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4|回复: 0

2016考研政治史纲背诵专题:侵略史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4 21: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考研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中公考研将政治各科目的背诵精华内容总结给大家,供考生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最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争分夺秒,在考研的战场上打一场漂亮的胜仗。以下是专题第一部分:侵略史,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对考生们的复习有所帮助,2016考研的小伙伴加油吧!
  专题一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社会性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把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阶级关系变动:
  (1)地主阶级:出现了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2)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3)工人阶级:近代中国新兴阶级,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它身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而且它还有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等优点,因此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4)中国资产阶级:有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
  (二)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发生变化
  1.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区别: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不同。
  联系: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专题二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早期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帝国主义列强没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
  (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2)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根本原因)。
  2.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1)社会制度的****(根本原因)。
  (2)经济技术的落后。
  (三)民族意识的觉醒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编成《四洲志》。
  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2.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1895年,严复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孙中山1894年11月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就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1 09:23 , Processed in 0.03609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