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回复: 1

2015考研政治毛中特(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考点与练习题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4 22: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识梳理:
  

20140430100230579.jpg

20140430100230579.jpg

20140430100344993.png

20140430100344993.png

20140430100400142.png

20140430100400142.png

20140430100413715.png

20140430100413715.png

  核心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一,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三,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根本上说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还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5.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统筹区域发展: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维护人民利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3.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大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查看更多资料,请点击:2015考研政治知识点总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5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480
发表于 2016-7-24 23: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6.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阶级立场、严密的科学体系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4.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典型例题:
  【2010年第7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人文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 )
  A.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B.加强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
  C.限制能源开发和利用
  D.发展循环经济
  【解题方法与考点点拨】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选项A为正确答案。
  【2007年31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解题方法与考点点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习题验收:
  一、单选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十七大报告从当前中国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概念,实质就是要求我们:
  A.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
  B.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C.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D.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2.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强调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这些举措表明党中央:
  A.更加注重西部大开发 B.更加注重政府的宏观调控
  C.更加注重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D.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二、多选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做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综合观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文化体制改革,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A.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B.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C.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D.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2.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我国劳动人力资源十分丰富,这是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扩大就业的压力很大,就业形势严峻将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必须:
  A.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B.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C.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D.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D2.【答案】D
  二、多选题
  1.【答案】ABCD2.【答案】ABCD
   查看更多资料,请点击:2015考研政治知识点总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05:00 , Processed in 0.067743 second(s), 1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