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0|回复: 0

考研政治毛中特复习重点(19)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4 22: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和失误偏差
  一、历史经验:
  (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二)采取积极领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二、失误偏差:
  (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一些问题。
  (二)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三、造成失误偏差的原因:
  (一)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
  (二)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在认识上有一些问题:(1)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2)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3)更重要的是当时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形成科学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致使一些遗留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四、不能因为出现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关联:无论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道路,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1)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2)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更多内容请点击:考研政治毛中特复习重点汇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02:15 , Processed in 0.047490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