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7|回复: 0

考研政治知识点解读:意识的本质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4 22: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考研政治复习的过程中,考生们遇到的第一个重磅问题便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从教材的定义中可以看到物质与意识的含义是从相互关系中获取的,要深入理解物质的含义,需要对意识的本质做深入剖析。而在近几年考研中,有关意识的相关考题屡屡出现,翻阅近来热点新闻,动物是否具有意识再次成为热议话题,以下中公考研政治辅导老师总结关于意识的本质的相关问题帮助考生理解这一重要的考点。
  一、意识的本质
  关于意识的本质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是这样描述的:首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即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与属性,动物是没有意识的。其次,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即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反映的内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性。但通过人脑的思维,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与成长环境的不同,或是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造成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这就体现了意识在形式上的主观性。
  二、结合新闻趣闻谈论动物到底有没有意识
  最近,我们看到一则趣闻,说的是在尼日利亚马库尔提的集市上,一只将被宰杀的公鸡突然开口说起阿拉伯语。这种动物在被宰杀前突然说人话的情况还有他例。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在2003年美国纽约一男子准备宰杀一条鱼时,这条鱼竟然开口对他们说“注意,末日到了”。动物开口说话除了吓到人类以外,我们还会思考一个问题:前面提到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在这里动物都开口说话了是不是动物也有思维具备意识了呢?有些哲学流派就认为动物起码具有低等意识,惟其如此才能解释上述动物开口说话等人类才有的行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动物的行为不能称为意识,因为人类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既是自然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最本质标志,意识的物质器官是人脑,不是大脑。动物的行为包括趋性、刺激(内外)和反射(条件反射和本能),可以从动物行为学、动物心理学等学科的角度理解动物的行为。比如“鹦鹉学舌”在动物行为上属于模仿,是一种后天性行为。
  三、物质与意识的唯一区别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下,意识与物质的对立仅限于在谁具有第一性的问题上才有意义,出了这个界限,物质和意识可以相互转化,只要通过实践的中介和转化或物质性的实践,意识就能转化为物质。
  从上述对意识的本质的解读中,可以看出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考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个问题,不要弄混相关概念弄错对概念的理解。考研政治的理论中有很多类似相互关联的概念,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区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9 20:05 , Processed in 0.04260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