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25 12: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Text 3
答案
1.A 2.B 3.A 4.C 5.D
总体分析
本文是一篇经济类文章,介绍了旧的强制性经济激励手段已经不适用现代社会。
第一段:指出旧的分配方式中的经济激励手段——饥饿处罚已经不能再发挥作用。
第二段:分析指出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激励手段的发展。
第三段:指出在未来社会中强制性的激励手段只能被看作是备用的手段。
试题精解
1.第一段第二行的单词“sanction”最接近的含义是_______。
[A] 改进措施 [B] 鼓励方法 [C] 预防措施 [D] 革命行动
[精解] 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对sanction一词的理解依赖于对整个第一段的理解。第一段第二句提到sanction of hunger,其上文即第一句提到positive incentives(正面激励),第二句以but为标志出现转折。因此,sanction of hunger与“正面激励”应该是相对照的。第一段最后一句又提到,不能再要求这只无形的手替我们做“惹人讨厌的工作”了。这里“无形的手”指的是上文提到的“sanction of hunger”,由此可知它做的是“惹人讨厌的工作”。综合以上线索,sanction应是一种“负面手段”,通过比如饥饿这样的处罚来达到改善、改进的目的。因此该词最接近的含义是[A]。
2. 下面哪一个在第一段中有所暗示?
[A] 人们过去常常在鞭子下被迫工作。
[B] 作者不喜欢政治在经济方面的功能。
[C] 激励措施总是没有规则那么容易制定。
[D] 人们有一种少工作多赚钱的本能需要。
[精解] 本题考查推理引申。第一段第二句提到,要找到一种新的经济激励手段来取代传统的饥饿处罚。该段第三句分析了饥饿处罚不再起作用的社会原因,即,这个新社会将经济与政治混为一谈,否认经济秩序的自治权。因此作者对于政治对经济的干预是反感的,[B]在第一段中有所暗示。这种暗示在第二段第一句中“我承认对于社会某个部门可能拥有劳动力管理的最终权力感到恐惧”得到了证实。[A]是根据文中出现的whip(鞭)一词编造出来的选项。其实,whip在本文中是比喻用法,指的是“激励、鞭策手段”。文中只提到incentives,但未将它与regulations作比较,[C]错误。[D]在文中未涉及。
3.第二段开始部分表明,作者看待未来的态度是_________。
[A] 不情愿的接受
[B] 完全的悲观主义
[C] 适度的乐观主义
[D] 满怀希望
[精解] 本题考查作者态度。根据题干定位到第二段开始部分。题干中的future与文中prospect是同义替换。该部分提到,“我承认对于社会某个部门拥有称之为劳动力管理的最终权力的前景,并不像某些人那样觉得恐惧,虽然,恐惧对我来说也是不可避免的”。显然,作者的态度既不乐观也不悲观,只是勉强地接受这种现实。[A]正确。
4.本文作者似乎反对的_____。
[A] 自由市场 [B] 军事控制 [C] 严格的规定[D] 不受限制的劳动力
[精解] 本题考查作者观点。第三段倒数第四句提到,在未来社会中,管理的权力应当被看作备用的一种最严厉的制裁,只有在自愿的方法不管用的时候才使用。该段最后两句则通过打比方的手法指出,过于严格的手段就像通过军队纪律集结和部署劳动力一样。它是像计划经济一样的恶梦。因此可知,[C]是作者反对的。第二段第三句提到,自由放任主义(laissez-faire)的经济激励手段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发展(an advance);资本主义宣称第一次建立的“自由”劳动力(“free” labour)体制值得尊重。可见作者对[A]给予了肯定。[B]只在打比方时提到,不是文中的主要内容。[D]未提及。
5.文章最后一句话表明了作者的______。
[A] 仇恨 [B] 喜爱 [C] 固执 [D] 拒绝
[精解] 本题考查句意理解。文章最后一句提到,这种像计划经济一样的梦魇,可以留给那些喜欢用稻草人吓自己或吓别人的人。其中this指的是上文“通过军队纪律集结和部署全世界的经济劳动力”。nightmare(恶梦、梦魇)一词表明作者对这种“强制性的经济管理手段”予以否定和拒绝。[D]正确。
核心词汇或超纲词汇
(1)provision(n.)提供,供给,如the ~ of housing提供住房
(2)sanction(n.)制裁;约束;处罚
(3)whip(n.)鞭子(本文中喻指激励措施)
(4)dispensation(n.)分发,分配
(5)dirty work 讨厌的工作,卑鄙龌龊的事
(6)arm(n.)(单数形式,与of sth.搭配)分部,职能部门,如the research ~ of the company(公司的科研部门)
(7)heyday(n.)全盛期
(8)in reserve储备,备用,如The money was being kept ~ for their retirement.(他们把钱存着以备退休后使用。)
(9)marshal(v.)集结,收集,整理,安排,如to ~ forces/one’s thoughts(集结队伍/整理想法)
全文翻译
在这个新的社会中,对工作给予正面的激励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任务,然而最困难的是找到一种最严厉的处罚来取代饥饿处罚——旧的分配方式中的经济激励手段。此外,在一个理所当然地拒绝假装将经济与政治分离开来,并且否认经济秩序自治权的社会中,这种处罚(即,饥饿处罚)只能在一些有意为之的社会行为中找到。我们不能再要求这只无形的手替我们做 “惹人讨厌的工作”了。
我承认对于社会某个部门,不管是国家机构还是工会组织的机构,拥有称之为劳动力管理的最终权力的前景,并不像某些人那样觉得恐惧,虽然,恐惧对我来说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将这种前景等同于回到前资本主义时代,那么我的确应该觉得十分恐惧。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激励手段毫无疑问代表了那个时代向类似农奴状态的发展:相对意义上来说,资本主义宣称第一次建立的“自由”劳动力体制值得尊重。但是,英国在二战中实行的对劳动力的管理对于我来说,如同代表前资本主义农奴制的经济激励手段一样,似乎也代表了资本主义私人企业全盛时期经济激励手段的巨大进步。
对正面激励效果的依赖与对集体的团结一致和自我约束的依赖一样多。毕竟,在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制度下,对饥饿的恐惧仍然是一种最严厉的处罚,而不是一股持续有效的力量。如果工人被有意识的对饥饿的恐惧感驱赶着去工作,那是不可容忍的,而且除了在工业革命早期最糟糕的阶段,这种事情也通常不会发生。同样,在未来的社会中,管理的权力不应当被视为一项日常使用的工具,而应当被看作备用的一种最严厉的制裁,只有在自愿的方法不管用的时候才使用。很难想象,在任何现在可预见的时期或条件下,任何英国国家机构处于这样一种处境:像在战场上的军队一样通过军队纪律集结和部署全世界的经济劳动力。这种像计划经济一样的恶梦,可以留给那些喜欢用稻草人吓自己或吓别人的人。
Text 4
答案
1.B 2.A 3.D 4.B 5.C
总体分析
本文介绍了现代社会美容手术的普及及其原因。
第一段:引用专家的话指出大多数人做美容手术的目的。
第二段:引用专家的话指出适合做美容手术的年龄。
第三段:指出费用的降低促进了美容手术的普及。
第四段: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美容手术的普及。
试题精解
1. 根据文章内容,做美容手术的原因是为了_________。
[A] 身体健康 [B] 看起来更正常
[C] 满足胃口 [D] 被媒体接受
[精解]本题考查事实细节。第一段第二、三句引用戴维斯博士的观点指出,大多数人做整形手术不是为了追求身体的完美,而是希望看起来比较正常(a desire to look normal)。因此[B]正确,排除[A]。该段最后部分引用戴维斯博士的话,指出正常的标准是被广告媒体等所界定的,因此它们告诉我们什么是被人认可的外观。这只能说明媒体的宣传影响了我们的审美标准,不能说明做手术最终是为了迎合媒体。[C]明显错误,它只是出现了文章中的个别词汇。
2. 根据第三段的内容,戴维斯博士暗示________。
[A] 美容手术虽然昂贵,却是值得的
[B] 美容手术太昂贵
[C] 美容手术甚至对普通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D] 美容手术的对象主要是富人和名人
[精解]本题考查文中人物观点。第三段最后部分戴维斯博士说,“手术虽然要花很多钱,但它也是一种生活的投资。”因此可知[A]是他的观点。该段第二、三句提到,美容手术费用大幅度下降,使除了最先进的激光技术外所有的手术都面向大众。主张“面向普通人”的戴维斯博士对此表示赞同。可见,戴维斯赞同的是美容费用降低到大众可消费的水平,而没有谈及美容手术是否必要,排除[C]。[B]表述不完整,[D]显然不是主张“面向普通人”的戴维斯博士的观点。
3. 第二段第三行的“draws the line at operating on people”在含义上接近于_____。
[A] 去除脸上的皱纹 [B] 帮助人们化妆
[C] 享受动手术 [D] 拒绝动手术
[精解]本题考查句意理解。题干部分出现在第二段倒数第二句中,其字面含义是“殷伯医生对于给18岁以下的人做手术划了一条界限”。该句中however一词表明它与上文存在转折关系。上文中,殷伯医生提出三十岁左右的人要开始“保养”,即,做美容手术。此外,下文引用殷伯医生的话解释了题干所在句子的含义:有些我们认为不够喝酒年龄的人不应该考虑做整形。根据上下文的含义可以推知[D]是正确的含义。[A]和[B]都拘泥于字面含义;[C]含义正相反。
4. 从文章可以推知_______。
[A] 18岁以下做美容手术是明智的
[B] 现在做美容手术要容易得多
[C] 人们往往滥用美容手术
[D] 人们越早做美容手术越好
[精解]本题考查全局事实细节。由38题的分析可知,连医生都不赞同18岁以下的人做美容手术,由此可排除[A]和[D]。第三段第一、二句提到,在英国,外科整形一向被视为富人和名人的专利。但是现在费用大幅度下降,使很多手术都面向大众。第四段首句也提到,在一下午的时间里,病人就可以完成脂肪注射、抽取手术。从技术的层面上也说明了做美容手术的容易可行。因此可知[B]正确。[C]“滥用”一词从文中无从推知。
5.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
[A] 做美容手术的好处 [B] 哪类人应该做美容手术
[C] 美容手术很受欢迎的原因 [D] 做美容手术的坏处
[精解]本题考查文章主旨。全文首句利用数据(10年和400%)说明现在美容手术很受欢迎。第一段分析了人们做手术的心理原因。第二段表面上在谈论做美容手术的年龄,其实从侧面也说明了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做手术的需求。第三、四段分别从手术费用和技术发展两个角度分析手术越来越普及的原因。因此,[C]是全文主旨的概括。其他项都是文章某一部分涉及的内容,不足以说明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偏概全,不入选。
核心词汇或超纲词汇
(1)be driven(或go)to fantastic(或any/some/great/extraordinary等)lengths(to do sth.)竭尽全力;不遗余力,如:She goes to extraordinary lengths to keep her private life private.(她竭尽全力让自己的私生活不受干扰。)
(2)crave(v.)渴望,热望,恳求
(3)heroic(a.)英勇的,英雄的;非常大的,巨大的
(4)proportionate(a.)成比例的,相应的,相称的,如:Increasing costs resulted in ~ increases in prices.(成本增加使得价格相应提高。)
(5)cater for投合,迎合
(6)liposuction吸脂术,-lipo-脂肪,-suc-吸,如:blood sucker吸血者
(7)slope(n.)斜坡,山坡;坡度,斜度
(8)veteran(n.)老兵,老手
(9)deceptively(ad.)具有欺骗性地,骗人地,误导地,如:a ~ simple idea(貌似简单的想法)
(10)low key(a.)低调的,不招摇的,如:Their wedding was a very ~ affair.(他们的婚礼办得很低调。)
(11)whet(v.)刺激……的欲望,增强……的兴趣,如:The book will ~ your appetite for more of her work.(你看了这本书就会想读她更多的著作。)
(12)rule out 排除在外,认为不适合
全文翻译
在过去的十年中,像丰胸隆鼻这样最常见的美容外科手术的需求已经增加了400%以上。据汉莫史密斯整形合伙企业的戴维斯博士说,大多数的整形病人并不是追求身体的完美。相反,是一种想看起来比较正常的愿望驱使他们竭尽全力改善自己的外观。“我们渴望的仅仅是让自己看起来比较正常,而正常的标准是被广告媒体和其他的外界压力所界定的。它们告诉我们什么是被人认可的外观,因此我们觉得必须看起来像那样。”
在美国,人们争论的已不再是整形手术是否正常;而是围绕什么年龄才能动手术。纽约外科医师热拉尔·殷伯建议三十岁左右的人要开始注意“保养”。他说:“等到需要巨大的改变时再做手术的想法是愚蠢的。到那时,你已经浪费了20年的美好光阴,让一切都失去控制了。”但是,殷伯医生也拒绝给18岁以下的人做整形手术。他说:“那些我们认为不够喝酒年龄的人似乎不应该考虑做整形”。
在英国,外科整形一向被视为富人、名人的专利。但是,现在治疗费用相对过去已经大幅度下降,使除了最先进的激光技术外所有的手术都面向大众。主张“面向普通人”的戴维斯博士表示赞同。他说:“我治疗过几个富人和名人,但治疗过的秘书却有一大堆。当然,3000英镑的手术费不是个小数,但它也是一种生活的投资,相当于一个很不错的家庭度假活动一半的费用。”
日趋精妙的脂肪注射和抽取技术使病人在一个下午的局部麻醉下就可以得到治疗,戴维斯博士怀疑这种技术也有助于推动美容手术的普及。然而,正如不久前花了2500英镑做大腿抽脂术的一位女士所承认的那样,成为美容手术的常客是一种温柔的假象。“我做腿部抽脂术,是因为它困扰我很多年。但是去诊所既不招摇又非常有效,它增加了我的兴趣。现在,我认为只要负担得起,我不会排斥任何可能有效的手术。”
Part B
答案
41.C 42.F 43.A 44.E 45.B
试题精解
41.[精解]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上下文内容的衔接。
本题空格出现在第一段末。第一段前两句提出了两种艺术价值理论:外在理论和内在理论。空格处的上一句,即第三句和空格处后的第一句,即第二段第一句都是对外在理论的讨论。所以,空格处的内容应该与上下文一致,也对外在价值理论予以讨论。选项[C]是关于艺术对于艺术欣赏者的影响,属于外在价值理论的观点,且恰好是对其上一句的阐释。
42. [精解] 本题考核知识点:上下文内容的衔接 + 段落主题 + 指代词的理解。
本题空格出现在第二段末。从上文来看,第二段的第二句开始由对艺术外在价值理论的讨论转入对艺术内在价值理论的讨论。从下文来看,紧接空格处的第三段第一句指出:这两种极端理论之间还有一些折中的观点。所以,空格处内容肯定是对内在价值理论的讨论。[F]为合适选项。且其中的such thinkers and writers恰好指上文提到的 Walter Pater, Oscar Wilde and the French Symbolists,上下文之间衔接自然。
43. [精解] 本题考核知识点:上下文内容的衔接 + 段落主题。
本空格的上文指出: 艺术外在价值理论和艺术内在价值理论之间存在着折中的观点:对于艺术的欣赏应该基于艺术本身(内在),而对艺术的欣赏过程中则会有独立价值的东西(外在)。下文中提到:这种和笑声的类比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价值。所以,空格处必定是利用“笑声”来类比折中的艺术价值理论。[A]说明:笑声是因为笑话本身的可笑(内在),但笑声又有其独立的价值——点亮我们的生活(外在价值)。恰好符合上下文的衔接,为正确选项。
44. [精解] 本题考核知识点:和上文内容的衔接 + 副词的运用。
本空格的上文刚刚引出了一个新的抽象概念:品味。空格的下文利用simiarly说明,审美价值也正面和负面之分。紧接着,在审美价值(aesthetic interest)和品味(taste)之间建立联系。所以,空格处内容必然是对“品味”进行解释,并说明品味有好坏之分。这恰恰是选项[E]的内容
45. [精解] 本题考核知识点:对上文内容的总结
本空格出现在文章结尾处,所以必然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B]中 “all discussion of the value of art tends, therefore”非常适合做全文内容的总结。再对[B]的内容进行分析,其恰好是基于全文的讨论,利用一个疑问句指出对艺术价值评判的关键问题:是否真的存在真正的临界评价。
全文翻译
艺术价值理论有两种,我们称之为外在理论和内在理论。前者将艺术和对艺术的欣赏看作是达到某种公认的道德利益的手段;而后者看到的不是它们工具性的价值而是投向自身物体的价值。外在理论的特点是将艺术价值定位于其对艺术欣赏者的影响。艺术被认为是一种教育形式,也许是一种情感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有一些达到同样效果的更有效的方法成了公开的问题。或者,人们也许认为艺术有负面价值,正如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一书里所认为的那样,艺术会影响那些接触它的人,使其堕落,或起不到教化作用。[C]
现代社会中被列夫托尔斯泰吸收进1896年出版的《艺术论》一书中的外在理论,似乎不能完全令人满意。哲学家们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唯美体验中的价值。这种价值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不能从别处获得。极端的内在理论与华特·佩特、奥斯卡·王尔德及法国印象主义者联系在一起,总结为一句口号:“为艺术而艺术”。这些思想家和作家相信:艺术的目的在于其本身,而且艺术也是对其自身的证明。他们还相信,若要以正确的方式理解艺术,必须放弃对其他方面的关注而只关注艺术作品本身。[F]
在这两种极端的观点之间,有一些折中的观点。比如,我们认为对艺术品的欣赏必须基于作品本身,而我们在欣赏过程中能从中获得一些独立的价值。对笑话发笑是因为笑话本身可笑,但笑声本身又有独立的价值,这一价值使得使我们能在片刻间脱离自己,点亮生活。在这一点上,艺术作品又何尝不具有相似性?许多艺术作品渴望着与好的笑话一样具有娱乐性。[A]
有些人认为,这种和笑声的类比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价值。它引进了一个新的概念——品味。若没有这一概念,就不可能对艺术价值做严肃的讨论。若我感到有趣,肯定有其原因。此“原因”存在于令我感到有趣的对象。因此,我们开始考虑对令人发笑的好的原因和坏的原因进行区分。对不好的事情感到有趣说明我们思想堕落、残忍或审美眼光差;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会说对象本身并不真正有趣,我们之所以感到有趣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E]
与之相似的是,我们认为某些艺术品值得关注,而另外一些却不值得。在作此判断时,我们会利用各种令人费解的、评判道德的词汇; 艺术品和人一样,会因为其感伤、粗俗、残忍、或自我放纵受到谴责,会因为其热情、同情、高尚、敏感和真实受到褒扬。显然,若要有积极的审美价值,必须有好的审美眼光;只有对恰当的物体感兴趣才对我们有益处。因此,所有对艺术价值的讨论都趋向背离了起初的评论方向:会有对艺术的真正临界评价吗?即,在值得关注的作品和不值得关注的作品之间,存在着真正的界限吗?[B]
Part C
总体分析
本文是一篇介绍甘地的和平主义的文章。文章先介绍了甘地的和平主义的性质、来源、具体形式等。接着指出了甘地作为和平主义者的独特之处:首先,他虽然反对暴力,但并不否认战争的立场;其次,他不躲避回答棘手的问题。
本文考查的知识点:后置定语、插入语、it做形式主语的主语从句,等。
试题精解
46.[精解] 本题考核知识点:后置定语的翻译。
该句是由but连接的两个并列分句:前一分句是简单句,后一分句是主从复合句。后一分句的主干是he claimed that...,其中that引导宾语从句。从句中形容词短语capable of...做后置定语,修饰名词a technique, a method。该定语可以按照汉语习惯译为前置定语,即,“一种可以产生预期的政治效果的明显的技巧和方法”;也可以采用拆译法,译为一个句子,增译代词“它”做主语。
词汇:claim意为“宣称,声称,说”;definite意为“肯定的,确定的;清楚的,明显的”,它和technique搭配时取“明显的”含义;desired意为“渴望的,期望的”,当它和results/effect等词搭配时常常译为“预期的”。
翻译:其动机是宗教性质的,但他也说这是一种明显的技巧,一种方法,它可以产生预期的政治效果。
47.[精解] 本题考核知识点:后置定语的翻译和词义的选择。
该句的主干结构是:the method... was a sort of warfare。主语the method后有两个后置定语:一个是省略关系代词的定语从句Gandhi proposed and practiced;另一个是过去分词短语first evolved in...。如果把它们都译为汉语的前置定语会很冗长,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因此可把第一个定语前置,第二个定语转译为谓语。而真正的谓语前可加上“这”或“它”指代真正的主语。表语a sort of warfare后是一个较长的同位语a way of defeating...。其中介词短语of...做后置定语修饰名词a way,翻译时应前置。
词汇:practice意为“练习,训练;经常做;从事”等,在本句中与propose(提出)对应译为“付诸实践”。evolve意为“逐渐形成;进化”,但它在本句中不能将基本含义照搬,而应意译为“起源于(南非)”。warfare意为“作战,战争;斗争,冲突”等,根据上下文,该词应增译为“斗争的方式(方法)”。
翻译:这个由甘地提出并付诸实践的方法,最早起源于南非,是一种非暴力的斗争方式,用既不伤害对方又不会引发仇恨的手段打败敌人。
48.[精解] 本题考核知识点:定语和状语的翻译
该句是and连接的并列句,其主干结构是:Gandhi served as a... and he was prepared...。前一分句中“in his early days”和“in the Boer War”都作时间状语,修饰谓语served,翻译时应放在句首。“on the British side”做后置定语,修饰stretcher-bearer,应译为前置定语,即,“英方的担架员”。
词汇:serve as sth.意为“(为……)工作,服务,履行义务,尽职责”;stretcher-bearer指“抬担架者”;on sb.’s side意为“站在某人一边,和某人观点一致”。
翻译:早年间,在布尔战争期间甘地曾经为英方抬过担架,而且在1914-1918年战争期间他又准备这么做。
49.[精解] 本题考核知识点:后置定语、主语从句的翻译。
该句的主干是he did not take the... line,介词短语of...做后置定语修饰宾语the line。由于定语太长,应采取拆译法,另起一句。动名词pretending后接有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该从句由两个并列的分句组成:both sides are... and it makes...,后一分句中it为形式主语,从句who wins为真正的主语,汉语中不存在这种语法形式,因此可以直接将从句内容译为主语。
词汇:line一词的含义较多,但在本句中的含义是“态度,看法”;fruitless意为“没有成果的,无成效的,徒然的”;pretend意为“假装”,本句中它后面跟有从句,应增译为“假装说”。
翻译:而且也确实没有采取毫无意义的、不诚实的态度,假装说在所有战争中参战双方完全一样,因而谁获得胜利都无所谓。
50.[精解] 本题考核知识点:插入语、后置定语的翻译
该句的主干是I must say,后面是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宾语从句是一个主从复合句。主句是I have never heard an honest answer,其谓语和宾语之间插入了一个状语成分,翻译时可放在句首或谓语之前,译为“从任何一个西方和平主义者那里我从未听说过”或“我从未从任何一个西方和平主义者那里听说过”。though引导转折状语从句,其中介词短语of...做后置定语,修饰宾语evasions,可译为前置定语,也可另起一句。
词汇:evasion意为“躲避,逃避;借口,托词”,根据上下文可活译为“躲闪之词”、“逃避的说法”等。
翻译:我必须说,我从未从任何一个西方和平主义者那里听到过对该问题的诚实的答复,但是却听大了大量的躲闪之词,通常都是“你是另外一回事”之类的回答。
全文翻译
甘地的和平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与他的其他教义区分开来。其动机是宗教性质的,但他也说这是一种明显的技巧,一种方法,它可以产生预期的政治效果。甘地的态度不同于大多数西方和平主义者的态度。Satyagraha——这个由甘地提出并付诸实践的方法,最早起源于南非,是一种非暴力的斗争方式,用既不伤害对方又不会引发仇恨的手段打败敌人。它包括诸如公民抗议、罢工、卧轨、忍受警方的指控既不逃跑也不还击等等。甘地反对把“Satyagraha”翻译为“消极抵抗”,在古吉拉特语中,这个词的意思好像是“真理的坚定性”。早年间,在布尔战争期间甘地曾经为英方抬过担架,而且在1914-1918年战争期间他又准备这么做。即使在他彻底放弃暴力之后,他仍然很诚实地认识到在战争中必须要有明确的立场。由于他的整个政治生涯都在为民族独立而斗争,因此他不能,而且也确实没有采取毫无意义的、不诚实的态度,假装说在所有战争中参战双方完全一样,因而谁获得胜利都无所谓。他也没有像大多数西方和平主义者一样,专门躲避棘手的问题。对于战争,每一个和平主义者都有明确义务去回答的一个问题是:“犹太人怎么办?你准备看到他们被灭绝吗?”我必须说,我从未从任何一个西方和平主义者那里听到过对该问题的诚实的答复,但是却听见了大量的躲闪之词,通常都是“你是另外一回事”之类的回答。甘地在1938年也被问到了类似的问题。他的回答被收录在路易斯·费舍尔先生所著的《甘地和斯大林》一书中。据费舍尔先生记载,甘地认为德国犹太人应该选择集体自杀,“以唤起世界和德国人对希特勒暴政的认识”。
Section Ⅲ Writing
Part A
51. Directions:
范文
Dear Sun Xue,
We are very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commenting on too much violence in TV programs and films. Now I am writing back on behalf of the Evening paper to express our sincere gratitude to you.
Your letter has drawn our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media programs. We think it extremely important that the public should be alarmed to it as well. Therefore, we would like to have your letter published next week in our paper, followed by an editorial, which, I am sure, will arouse attention from common people as well as the program makers concerned.
Again we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appreciation to your consideration and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letters in future.
Yours truly,
Li Ming
Part B
52. Directions:
一、 审题谋篇
本题为图表加提纲式作文。写图表式作文的关键之一是把握指导语,因为它给出了作文的基本要求,指出了写作的方向;其次是对图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和评论,它们往往是写作的材料或论据。由本题的指导语可知:文章要求联系图表以彩票为话题,对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买彩票这一现象发表评论。作文的基本框架应为:(一)描述现象;(二)分析现象;(三)发表你的看法。其次,两个图表显示的是两个调查结果。图表一反映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里梦想有一天中500万的人的比例,平均为70%。图表二反映了中奖后,人们想做的事。由分析可知,图表一可用于描述现象,图表二可用于分析现象,作为支持论点(支持或反对买彩票)的论据。
二、 参考范文
Nowa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especially in big cities, become interested in buying lottery tickets. According to chart 1, averagely 70 percent of those polled in the survey, held in three big cities, claimed to have dreamed of winning the big prize of five-million yuan. 85 percent of those polled in Guangzhou had had such a dream, compared with 65 percent and 60 percent, respectively, in Beijing and Shanghai.
The attraction of buying lottery tickets is obvious. The winner can get the biggest profit for the future with only a small investment. It realizes the beautiful dream of every participant-to be richer and to improve living standards. As is shown in Chart 2, should they win a big lottery, 81.3% of people would buy a new house, 61.9% would buy a car, and 61.7% would save the money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mselves or their kids. And a great proportion of people say they would put the money in the bank or use it for investment or touring. Despite all the attractions brought by the lottery buying, it has also come under criticism. Some regard it as a kind of gambling, which is a potentially addictive behaviour.
In my opinion, buying lottery tickets is not so bad as some people think. Instead, it is good for society by creating new jobs and representing an important source of income for charity and sports causes. Of course, it is not a means of making money for individuals we should encourage, because the result is hardly predictable. Therefore, we should take a positive but cautious attitude towards lottery buying behavi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