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1.近代中国的国情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6.三大法宝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3.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新增章节) |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ol]
|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3.社会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ol]
|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
1.社会主义的本质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
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全面深化改革
3.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2.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3.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6.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8.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0.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
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2.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
|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国际战略
|
1.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2.坚持走和平发展发展道路
3.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
1.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2.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3.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4.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
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
1.现阶段,党面临的四大考研
2.新形势下,党需要应对的四大危险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4.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