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8|回复: 0

2012考研时事热点之如何保持物价稳定的分析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4 15: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是看病难、物价高、就业难等,这也是我们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看待,怎样解决,我们会在《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答案,并引导我们去正确认识和看待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共同努力去破解这些难题,同样,这些热点问题也是我们考研政治命制分析题的材料来源,需引起广大考生的关注。其中,给大家整理了如何保持物价稳定的问题。
          影响物价稳定的不利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是成本上升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各类资源性产品价格不断升高,并引起劳动力、土地等价格相应上涨,而这些生产要素是计入生产成本的,其价格上涨也最终体现到了商品价格中。
          二是输入性影响。当前,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对我国发展的影响不断扩大。其中,棉花等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较高,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会影响国内市场。
          三是自然灾害影响。这两年,极端天气现象较多,从西南冬春连旱到中东部持续低温,从南方多次暴雨和台风到北方小麦主产区冬春连旱,长江中下游还先后遭遇干旱和洪涝,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给许多农产品生产带来很大困难,加剧了供需矛盾。
          四是流通环节影响。目前我国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生产正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山东、河北、河南三省蔬菜产量占全国产量近40%,海南反季节蔬菜有78%销到外地。这种区域结构变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也需要多环节、长距离的流通,势必增加成本。特别是自然灾害多发,增加了运输困难,推动了物价上涨。
          五是流动性影响。近两年,我国货币信贷供应规模扩张较快,2009年和2010年的银行新增贷款规模分别为9.59万亿元和7.95万亿元,加上境外“热钱”流入,流动性持续充裕,加大了物价上涨压力。
          六是投机炒作影响。由于市场秩序不规范,部分游资借势、借题炒作,客观上炒高了某些商品的价格,主观上强化了市场涨价预期,成为物价上涨的重要推手。
          维持物价稳定的有利因素有五点:
          一是2011年夏粮继续丰收,有利于降低通胀预期;
          二是经济增速的适当放缓,有利于减轻价格上涨的需求压力;
          三是6月份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有利于减少输入性通胀压力;
          四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正发挥积极作用;
          五是翘尾因素在下半年会逐月缩小。特别是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8%,为稳定物价提供了较好宏观经济环境。
          来源:文都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8 21:58 , Processed in 0.05136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