组织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即坚持:自主自愿、协调一政的原则;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的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原则;灵活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
   A.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B.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的原则
   C.“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原则
   D.灵活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
   E.循序渐进的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6 01:19 , Processed in 0.05933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