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7|回复: 0

2016考研政治多选第17题深度解析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4 21: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考研政治多选第17题解析:透过真题看政治科目第二、三章的复习建议
  17.显微摄影师一门实用照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另一面。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
  A.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
  B.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改变
  C.人们能够通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
  D.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答案】ACD
  【考点】本质与现象,认识主体、客体与中介。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两个知识点,一是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中“现象与本质”,二是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中“认识主体、客体、中介”。中介是各种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在认识活动中,尽管人的肉眼不能观察到微观世界,借助显微镜这个媒介,人们便看到细沙内部的“神奇世界”。材料中显微镜作为认识的中介,通过它的帮助人们可以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把握,故选项C正确。认识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肉眼只能看到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说明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可以突破客体局限认识并把握世界,故选项D正确。现象和本质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具有客观性的特征,它的变化不是以人的意识或者认识为转移,故选项B错误。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体现了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故A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CD。
  通过本题可以管中窥豹,得出一些复习方法。首先,加强有紧密联系的知识点之间的学习。一谈到认识活动,本质与现象与认识主体与客体时常会在题目中体现一定交集,因此复习时候对这两个知识点做一定结合;其次认真分析材料,材料中关键词“一沙一世界”、题目中“使用工具”、“个别事物…整体把握”等都是需要仔细把握的题眼,对于找到对应的基本原理非常重要。最后,强化对原理的拓展或转化,如选项c就是对“一沙一世界”的转述,选项d就是对认识活动中中介定义的转述。
  (本文作者为中公考研辅导名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7 18:06 , Processed in 0.06314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