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9|回复: 1

2015考研政治预测:选择题命题热点汇总(3)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3 16: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十一、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综合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2、货币的本质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职能
  货币有五种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4、商品转化为货币
  货币的产生使整个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一极是货币,它们只代表商品的价值。
  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所以,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二十二、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理论可以指导实践活动的进程;
  (2)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
  (3)科学理论是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
  二十三、 人和自然的关系
  1、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纳入了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
  (二)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
  (三)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
  当今世界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是一致的。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二十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怎样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1)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2)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3)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3、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4、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解决好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加快城镇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深化农村体制改革,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
  (1)一是针对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机制在农村中不断深化、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普遍应用等新情况,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2)二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
  (3)三是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
  二十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确立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原因
  (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2)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4)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3、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原则。
  4、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是实现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082
发表于 2016-7-23 17: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由和表现
  (1)性质相同。
  (2)作用、职能相同。
  (3)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表现
  (1)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现了广泛的阶级联盟和政治联盟,具有广泛的民主性。
  (2)从概念的表述上看,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比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符合我国国情,更全面更鲜明地表达了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两个方面的密切联系、不可分割,防止曲解和片面性。
  (3)从政党关系来看,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我国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创举和成功经验。
  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就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上体现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四项:立法、监督、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决定。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国家政权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原则。
  (4)近年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5)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十八大指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②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
  ③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④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
  4、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
  (1) 三权分立是指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这种制度的弱点是使国家的力量难以完全集中,相当一部分力量在互相牵制中抵消,缺乏效率。
  (2) 三权分立制度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只能实行"议行合一"的民主集中制。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 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6、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新任务
  (1)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
  (2)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
  (3)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时效性。
  (4)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
  (5)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
  7、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性质相适应
  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性质相适应。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
  (2)民族区域自治是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历史依据。
  (2)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政治基础。
  (3)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现实条件。
  9、自治权的享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
  10、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基层民主,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3)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9 01:23 , Processed in 0.05049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