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回复: 0

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导读(四)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4 21: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章在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程中属于重要章节。从这一章开始,中国共产党走上中国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的出场是那么的惊天动地。从此中国人民有了希望,中华民族有了盼头,选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中国共产党开始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
  一、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高频考点
  1、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2、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3、“五四运动”
  4、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5、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6、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
  二、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历年题型
  对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的考察,在2010年和2014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过单选题型,2013年考察的是多选题型,2011年考察的是材料题型,这一章一直是史纲考察材料题的重要考点,因此广大考生对这一章要特别重视。2014年是“五四运动”爆发95周年,习近平在今年5月4日参观北京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因此对这一知识点的考察很可能出现在2015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
  三、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应对策略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核心理论整理如下: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有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并且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联系在一起;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基本一致;大革命的伟大意义是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工农群众受到了革命的洗礼、提高了政治觉悟,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威望;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客观原因是反革命理论太强大。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的细节以时间划分熟记: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第一个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他的作品有《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确立新三民主义;1925年5月,五卅运动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事变,大革命最终失败。
  更多考研政治史纲导读,请点击:考研政治史纲各章导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4 08:05 , Processed in 0.05279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