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6|回复: 0

2017考研复习三大核心“装备”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4 15: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研复习,你开始了吗?很多人觉得为时过早,只能说情况不同,不过新东方网考研频道还是建议早点开始,把准备做好,把基础打好,下面三个核心“装备“,事关考研成败,你一定要准备好!
          一、资讯
          考研资讯包括考研的大致时间流程、所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报名注意事项、专业目录、导师名录、初试复试的考试科目、复试规则、复试流程、录取规则、历年分数线等等。这也是报考一个学校首先要搜集到的信息,而不是历年考题什么的。只有在宏观上了解了学校的情况,才能在微观上有所挖掘。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
          案例一:某学校在研招网网上报名的时候,发布了一个网报须知,里边明确说明“在备注信息一的位置填写所报考导师的姓名”结果某同学报名时候没有写,到了复试的时候都不知道该联系哪个导师,复试也准备的一塌糊涂。最后虽然录取了,但是被校内调剂到其他导师那里,考生本身也不是太满意。细节决定成败,这样的招生简章,官方文件一定要好好的读,不要一眼扫过了。
          案例二:某学校三矿专业初试科目是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三选一,即考试的时候发三张卷子,三门科目中选择一门自己擅长的来答就可以。但是复试的时候是根据具体的专业不同而规定只能答规定的三种卷子中的一种。某同学初试分数很高,但是复试科目,他也以为是三选一的,结果他要考的那门科目一点都没有准备。复试一塌糊涂,可惜了他的初试成绩。
          案例三:A校的某专业优后录取跨专业的考生,该同学跨专业此专业,但是初试之后,了解到报考相同导师的同学很多,且分数较高。同时她也接到了B调剂学校的复试通知。更巧的是,这两个学校的复试时间完全相同,两者只能选其一。来A学校有30%的概率能录取,而去B学校有80%的概率能录取。深思熟虑之后选则了参加B学校的复试,如愿收到录取通知。开弓没有回头箭,当断则断。
          有的同学就说,我要考清华北大,我要考985,我要考211,或者说我非一本不考,二本的给的调剂我都不去。这样就真的没必要了,翅膀这三年遇到这样的同学太多了,事后都有些后悔地跟我说,要是当时选择了调剂,现在都快毕业了。哪像如今还在苦逼地一遍遍地准备考研呢?机会只有一次,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再旧事重提一下,上学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落在工作,有一个研究生的学历就会给自己的就业增加一些筹码——这个是质变。至于名校和非名校的区别只是量变。工作多年以后,当你和同事说我是清华北大毕业的,就像现在说我中考数学考了满分一样的苍白无力。钻牛角尖的同学好好琢磨琢磨吧。
          二、资料
          考研资料也是考研复习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撇开公共课——英语、政治、数学——不谈,仅谈一谈专业课资料的整理方法。
          专业课的资料包括,指定教材、历年真题、考试大纲、相关课件、期末试题等等。其中必须要有的是指定教材和历年真题,考研的一位前辈曾经说过:“教材+5年的真题=专业课完胜”一言概之,教材是灵魂,真题是精髓。资料是永远搜集不完的,其他的资料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有则好,没有也不必费劲力量去找。免得到头来浪费了时间,打乱了复习节奏,得不偿失。
          三、经验
          有了考研资讯做指导,有了考研资料做指引,现在缺少就是如何针对某一门科目的复习方法。多看看其他人的考研经验,取其精华,化为己用,对自己的复习也是事半功倍的。然而经验是一代代的传承,从师兄师姐处得到了经验,要记得传授给自己的师弟师妹。这样才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当然有了一个核心和三个准备,很多同学也就开始努力的复习了。这里给大家提几个细节上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7 03:37 , Processed in 0.03508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