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4|回复: 16

2002年考研政治真题解析(文科)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5 15: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15分)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答案】B
  【分析】本题考点: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自在之物”是人的活动之外的自然物,是人类产生之前就存在的;“为我之物” 是人造之物,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它和人的活动不可分离。二者都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都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醋酸纤维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是人实践活动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是实践促使天然物质转化为人造物质,因此选项B正确。
  选项A、C、D都属于唯心主义观点,因而是错误的。
  2.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科学技术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与主要标志。
  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与主要标志。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量。因此选项C正确。
  选项A是先进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B项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D项既涉及生产力问题,又涉及生产关系问题,都与题意不符。
  3.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
  C.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与内容,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基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因此选项D正确。
  选项A、C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割裂开来,是不正确的;B项涉及人的价值的两方面内容,与题意不符。
  4.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
  A.商品有用性来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0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88
发表于 2016-7-25 16: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B.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
  C.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D.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解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得到解决。只有当商品卖出去了,实现了价值,他的私人劳动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变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此选项C正确。
  选项A、B、D都是为商品交换准备必要条件,不是商品交换本身,不符合题意。
  5.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
  A.交换
  B.生产
  C.消费
  D.分配
  【答案】B
  【分析】本题考点:物质资料生产四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社会生产过程中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分配交换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因此B项正确。选项A、C、D都为生产所决定。
  6.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
  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相对剩余价值及其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的剩余价值。而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工人的剩余劳动。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因此,资本家普遍获得的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竞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据此分析选项D正确。
  选项A、B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前提条件,C项是获得绝对剩余价值的前提条件,都不符合题意。
  7.毛泽东在《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指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夺取全国胜利
  B.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D.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新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5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480
发表于 2016-7-25 16: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在中国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项伟大工程。
  毛泽东在1939年10月的《发刊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毛泽东把建设这样的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江泽民在多次江湖中也提出了要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是要建设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因此选项C正确。
  选项A指的是中国革命道路,B项是关于统一战线,D项是1949年-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均不合题意。
  8.1963年,周恩来指出,领导机关最容易犯的一种政治病症是
  A.享乐主义
  B.教条主义
  C.经验主义
  D.官僚主义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是执政党最容易犯的错误。
  早在1963年,周恩来就提出过“官僚主义是我国领导机关最容易犯的政治病症”。江泽民在《关于改进党的作风》中又提出关于工作作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因此选项D正确。
  反对享乐主义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而选项B、D不属于政治上的病症,而属于学风问题,是思想路线上的病症。
  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答案】A
  【分析】本题考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选项A正确。
  选项B是我国的国体,C项是我国的政权形式,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D项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均不符合题意。
  10.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B.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同时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份(即国有与集体)所有成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因此,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集中表现应在“控制力”上,而不是“量”上。因此选项C正确。
  选项A、B的表述都不正确,D项混淆了国有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均不符合题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82
发表于 2016-7-25 17: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1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可信
  D.爱国主义
  【答案】A
  【分析】本题考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2001年10月,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上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因此选项A正确。
  选项B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C项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一项内容 ,D项是道德建设的内容之一,均与题意不符。
  12.个体经济在性质上不同于私营经济,是因为
  A.投资规模较小
  B.经营方式单一
  C.主要依靠自己劳动和经营
  D.不是法人企业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都是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二者的共同点,个体经济相对私营经济而言,一般投资规模较小,经营方式单一,不是法人企业,且投资人自己便是劳动者,主要依靠个体劳动,而私人经济依靠雇佣工人的劳动。其中本质区别在于后者,本质区别也就决定了“性质上的不同”。据此分析,选项A、B、D均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13.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B.推动南北对话
  C.加强南南合作
  D.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
  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途径包括: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推动南北对话;加强南南合作;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但根本途径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选项A、B、C虽然都是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途径,但都不是根本途径。
  14.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为推行尼克松主义,缓和美苏关系,与苏联签署了
  A.《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
  B.《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C.《关于销毁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
  D.《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答案】A
  【分析】本题考点:2001年度国际重大时事。
  《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是1972年尼克松主义的产物,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当时的美国被拖入越战泥潭,为了缓和美苏关系,与苏签署了该条约,该条约的核心是以所谓的“核恐怖平衡”来避免核战争,被视为全球战略稳定的基石。而2001年12月31日小布什宣布美国退出该条约,并将于半年后正式生效。在国际上遭到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因此选项A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0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88
发表于 2016-7-25 17: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B项签署于1993年,C项签署于1987年12月,D项签署于1968年1月7日,均于题干中所说的时间不符。
  15.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A.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加强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健全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各种不良作风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2001年度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
  2001年9月中共召开十五界六中全会,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也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因此选项C正确。
  选项A、B、D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具体要求,与题意不符。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16.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A.意识根源于物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E.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答案】ABE
  【分析】本题考点: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同时,意识对物质又有能动的反作用,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可以改变物质的存在形态,这就是意识转化为物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而不是一切物质的固有属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而不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空间和时间才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据此分析,选项A、B、E正确。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而非物质的固有属性,选项C属于物活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而非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时间和空间才是物质的存在形式,D项也不正确。
  17.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
  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
  E.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制度并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答案】ACD
  【分析】本题考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5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480
发表于 2016-7-25 19: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指社会运动具有必然性、规律性,也就是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一个民族的发展往往表现为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具体地说,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二是取决于国际交往,三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据此分析,选项A、C、D正确。
  选项B否定了主体选择性,是一种机械决定论观点;E项夸大了主体选择性,而否定了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18.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一般表现为
  A.货币供应增速减缓
  B.物价持续普遍下降
  C.货币供应量少于货币需求量
  D.货币升值
  E.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增加
  【答案】BCD
  【分析】本题考点:货币流通规律与通货紧缩。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要求现实中纸币的发行量必须满足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当纸币的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会导致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这种现象叫做通货紧缩。据此分析,选项B、C、D正确。
  即使货币供应增速减缓,但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适应,就不会引起通货紧缩,选项A错误;E都只表明居民收入中消费支出的减少,并不能说明已产生通过紧缩。
  19.产业资本循环经历不同阶段采取的相应职能形式是
  A.货币资本
  B.固定资本
  C.流动资本
  D.生产资本
  E.商品资本
  【答案】ADE
  【分析】本题考点: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划分的依据。
  产业资本循环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出售,收回预付资本和实现剩余价值。可见,三者的划分是以产业资本运动在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职能为标准的。因此选项A、D、E正确。
  选项B、C是以生产领域中的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为划分根据的。
  20.某市相同建筑结构的居民住房的月租,在繁华的路段为35元/平方米,在郊区为10元/平方米。这种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住房的
  A.地理位置不同
  B.经营垄断
  C.土地所有权垄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6-7-25 19: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D.租用者的用途不同
  E.供求状况的不同
  【答案】ABE
  【分析】本题考点:级差地租的形成原因和条件。
  题干中的材料表明房租是有差别的,从马克思地租理论来分析,这种房租差别属于级差地租。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是住房经营权垄断,条件是住房地理位置的不同和供求状况的不同。因此选项A、B、E正确。
  选项D与级差地租产生无关,C项是形成绝对地租的原因,均与本题题意不符。
  2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E.是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答案】ABDE
  【分析】本题考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意义及其发展。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来源角度分析,它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就其科学内涵来说,是研究价值创造而不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就其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说,劳动价值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但只有运用劳动二重性原理,才能科学地揭示剩余价值的本质及其真正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活的行动指南,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因此选项A、B、D、E是正确答案。
  由于劳动价值论是研究价值创造的理论,而非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因此选项C错误。剩余价值理论才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2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
  A.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B.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E.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答案】ABC
  【分析】本题考点: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基本特点。
      “中国革命”分为五四运动前和后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五四运动前的“中国革命”属于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按其性质而言,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由于“十月革命”的影响,已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所以,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性质、动力在两个阶段都不变,而“前途”在五四运动前后,也不是始终如一的,只有在五四运动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国革命”的前途才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据此分析,选项D、E错误。正确答案为A、B、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82
发表于 2016-7-25 20: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23.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特点有
  A.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敌人的强大
  C.人民军队的弱小
  D.共产党的领导
  E.土地革命的开展
  【答案】ABCDE
  【分析】本题考点: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主要特点的分析。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大国;第二,敌人的强大;第三,人民军队的弱小;第四,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这四个特点决定了积极防御是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核心,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战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主要的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可见,选项A、B、C、D、E均正确。
  2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根据宪法的原则,提出了在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并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是
  A.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
  B.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C.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
  D.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
  E.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
  【答案】BE
  【分析】本题考点:毛泽东关于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若干标准。
  毛泽东根据宪法原则,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在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两条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因此选项B、E正确。
  选项A、C、D均“最重要的”这一说法。
  25.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D.坚持共同富裕
  E.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答案】AD
  【分析】本题考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
  邓小平多次强调,在改革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因此选项A、D正确。
  选项B、C、E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中提出的重要举措,都围绕根本原则并为之服务。
  2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
  A.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6-7-25 20: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B.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C.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D.所指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E.还没有成为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
  【答案】ABCD
  【分析】本题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与过去计划经济条件有不同的特点,主要包括:①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而不是社会惟一的分配原则;②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③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④必须通过商品的货币形式来实现;⑤按要素分配对按劳分配进行有效补充,处于次要地位。因此选项A、B、C、D。
  我国公有制经济为主决定了分配方式上还是必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因此选项E错误。
  27.近年来日本政要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略战争的历史,其原因有
  A.战后初期美国占领当局未对日本的侵略罪责进行彻底清算
  B.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C.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猖獗
  D.日本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变化
  E.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在侵略战争历史问题上采取暧昧态度
  【答案】ACE
  【分析】本题考点:2001年度国际重大时事。
      近年来日本政要多次参拜靖国神社,特别是在2001年8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正式参拜靖国神社,遭到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日本之所以出现这种否认侵略战争历史的“靖国神社情结”,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政治原因的。主要包括:①美国战后初期为了反共改清算日本为扶持其作为反共基地,遗留后患;②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多年来在“侵略战争”历史问题上态度暖昧,纵容右翼势力;③近年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日益狂獗,气焰嚣张,政要有恃无恐。因此选项A、C、E正确。
  选项B、D与日本正要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略战争的历史没有直接关系。
  28.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共同签署“上海公约”,决定为维护本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联合打击
  A.恐怖主义
  B.单边主义
  C.分裂主义
  D.地区霸权主义
  E.极端主义
  【答案】ACE
  【分析】本题考点:2001年度国际重大时事。
  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为“上海五国”,是中国与原苏联中与中国有边境接壤的邻国为解决边境问题而成立的组织。2001年新增加“乌兹别克斯坦”为新成员,改名为“上海合作组织”,其议题不断扩大,成为第一个正式明确提出反对恐怖主义,且写入公约的国际组织。可见选项A、C、E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6-7-25 21: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选项B是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与D都不属于“公约”规定的打击目标。
  29.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党的理论和纲领
  A.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
  B.是不是规定党员队伍主要由工人组成
  C.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D.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E.是不是规定有健全的组织制度与严格的纪律
  【答案】ACD
  【分析】本题考点:2001年度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上的讲话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选项A、C、D正确。
  B、E两项的表述错误,且不符合题意。
  30.2001年10月在中国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的《领导人宣言》指出,亚太经合组织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
  A.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B.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的原则
  C.“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原则
  D.灵活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
  E.循序渐进的原则
  【答案】ABCDE
  【分析】本题考点:2001年度国际重大时事。
      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这是亚太经合组织发展史上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会议,会议达成了《领导人宣言》及相关的《上海共识》等文件。本题涉及《领导人宣言》既APEC方式的原则、特征等内容。选项A、B、C、D、E均正确。
  
  三、辨析题。(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
  31.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答案】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2分)
  (2)古希腊哲学家的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是有合理之处的。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3分)
  【分析】本题考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及其辨正关系。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指出题干中承认理性认识的合理性,同时又要指出其完全否认感性作用的错误的一面。
  回答时分两个层次:首先,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然后结合上述原理分析题干中的命题。该命题强调了没有理性指导的感性是盲目的、有害的。但是它忽略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虽具有局限性,但由于它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因而也具有可靠性,忽视或否认这一点,就会犯哲学史上唯理论的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3-29 03:38 , Processed in 0.077593 second(s), 13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