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9|回复: 1

2015考研政治预测:选择题命题热点汇总(2)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3 16: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十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交换中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当货币出现后,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商品的价格,等价交换原则必然要求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a.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b.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效率提高,降低成本)
  c.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2)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后果:
  a.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经济的进步。
  b.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优胜劣汰,在私有制条件下两极分化。
  c.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十三、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意识是自然的产物(起源来看)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它的形成经历的三个阶段:
  (1)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3)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2、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3、意识的本质
  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4、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并反作用于物质
  十四、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1、意识能动性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一)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二)创造性。
  (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四)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十五、事物普遍联系原理和方法论意义
  1、事物普遍联系的方法论意义
  原理: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联系普遍性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6-7-23 17: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量变的定义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2、质变的定义
  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十七、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的定义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原因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观客观的条件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
  十八、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1)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3)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十九、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2、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1)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2)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3)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十、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是"扬弃"的过程。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8 18:23 , Processed in 0.03819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