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0|回复: 0

考研政治章节练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1)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4 22: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研政治复习的时候大家可以收集一些资料,按章节去复习,把精力放在自己不扎实的章节上,下面是为大家总结的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练习资料。希望对大家复习有所帮助。
  第三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 B.它揭示了真理发展的过程性 C.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 D.它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12.实用主义奠基人詹姆士认为“凡是有利于我们工作,并使我们得到效果的东西就是真理,这也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3.“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两种说法
  A.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B.都揭示了真理具有主观性
  C.前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后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 D.前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后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14.列宁指出:“人不能完全地把握=反映=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这说明
  A.人们无法认识世界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是对特定事物在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 D.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15.“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向越来越高的阶段上升,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这一观点
  A.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B.肯定了真理的辩证性 C.否定了真理的绝对性 D.否定了真理的相对性
  16.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 B.真理与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C.真理与谬误在性质上并无根本对立 D.真理与谬误可以随时转化
  17.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说明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8.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
  19.王夫之:“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他的这一观点
  A.主张知易行难 B.主张以行为基础的知行合一 C.主张因知进行 D.主张行先知后
  20.“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像,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像,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这表明
  A.想像是获得认识的基础 B.想像对主体认识活动有诱导作用
  C.想像在认识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 D.想象属于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
  答案
  11.B 12.A 13.C 14.C 15.B 16.B 17.D 18.C 19.B 20.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03:17 , Processed in 0.05820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