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5|回复: 1

2015考研政治预测(一)马原选择题部分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3 16: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孟子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知天矣。”这句话(B)
  A揭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夸大了人本性的作用 D表明物质决定意识
  2、2013年1月14日,日本《中文导报》报道,年仅28岁的在日华人研究医生吕富永因长期加班、积劳成疾而猝死家中,这是日本首位被认定为“过劳死”的外国人研修医生,健康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讨论。健康是个“大”话题,但成就健康的往往是“小”细节。这种说法包含的哲学道理是(C)
  A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 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D矛盾双方互相转换的原理
  3、对同一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D)
  A.意识不受客体制约
  B.意识是主管的自由创造
  C.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
  D.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4、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D)
  A 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
  B 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C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4.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根据恩格斯的论述,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D)
  A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B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C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5.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这说明了(C)
  A人比动物具有更好的记忆力 B观念地作用是不能够忽视的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人的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6.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解释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那么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C)为中介而实现的
  A概念 B知识 C实践 D理论认识
  7.有人认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些科学家就都成多余的了。”这一命题 (C)
  A、 扩大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别
  B、 否认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别
  C、 揭示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别
  D、 夸大了现象和本质的统一
  8.马克思曾经指出,古代国家灭亡的标志不是生产过剩,而是达到骇人听闻和荒诞无稽程度的消费过度和疯狂浪费。对一个国家来说,奢靡之风抬头,如同衰亡的种子破土,政权的倾覆与事业的衰败往往由此而始。由此,我们一定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古训,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大检修、大扫除。其中,“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蕴含的哲理是 (B)
  E、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F、 C.辩证的否定就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D.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6-7-23 16: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9.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六度分隔”现象: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六度分隔”说明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纽带”,但是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六度分隔”理论表明(B)
  A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B 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
  C 联系可以随时随地发生
  D 事物之间的联系以中介为前提
  10.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体现的哲理是 (ACD)
  A.认识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在认识和实践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11.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A)
  A.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
  B.利润就转化为平均利润
  C.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D.成本价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12.列宁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这说明 (D)
  A、社会历史发展无规律可言
  B、社会历史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社会历史发展是客观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D、社会历史发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13.2013年4月下旬,易迅网,京东、苏宁易购、美国发起了“五一”前的促销大战,网商的促销力度一次比一次大,促销频率也更为密集。网商打折让利促销 (CD)
  A、 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变化了
  B、 导致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
  C、 是为了实现其商品的价值
  D、 是为了更好地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
  14.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分得红利3万元,出租住房收入2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D)
  A12万 B9万 C8万 D7万
  17.2013年8月,成都女孩玲玲考上大学本科,父亲虽然有钱供她读书,但认为“上大学无用”、“捡垃圾都比读书强”而拒绝提供学费和生活费。而福州女孩张某虽然家庭贫困,但父母坚持让她上大学,认为“上大学,家里才有希望”。面对同一认识客体,不同的主体得出了不同的认识结果。这说明 (BCD)
  A、 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
  B、 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具有能动作用
  C、 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
  D、 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
  15.2013年10月8日,201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宣布被连续推迟三次,在比原定时间推迟一小时后终于尘埃落定,恩格勒和希格斯因成功预测希格斯玻色子而获奖。此前,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宣布发现希格斯玻色子,这距1964年多名科学家提出该粒子的相关机制和理论已有50年的时光。希格斯玻色子是宇宙形成的基础,被科学界誉为“上帝粒子”,未来希格斯粒子研究还有很大空间。对希格斯粒子的认识从无到有由浅入深(ABCD)
  A 表明真理是不断向前推移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过程,真理是绝对的
  B 体现了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C 是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成分,有待发展
  D 取决于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
  (本文作者为中公考研政治名师——张孟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8 18:42 , Processed in 0.04354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