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回复: 0

专硕报考热度攀升 被指“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4 15: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4GCC6-0.jpg

124GCC6-0.jpg

          专业硕士被指“上不着天 下不着地” CFP供图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2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共计165.6万人,比去年增加14.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在这支轰轰烈烈的考研大军中,专业硕士因其人数的迅速增长成为一支备受瞩目的队伍,有媒体披露,报考2011年专业学位的人数较2010年增长61.4%。自2009年全日制专业硕士在研究生结构中的比重扩大以来,其报考热度不断攀升。
          这在不少学者眼中是一件好事:改变我国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研究型人才传统培养模式,加大专业硕士的比例,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教育部也明确表示,预计到2012年,专业硕士将占硕士研究生总量的30%,到2015年,这一比例将可能达到50%。
          不过,质疑也开始见诸报端,有的高校开始担心生源质量,甚至有自称“第一个吃螃蟹”的专业硕士将其诟病为“第二学术硕士”……专业硕士在高校的开展情况究竟如何,最终决定其前景的培养模式、师资力量又如何,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应届生教不明白,社会生考不进来
          今年考研报名确认结束后,云南财经大学报考专业硕士的人数较去年增加了上百人。不过,这并未让该校分管研究生院的副校长伏润民有丝毫的兴奋。去年的招生经验告诉他,新增的会计、金融、税务3个专业硕士点,大多数指标都将交给报考学术硕士的“落榜”调剂者,“专业硕士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报考学术硕士的‘备胎’”。
          这还是其次,伏润民更为担忧的是,这些硕士点最终招录的都是应届本科生。这意味着,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毫无实际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但要对他们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讲授结合实际工作的相关理论,“这让教师感到相当费劲和吃力。”
          在伏润民看来,社会生源有一定的技能基础,他们在实际工作一段时间后会产生相应的困惑,需要在理论上得到提升,即具备“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底子”。但现实的情况是,他们大多数会在笔试中被数学、英语等偏重知识性的科目绊住,乃至全军覆没。
          “就是考进不来。”伏润民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云南省国税局计划一年培养30~50个全日制专业硕士,单位组织有丰富业务经验的中层干部参加统考,他们却只能止步于笔试,“一些资产评估部门、社会中介机构也是如此。”
          “这么好的专业硕士苗子就被隔离在培养体系之外了。”伏润民对社会生源难以进入全日制专业硕士队伍很无奈。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一些院校对专业硕士的最初设想,教育部的文件也有类似描述,但两者有一定的差别。
          北京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不少院校在申请专业硕士点时,报批的是招收更多有工作经验的人,但教育部最终给出的文件是以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
          看到教育部出台的政策与自己的初衷不相符,一些学院并没有立即招生,“一些学科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设在自己家门口的院系,只好进行招生,带头做榜样进行‘试点’。”这位教授说。
          政策也让一些媒体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产生疑惑,甚至认为它只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策略。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这是她在报考前临时改的主意,“报考专业硕士的风险要比学术硕士小很多。”
          和张艳冲一样,因为报考专业硕士,到了名牌大学之后的刘明珠发现自己“捡了学位硕士的便宜”。不仅被歧视的担忧不再有,刘明珠还发现除了学费减免和奖学金的政策不尽相同外,这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们常常称自己是交了部分学费的学术硕士。”
          刘明珠自称MJC(即新闻与传播硕士)一期学员,她的宿舍室友就是一名国际新闻学学术硕士。她发现,她们俩上的课只有极个别的外语课程不一样;由于是同一个新闻学院的教授进行教学,风格没太大差别,“不同的课同一个老师甚至留的作业、要求看的书都是一样的。”
          贾铭是广州一所重点高校的社会工作硕士,系主任对他们的说法是“不管是专硕还是学硕,都要学理论。” 贾铭的课程安排和社会保障专业几乎是一样的,只是多了3门实务性的课,而这些实务课也有社会保障专业的学术硕士来选修,“如果不是安心读博士,他们也想选的面广一些,好应对就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8 05:02 , Processed in 0.046322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