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考研网

2002年考研政治真题解析(理科)

[复制链接]

0

主题

76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082
发表于 2016-7-25 23: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3)但是,不同主体认识结果的差异有其客观的根源,归根到底依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人的认识结果受主体的影响,但不是由主体决定的。(2分)
  【分析】本题考点: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人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这一观点。认识主体在获取、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会造成对同一客体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又由于认识结果的差异,归根结底仍然根源于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人的认识结果受主体影响,但不是由主体所决定。
  回答本题分三个层次:首先阐明认识的本质,然后针对题意说明产生认识差异的原因,最后说明为什么人的认识结果受主体的影响,但不是由主体决定的。
  32.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因而它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答案】
  (1)决定党的性质的主要是它的理论和纲领。民主革命时期,农民党员占绝大多数,大量非无产阶级思想侵入党内,给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带来严峻的挑战。(2分)
  (2)但是,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人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因而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3分)
  【分析】本题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判断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根本标准。
  解答本题必须紧密联系江泽民的“七一”讲话关于判断一个政党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根本标准。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回答时分三个层次:首先要指明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是由党的理论和纲领来决定的,而非其成员来源;其次回答党员的非无产阶级成分虽不决定党的性质,但也确实给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最后回答因为党的理论和纲领的先进性,同时坚持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思想建设才是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根本之举。
  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可以不受道德规范。
  【答案】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经济活动要有法律来保障。(1分)
  (2)但是法律无法解决经济活动中的一切问题,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还需要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遵循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同时,法律的制定及实施也是以一定的道德标准为基础的。(3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6-7-26 01: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3)所以,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也要受道德规范。(1分)
  【分析】本题考点:德治与法治的辩证统一。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抓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经济活动要有法律来保障。”这一认识。
  回答时分三个层次:首先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人们的经济活动要受法律的约束与保障,同时指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次要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同样需要道德,最后要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法律与道德相结合,两者缺一不可。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34.邓小平在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中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这一正确评价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
  (1)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当时是一个全局性的、紧迫的、至关重要的问题。(1分)
  (2)在拨乱反正中,邓小平率先抵制和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指导全党恢复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又坚决地批评了借毛泽东晚年错误从根本上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倾向,强调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丢不得,否则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2分)
  (3)他指出:毛泽东的伟大功勋是永远不可磨灭的,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根据邓小平的这些重要思想,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5分)
  (4)这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政治上、理论上成熟的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排除了"左"的和右的干扰,统一了全党思想,激励着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事业。(2分)
  【分析】本题考点: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邓小平对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性贡献。
      解答本题时建议分三个层次:首先,指出毛泽东逝世后,如何科学评价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已成为我党的事关全局性的重大政治问题。在对待这一问题时邓小平曾反对过的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两个凡是论”,一是“根本否定论”,同时简述它们的危害;其次,说明邓小平或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科学评价的两个基本点;最后,阐明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意义。
  35.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082
发表于 2016-7-26 02: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答案】
  (1)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在克服分配领域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注意收入分配中的差距过大问题,避免出现两极分化。(2分)
  (2)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在我国现阶段有其客观性。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实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会使收入差距拉大。(5分)
  (3)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所以,我们又不能使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国家必须采取对低收入者实行补助,征收累进的收入所得税等措施,避免出现两极分化。(3分)
  【分析】本题考点:正确认识和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的目标出发,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出现“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的现象。
  回答时分三个层次:首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差额有所扩大是客观事实,进而分析其双重社会效应;其次,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概述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的经济根据;最后,联系社会主义的目标即共同富裕,强调要规范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
  
  五、材料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36.以下是关于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材料:
  材料1
  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世界的7%,全国年人均淡水量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0%,长江以北占20%,其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1999年全国年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立方米,其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传统的漫灌方法,浪费十分严重。1998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水多了,实质上是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蓄水保水作用减弱所致。
  摘自《光明日报》2001年5月21日
  材料2
  当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显著提高,有能力迅速将自然环境和物质转化为经济效益之后,就往往偏爱于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得效益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门、集团对资源的竞相占有,甚至导致总体失控,进而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滥垦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围垦河湖滩地导致洪水泛滥;不注意珍惜和合理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导致干旱缺水;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等,都是明显的例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0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88
发表于 2016-7-26 02: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摘自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国水利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把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日益获得广泛应用。反渗透技术已相当成熟,并有约20年的经验积累,已成为海水制取饮用水最廉价的方法。目前世界淡化水日产量已达到2700万立方米,并以10%~30%的年增长率攀升。实施此项工程的不仅有中东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其中美国有一家反渗透淡化厂规模就达到日产38万吨。大型海水淡化吨成本一般在1美元左右或以下,在许多国家其价格与自来水价格相差无几或接近持平。
  相比之下,我国海水淡化事业进展缓慢,在整个40年的发展过程中每跨一步都要经历10年之久。1958年起步,1965年开始研究反渗透技术,1986年建设日产3000吨的海水淡化装置,1997年建成舟山日产5000吨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造成我国海水淡化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担心海水淡化技术不可靠,成本过高等等。
  摘自《中国化工报》2001年3月10日
  材料4
  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水,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为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摘自《人民日报》2001年5月22日
  请回答:
  ①结合材料1、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原理,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4分)
  ②根据材料3,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转化原理(3分)
  ③结合材料4,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3分)
  【答案】
  (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当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直接原因是人们没有正确协调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没有同时关爱自然界;而深层原因则是人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导致各个利益群体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4分)
  (2)解决水资源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在材料3中,就是努力将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而矛盾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必须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创造实现转化的条件,既要创造技术条件,又要创造社会条件,如降低成本、改变观念等等。(3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5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480
发表于 2016-7-26 03: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3)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的实现受到客观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挑战,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转变实践活动方式,以最少的水资源耗费达到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3分)
  【分析】本题考点: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的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矛盾双反相互转化的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及其意义。
  第一问,材料1说明的水资源问题主要是污染、浪费,其表面原因是工业污染排放量大,农业传统的漫灌方式落后,材料2说明的水资源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等,表面原因是滥砍滥伐,围湖造田,过度开采地下水。上升到哲学高度,导致水资源问题的直接原因是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层原因是没有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以致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顾局部而不顾整体。
  第二问,材料3指明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种方法,即海水淡化工程。这一现象体现了矛盾向对立面转化的思想。矛盾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因此海水淡化既要有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也要发挥人的主观创造精神。结合材料可以看出,制约我国海水淡化的根本点在于思想观念上的问题。
  第三问,材料4说明人的主观目的是发展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材料中的农民遵循自然规律,以节水为出发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选择既高效又节水的种植业品种,把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结合起来,最终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7.下面是一组关于经济全球化方面的资料:
  材料1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美国联合技术公司为开发电梯新产品,充分利用全球各国的优势,如在法国制造电梯门系统,在德国制造电子器件,在日本设计电动驱动装置,最后在美国组装。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制造。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6年,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0%,远超过国际贸易约5.5%的年均增长速度。
  如同交通工具的改进和铁路运费的降低曾经有力地推动了19世纪末各国的经济融合一样,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通信业的革命,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络的迅速商业化运用,则大大降低了国际间的通讯费用和交易成本。到1996年,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中已有80%在网上开设网址,已有18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万台电脑连接入网,互联网用户达到6000万人。据一些研究机构预测,2001年全球信息产业产值将达到3.5万~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5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480
发表于 2016-7-26 03: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摘自《在动荡中发展》
  材料2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亚洲和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直接投资和其他形式的外国资本,并且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促进出口。它们持续保持了5%~8%的年经济高速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向制成品出口国转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89~1994年,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为3.65%,而发展中国家为8.59%。其中发展最快的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根据《全球化与中国》《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整理
  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获得了巨额的国际资本。过去10多年里,美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大量的外资净流入,有效地抵销了国内私人储蓄水平持续下降和巨额贸易逆差的不利影响,对于保持较高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美国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摘自《世界经济》1999年第8期
  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来,绝大多数最不发达国家除了得到捐赠和多边经济援助外,几乎吸引不到任何外国直接投资。
  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8期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四十年前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是30:1,而现在已上升到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二十年前仅20有余。
  摘自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3
  各国应加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经济全球化达到共点和共存的目的。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1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3分)
  ②根据材料2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3分)
  ③综合材料1、2、3,说明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对策。(4分)
  【答案】
  (1)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是获取剩余价值。当国内市场不能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时,资本必然向全球扩张。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进步使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动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3分)
  (2)经济全球化推动着世界经济增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可能从中受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美国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巨大收益,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仍饱受贫穷落后之苦,世界的贫富差距在扩大。(3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6-7-26 04: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3)我国应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机遇,积极参与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既促进本国经济的成长,又让合作方获得利益,取得互利和双赢的结果。
  【分析】本题考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影响。
  第一问,关键在于理解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对题干中的问题进行论述。材料1说明了三个问题:①扩大市场、促进资本无限增殖是生产、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②国际分工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③交通运输、通讯技术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资本国家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第二问,《全球化与中国》和《世界经济》这两段表明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各国都能从中获益。而《世界经济与政治》、《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和《世界经济》这三段,则说明经济全球化中世界经济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其中美国收益最大,是最大的赢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饱受贫穷之苦。
  第三问,材料1告诉我们,首先要承认经济全球化这一客观事实,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以之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材料2告诉我们,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风险并存。因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材料3告诉我们,要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逐步改变不合理的旧的国家经济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从而真正实现双赢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14 16:15 , Processed in 0.062589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