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9|回复: 0

考研政治毛中特:浅谈如何健康发展文化作品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4 22: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作者为中公考研辅导名师——石海萍)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当代中国最为紧迫的时代任务。所谓文化强国,就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其中文化作品的发展就是尤其重要。文化产品是除了应有的娱乐消费功能外,它们更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质、精神瑰宝、精神能量的表现,除了宣传和弘扬社会正能量外,更加体现着和充实着、提升着群众的灵魂。
  近年来,我们在文化事业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生产出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作品。但是,有一种现象很让人担忧,就是一部部好作品被淹没在低俗、平庸、浅薄甚至炒作和纯商业化、娱乐化作品中。
  记得习主席在前不久的一次座谈会上提到:“我们应该建立一个鲜明的、权威的、富有公信力的评论机构,这种评论机构能给出入情入理、立意高远、令人信服的评论,它们应该告诉世人哪些文学作品是真正优秀的乃至杰出的。”
  习主席还提到,市场上卖得最多的一定是好的吗?不一定。即使对于点赞多的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自己更要有一套理论与价值评判标准,对于真正好作品的体贴与把握,热情与信心,要取法乎上,攀登精神生活的高峰,不能任由那些准广告式炒作式与跟风套话式的所谓评论大行其道。同时,评论机构还要告诉群众,有些作品其实不是最好的,但却是可以包容的。当然,我们的评论家也有权利和义务指出:这些作品是有着相当令人遗憾的方面的,是可以提出与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水准更加相称的要求与期待的。
  在文艺推广方面,媒体要起带头作用,积极传达正能量,决不能低俗。比如说,有些电视节目里,都是事先计划和安排好的,到了设置的时间和规定的地方让参与者和观众流泪。如果,我们的感情都变成了这种兜售手段,作品怎么可能会深入人心呢,怎么还会有真诚的文艺作品和观众真诚的眼泪呢。因此,我们的文艺作品不能沉浸在营销计谋当中,不能人云亦云混在装腔作势的浑水里,媒体更不能成为娱乐市场的附庸,我们要有一个正大光明、高尚庄重、对文学艺术与历史负责的态度,更要去呼唤经典、呼唤真正的好的文艺作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我们的文艺作品需要有以国家为主体的高端评价奖,也要在条件成熟时举办世界性的至少是华语作品的评奖,逐渐形成我们国家自己在文艺方面的评价体系与全球影响力。这样更有助于显现我们国家的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更加有助于激发文艺工作者提高志向境界,激励创造力与精益求精精神,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8 16:21 , Processed in 0.04770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