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1|回复: 0

2016考研政治思修考点(五)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4 21: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思修作为考研政治中的一部分,其占的比重也不是很大,出题的难易度比较适中。中公考研在这里给大家提供思修复习各章节考点,帮助大家有针对性的复习!
  一、核心理论
  · 社会生活基本上可以分为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对应产生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 特征有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 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一正确使用网络工具、二健康进行网络交往、三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四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 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一指引作用、二预测作用、三评价作用、四强制作用、五教育作用。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互联网及手机移动客户端发展迅猛,对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在网络生活中广大考生也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而现实生活中一些网络造谣、诽谤、传播不良信息等行为。
  二、考点
  1.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2. 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3.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4.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5.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三、历年题型
  对这一章的考察,在2011年、2014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单选题型,在2014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多选题型,在2010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材料分析题型。2010年的材料分析题型考察的内容非常简单,第一问为什么文明出行既是道德的呼唤,也是法律的要求?阐述理由的时候可以先说文明出行的重要性及意义,再阐述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需要法律和道德的双重保障。至于第二问如何从自身做起构建文明公共生活秩序,则可以从学习法律和践行道德两方面入手,言之有理。
  以上是考研政治思修复中有关第五章考点,大家要认真阅读。同时各位考生要多方面关注一些知识点的总结,给自己的学习增加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1 02:24 , Processed in 0.06485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