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都已经了解到完形填空现在主要考查的是逻辑语义题,尤其是根据逻辑关系判断选项的题型,但是同学们应该特别注意到学习五大逻辑关系可不能孤立的、片面地学习,应该通过不断的练习真题将这些逻辑关系以及它们的特征内化到自己的思维中。只有通过这样的练习,才能让自己在考试那样时间急迫、气氛紧张的环境下快速准确地选出答案。不仅如此,考研完形填空考查的趋势就是各种逻辑关系相互联系、相互重叠的考查。又是一些题目原本考查一种逻辑,但是它的解题关键却是凭借另一道逻辑关系做出来的。我们就拿2003年完形填空的22题为例:
Theories __centering__ on the individual suggest that children engage in criminal behavior __22__ they were not sufficiently penalized for previous misdeeds or that they have learned criminal behavior through interactions with others.
22. [A] before [B] unless [C] until [D] because
首先快速浏览一下四个选项同学就会发现这道题考查我们逻辑关系,而且还是直接选择连接词的题型。但是直接通过语义选择同学们很容易读出句子前后表述的逻辑关系: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他们并未从之前的错误行为中得到足够的惩罚。但是这样直接就可以选出答案情况往往是针对那些英语基础较好、词汇积累丰富的同学。相当一部分同学可能并不认识空后面部分单词,例如“sufficiently”“penalize”和“misdeed”等等。如果这几个词不认识,很难从正面直接判断这道题的选项。但是同学们可以采取“迂回战术”,因为这道题所在的句子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词“or”。我们都知道“or”表示并列关系,而且之后的部分是由that引导从句,恰好和之前的宾语从句,也就是空所在的句子,构成并列关系。根据并列关系对等的特征,我们就可以根据后面的部分推测前面缺失的内容。我们很容易就可以辨识出“or”之后的叙述就是前一个宾语从句的同义转换: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其中一个原因和途径——通过和别人互动和接触学来的。那么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推测出前一个分句也是在讨论青少年犯罪的成因或者途径,能够表达这层含义的选项只有D,也就是because。
通过这道例题,同学们肯定已经体会到了逻辑关系对于我们解题的帮助作用,我也相信同学们感受到了各种逻辑之间的这种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所以在当前阶段,同学们复习完形填空不仅要背诵选项中的词汇,更要反复联系真题,体会各种逻辑关系之间的相互联系,把这些逻辑关系内化成自己的思维方式,相信同学们一定可以搞定完形填空这道大题。
(本文作者为中公考研辅导老师——马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