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9|回复: 0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4 22: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认识过程的反复性的一个环节。在考研政治中,它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是必须拿分的。它既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察,如考察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所包含的三种形式的掌握情况,这属于直问直答的考察形式;也可以以材料题的形式来考察,如从给定材料中总结出相应的哲学原理,或者用适当的哲学原理来解释材料中的现象。所以,这部分的知识点,无论是原理性的知识点,还是细节性的知识点,都必须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理解并学会运用原理性知识点,熟记细节性知识点。
  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第一,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必要性,这是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各自的特点与认识任务的关系来看的;第二,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可能性,这是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来看的;第三,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实现条件,这就解决了如何实现的问题。
  首先看必要性。我们为什么要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以及我们的认识任务。感性认识就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
  (这个概念中就包含一个细节性的知识点,就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比如一个苹果。我们这个苹果的感觉就是红的、圆的、硬的、甜的,而对这个苹果的知觉就是上述的那些感觉的一个综合,感觉是单一的片面的,知觉是整体的,对这个苹果的表象就是在我们头脑中所形成的一个苹果的观念,不管我们面前是否有一个苹果。这三种形式一般以直问直答的方式来考察,比如多选题,直接问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就能看出来感性认识的优点和局限。优点就是直接性和具体性,同样的,缺点仅仅是反映了事物的现象,比如那个苹果,我们不知道它为什么是甜的,不知道为什么甜的、圆的、硬的、红的东西就是苹果,不知道它为什么熟了就会落地。与之相反,我们的认识任务就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感性认识完成不了认识任务。什么样的认识才能弥补感性认识的缺陷呢?这就是理性认识。什么是理性认识呢?理性认识就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
  (这个概念中就包含一个细节性的知识点,就是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比如苏格拉底、人这些名词都是概念。判断就是把概念用系词“是”连接起来,比如苏格拉底是人。推理就是根据已知判断推出结论。比如有这样两个前提:1、人是要死的2、苏格拉底是人,结论就是3、苏格拉底是要死的。这三种形式一般以直问直答的方式来考察,比如多选题,直接问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就看出理性认识的优点和局限。优点就是,在形式上超越了客观事物,内容上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比如还是认识一个苹果。理性认识不会仅凭肉眼观察,而是要用显微镜等科学仪器来观察。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容易脱离实际,尤其是脱离人们的多样性的需要。比如还是一个苹果,科学家把这个苹果变成一大堆不能感觉的冷冰冰的数据,难道我们吃苹果之前,还要回想下它里面包含哪些微量元素吗?其实,这些缺点促成了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
  其次看可能性。既然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是必要的,我们就应该尽量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促成飞跃。但是,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前,还必须考察这种飞跃的可能性。否则,适得其反。这种可能性是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来看的。二者的联系包含两个方面。首先,二者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比如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其次,二者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渗透理性认识。比如,对于同一幅画,有的人看到的是老妇,有的人看到的是少女。比如对同一个自然现象比如流星,有的人看到的是美好,有的人看到的是不祥。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因素,理性认识通过感性认识表现出来。比如下面一首诗,“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老年识得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少年对人生的体验是肤浅的,他嘴里的愁滋味仅仅是对新诗的情绪渲染,老年队人生的体验是深刻的,他的一句轻描淡写就能说尽人生沧桑。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来看,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是可能的。只要条件具备了,就能够促成飞跃。那么,这些条件都包含什么呢?
  最后看如何实现,也就是实现这一飞跃的条件。条件有两个。一个条件就是,掌握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通过调查,才能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再一个条件就是,用理性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比如刑警破案。刑警必须寻找案发第一现场,在现场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比如毛发、指纹,脚印,经过法医鉴定,可以从判定凶手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DNA等,最后排查死者的人际关系。把这些杂碎信息汇总后再做严密的逻辑推理,基本上就可以锁定犯罪嫌疑人。这就是一个十分具体的例子。
  以上就是从三个方面对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做了一个简单梳理。梳理之后,我们就可以按照各个知识点的特点和考试需要来安排我们的学习计划。
  本文作者为中公考研辅导名师——李爱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9 20:41 , Processed in 0.05694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