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8|回复: 0

2013中央民族大学哲学考研试题(三)答案解析

[复制链接]

1561

主题

1561

帖子

468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85
发表于 2016-7-4 11: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三)答案解析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共1页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 名词解释
  1天下惟器
  王夫之继承了张载气一元论学说,认为气是世界唯一的实体,所谓理只是气的内在的规律,是依凭于气的,气有理但没有离开气而单独存在的理。“天下惟器”就是说世界上只有具体的东西是实际存在的。“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周易外传》)。所谓道指理而言,即事物的规律,所谓器就是具体的物件。没有弓矢就没有射道,没有车马就没有御道,没有礼器乐器就没有礼乐之道,等等,只有具体事物出现了才有它的道,具体事物没有出现就没有它的道。因此作为规律的道不是永恒的,而是随着事物发生而表现的。这样王夫之明确的辩证了事物与规律的关系,驳斥了程朱学派理在物先的学说,世界中只有具体事物是实际存在的。
  2复性
  李翱在反对佛老的学说时,很推崇《中庸》,认为其中的“性命”学说是孔孟思想的精华,他依据这一理论并吸收佛教某些心性思想,提出了“复性”说。即认为“性善情邪”,在他看来,人有性和情两方面,但性和情是相互对立的,“性无不善”“情本邪也 妄也”(《复性书》),究其原因在于人的性是从天上来的,“天命之谓性”,圣人和百姓的性没有差别,都是善的。圣人之所以异于常人在于他的性不受情欲的浸染,一般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圣人,是因为他的性受了情欲的浸染,由此他得出结论,普通人若能消除情欲的蒙蔽,是他的性恢复原来的光明,同样能成为圣人。他举例说,人性若水,其本乃清,遇泥沙而浑,泥沙即沉,遂复其清,这就叫做“复性”。
  3四端
  四端是孟子的性善论概念,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他用四端来论证先验善性的存在。四端是仁义礼智四种德行的萌芽,是善的发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尽管人生有这四种善端,但是还必须去扩充它。由此四端所显示出得善具有以下的特点:内在性;先验性;超功利性。孟子的四段说继承并深化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从而为儒家的人性论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宋明时期,四端说被理学家普遍重视和推崇,特别市陆王心学。心学把它扩充为最高精神实体,称为宇宙间万物和人类认识的总根源
  4血气心知
  戴震认为人的认识作用以人的生理机构为基础的,“有血气,夫然后有心知”(《原善》),血气即指活的身体,人的身体是人的认识的基础。戴震认为客观世界是人的感觉经验的来源,人的感觉器官的形成实以物质世界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外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然后产生感觉。在人的感官之外,还有心的存在,它主宰感官。心的知识可以发展到思无不通的申明境界,但心的申明也是以身体为依据的。感官的作用是辨别声色嗅味,心的作用是辨别“理义”,声色嗅味是客观的,感官能辨别它们,理义也是客观的,心能够辨别它们。声色味在物在于自然界,理义在事,这里所谓的事包括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中的现象。这就是他的血气心知思想。
  5童心
  “童心”说是李贽在他的《童心说》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什么是“童心”呢?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因此,所谓童心,即童子之心,即不含一丝一毫虚假的真心,是不受“道理”、“闻见”(指儒家的正统思想教条)熏染的心。他认为童心是一切作品创作的源泉,最是评价一切作品价值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从这种观点出发,他强烈批评了“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真理标准,认为是非是随时而改变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是非标准不是一定的,绝对的,是非标准具有相对性的。这就否定了是非的客观标准。这种对孔子及儒家经典权威正统思想的批评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二 简答题
  1人副天数
  1、指的是人是天的副本和缩影,人的形体、情感、品性各方面都与天类似。2、总体上说,认识由天创造的,两者是本是同类,所以存在相似。3、从形体上说,人有骨节,天有时数。人有五脏,天有五行。人有四肢,天有四时。人有男女,天有阴阳。人有视暝(醒睡),天有昼夜。从人的感情意识上说,人有好恶,天有阴晴。人有喜怒,天有寒暑。从人的道德品质上说,更是天志天意的表现。
  2知行合一
  1、主要是针对道德修养论而言的,2、目的:一是为了纠正当时只重理论学习二忽视道德践履的风气。二是为纠正当时内在动机和外在行为互相分离的状况,使人们认识到内在动机的不善不仅是一种意识活动,也是一种内在行为。3、含义: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知”是做出“行”的决定的开始,“行”是成就“知”的途径。把“知”落实到实处就是“行”,在“行”的时候保持心体的清明便是“知”。两者是互相包含、互相促进的,知与行是一个统一的过程。4、评价:一定程度上批判了程朱理学“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但是也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代“行”的倾向,混淆了意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界限。
  3心统性情
  中国北宋哲学家张载关于人性论的重要命题。这个命题确定了心、性、情三者的关系。用现代的语言来说,所谓心,指精神作用;所谓性,指普通的理性;所谓情,指普通的情操。“心统性情”是指人的精神作用包括理性和情操。“心统性情者也。有形则有体,有性则有情。发于性则见于情,发于情则见于色,以类而应也。”(《性理大全》三十三卷)张载认为,心是总括性情与知觉而言的,“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性是根本的,“天授于人则为命,亦可谓性。人受于天则为性,亦可谓命”;“性即天也”,所以“性又大于心”,有性再加知觉,便成为心;性之发为情,情亦是心的内容。
  朱熹发挥了张载“心统性情”的思想,使之成为理学人性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朱熹说:“横渠云‘心统性情’,此说极好”,他解释说:“统,犹兼也。心统性情,性情皆因心而后见,心是体,发于外谓之用。”“性者,理也。性是体,情是用,性情皆出于心,故心能统之。”认为心有体有用,心之体是性,心之用是情,性情皆由心中发出。他比喻说,心如水,性如水之静,情如水之流。张载、朱熹强调“心统性情”,其主要意义在于表明,进行精神修养既须认识本性,又须培养情操、调节情感。
  4致良知
  1、致良知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天理体现在人的内心中就是良知。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2、致良知,一是将良知扩充到极致。人人都有良知,但是因为受到私欲的蒙蔽不能发挥作用,因此需要诚意正心,去除私欲,将良知完全呈现出来。二是将良知所包含的天理推至具体的事物之中,即在良知的指导下,去处理各种事物,使事物姐合理得当。3、 “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三 古文翻译(断句并翻译)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断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翻译: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四 论述题
  朱熹理一分殊思想
  中国宋明理学 讨论一理与万物关系的重要命题。源于唐代佛教华严宗 和禅宗 。张载 在《西铭》中说:“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从中发挥万物同属一气的观点。程颐 把张载的上述思想概括为“理一分殊 ”。朱熹把理一分殊 作为其理一元论哲学的重要命题,从本体论角度指出,总合天地万物的理,只是一个理,分开来,每个事物都各自有一个理。然千差万殊的事物都是那个理一的体现。他说:“天地之间,人物之众,其理本一,而分未尝不殊也。”知其理一,所以为仁,便可以推己及人;知其分殊,所以为义,故爱必从亲人开始。朱熹又把总天地万物之理,说成太极 。太极便是最根本的理,理一分殊 就是太极包含万物之理,万物分别完整地体现整个太极,“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人每一物都以那普遍的理为存在的根源,所以每一人每一物都具有普遍的理。由此看来,万物之理与太极,似乎是普遍的理与特殊的理的关系,实质上还是理一与万物的关系。朱熹用佛教上“月映万川”的比喻来说明理一分殊,天空中只有一个月亮,照在每一天河里,每一条河里都可以看到一个月亮。与此同理,全宇宙只有一个太极,而每个人每个物也都有一个太极。尽管每一具体事物都有一个完整的理,但由于各物所禀受的气不同,因而整个的理在各个具体事物上表现出来时,受到气的粹驳的影响,就有偏有全,各物之表现出的理有所不同。这就是朱熹理一分殊的思想。
  考试科目:西方哲学史  共1页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 名词解释
  1个体性原则
  在司各脱看来,质料是普遍的基础,而形式却是事物的个体性原则。他区分了一般的形式---“什么”和使个体互相区别的的特殊形式----“这个”,并赋予个性以更重要的地位。个体性是完善的存在,是自然的目的,是直接的独立的存在。因此,完善的知识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个别的知识,知识起源于个别的感知,普遍的概念来自人类能动理智的抽象活动。司各脱承认共相的存在,其基础就在于精神从类似的对象那里抽象得到的共同本质,但这种本质必定存在于个体之中,否则我们不可能通过感知和抽象得到他们。因此个体的知识才是最根本的。
  2 数是万物的本原
  1、这一命题是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观点。2、该学派在从哲学上探讨万物本原的时候,发现数量关系乃是事物的共同属性,因而他们就将这种不具有形体的、普遍的、抽象的数看作万物的本原。3、数生成万物的过程:数有两种形式,即偶数和奇数,奇数是有定形的,偶数是无定形的。从数目中产生出点,从点中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面,从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水、火、土、气四大元素,进而产生一切物体。4、与以前哲学相比,数具有更高的抽象性、普遍性,更能体现自然万物的统一性,反映了哲学思维的进步。但是还没有彻底摆脱感觉经验的限制,具有过渡性。
  3四假相说
  培根在分析了传统科学观赖以生存的心理根源和社会根源后,提出了四假相说。假相就是妨碍人们认识自然真理的幻想和偏见。种族假相,指人性的缺陷,即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宇宙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观主义,歪曲事物的真相。洞穴假相,指个人的差别造成的缺陷,即由于个人的天性不同,受的教育不同,而形成的个人的偏见。市场假相,指语言交往中产生的误解,即人们在互相交往中,由于用词的错误和混乱造成的假相。剧场假相,指各种哲学体系和流行理论造成的错误,即人们因盲目崇拜各种传统的哲学体系和错误的证明方法,并移入心中而造成的偏见。
  四假相说虽主要是针对经院哲学而提出,但它对错误认识所作的根源性分析,却具有普遍的意义。他看到了人类认识过程的复杂性、曲折性。指出了认识的主观性、片面性是产生谬误的根源,并分析了主观性、片面性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形成的条件,对于人们防止和克服错误认识具有启发意义。
  4原子论
  这是由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创立的。1、他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即绝对的充实,是最后不可分的物质微粒。虚空: 即不充实,是原子的运动场所,也是客观的存在。2、原子性质:(1)原子时不生不灭的,万物因原子的结合而产生,因原子的分离而消失。(2)原子不能为感官所感知;数量无限;性质相同,只有大小、形状、位置的差别。(3)运动是原子的固有属性 原子处在漩涡运动中,漩涡运动是事物生成的必然性,排斥了元素派用外来因素来说明运动的缺陷。3、他认为灵魂由精细圆滑的原子聚会而成,原子分散则灵魂消亡。4、在关于人的认识问题上提出了影像说和约定说。影像说:构成事物的原子不断流射出事物的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和心灵,便产生感觉和思想。约定论:认为对声音、颜色、味道等地感觉,不是依事物的本性生成的,而是人为造就也就是约定的。5、原子论哲学的创立是早期希腊哲学发展的最高成就,对后世影响很大,首次做到了不用任何神或者精神的力量来解释自然界,而只凭自然物质本身来解释自然,对后世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5实体论(亚里士多德)
  实体,在最严格 最根本的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依存一个主体的东西。不述说是从逻辑上讲的,即不充当宾语,而是主词,不依存是从哲学上说的,即实体不是主体的属性,而是主体自身。这样,所有的实体就表现为某一个体。由于实体不同于属性,所以在它自身没有对立物。另外实体没有更多或更少程度上的差别,即同一类实体的各个个体之间没有程度的差别。最后实体在数目上保持单一,在性质上却可以有对立面。根据实体的这些特点,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着两类实体。个别的具体事务是第一实体,是最根本的实体,因为它完全符合实体的以上特别。属和种是第二实体,因为一方面它们基本上符合实体的特点,但同时其实体性不如个别事物。因为它们可以述说另一个主体。在后期,亚里士多德对实体说作了变动,提出四种实体:分别是水火土气及其构成物;事物存在的原因;构成事物的其规定性和标识作用的内在部分;事物的本质。
  二 简答题
  1主奴意识
  主奴意识也称为主奴辩证法,这是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 》中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一个自我意识只有在另一个自我意识之中才能得到满足,才能认识并且成为他自己。一个自我意识要求通过另一个自我意识确证他自己的存在,自我意识在确定自身存在时,一开始采取对待物的方式,即消灭对方,但这种方式并不能确证自身的存在,自我意识的确证只有在相互承认的情况下才是可能的。于是自我意识不再以消灭对方为目的,而是征服对方并保留他的生命,使之变成自己的奴隶,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主人促使奴隶为自己服务,奴隶从事劳动以满足主人的需要,但这个过程中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倒转,主人由于依赖奴隶而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而奴隶在劳动中则通过对事物的加工改造而意识到了自己的独立性。随着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他终于把对于他物的否定态度站化为一种肯定的态度,从而在相互承认中实现了自由。
  2 两种真理观
  莱布尼兹认为存在两种类型的真理及其判别标准。分别是推论的真理与事实的真理,前者是一种必然的真理,后者是一种偶然的真理。推论的真理遵循矛盾原则,这样包含着矛盾的为假,与之相对的则为真;事实的真理遵循充足理由原则,凭借这个原则,任何一件事情和陈述如果是真实的,就必须有一个为什么这样儿不那样的充足理由,虽然这些理由常常总是不为我们所知晓。对于推论的真理,我们可以用分析的方法找出它的理由,把它们归结为更高一级的真理的演绎的结果,直至一些原始的天赋观念。而对于事实的真理可由经验中找出其理由,但经验往往无穷无尽,因此充足理由应该存在于经验事物之外,即上帝,事情为什么这样而非那样,这最终是上帝的安排。
  3  四因说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用语他认为分离于事物之外的理念是不存在的,任何具体的事物的生成和存在都有四种缺一不可的根本原因,即质料因、行使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质料因:即构成事物材料、元素或基质。形式因:也就是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的本质,包括外在形式和内在形式。动力因:即事物得以形成的动力。目的因:即事物之所以存在和生成的目的。2、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对以前哲学家学说的概括。他认为米利都学派只讲质料因,毕达哥拉斯学派只讲形式因,恩培多克勒的“友爱”和“争吵”是动力因,苏格拉底所讲的“善”是目的因。他将四种不同原因、本原结合起来提出了自己的四因说。3、关系: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都属于形式因,任何事物都是由质料和形式组合而成的。这样四个原因就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质料因和形式因,且形式因高于质料因。三因合一是亚里士多德的一个重要观点,不仅突出了形式的地位和作用,也为第一哲学讨论实体问题奠定了基础。质料和形式作为事物的两个根本原因,在同一事物中是彼此对立,不能转化的,质料就是质料,形式就是形式。但是超出这个范围,又是可以转化的。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的重要理论。
  4微知觉
  尼布莱兹认为单子就是客观存在的 无限多的 非物质性的 能动的精神实体,它是一切事物的“灵魂”和“隐德来希”(内在目的)。单子由于其表象与知觉清晰程度的不同,它们之间可以划分为无限多的等级,主要的等级有无意识的无机物以至植物,它们的单子只有最不清晰的一些“微知觉”,即原始的隐德来希。其次是动物的感性灵魂,它具有较清晰的知觉与记忆;人的理性灵魂,它具有更清晰的直觉和自我意识;天使,上帝它是唯一创造单子的单子,是太上单子。
  三 论述题
  1 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命题
  1、笛卡尔认为,人类的知识应当在一些不证自明的天赋观念上演绎而来才能保证其可靠性。因此在所有的知识真假难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的唯一妥当的方法就是来一次普遍的和彻底的怀疑,将一切稍有疑窦的意见清除出去,以便寻找清楚明白,无可怀疑的知识作为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在他看来,日常生活经验是不可靠的,他有可能身处梦中而不自觉。感性知识是不可靠的,以蜂蜡为例,在它融化与凝固的时候分别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科学知识也是不可靠的。但是,当我们通过这种方法怀疑一切的时候,这个怀疑本身却表明了一条无可怀疑的真理,即“我在怀疑”本是是无可置疑的。2、他认为“我在怀疑”本身是不能怀疑的,而怀疑一定要有一个怀疑的主体,“我”就是怀疑活动的主体;这样,由于想到我在怀疑,可以确定地知道作为怀疑主体的“我”是存在的,即“我思故我在”3、“我思故我在”的“我思”包括一切意识活动,不管是理性的,感性的还是情感的,都属于“我思”。而且更重要的,它也是以意识活动为对象的自我意识,即反思。
  4、评价: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是笛卡尔对哲学的一大贡献,也是他形而上学体系的第一原理。它为近代哲学奠定了反思性、理性主义等基本特征,确立了主体的独立地位,此命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近代哲学的开端,但同时也留下了心物二元论的难题。
  2 休谟因果观
  休谟在洛克观念论的基础上,把知觉分为观念和印象,较不强烈的知觉为观念,较强烈的知觉为印象,观念是外界事物刺激心灵产生印象之后所留下来的印迹。因此观念是印象的摹本,一切观念都来源于感觉经验。紧接着,休谟把观念的联系分为三种:相似关系;时间或空间的接近关系;因果关系。在这三种关系中,类似关系就是通过比较两个对象,发现其中的相似与相反的关系。接近关系就是找出两个对象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前后、左右等等关系。对于前两种关系,都能在经验的领域得到验证并且都是经验之内的。而对于因果关系,无异于在谈论由甲事物引起乙事物。而这样必须诉诸于经验。但是,经验可以提供的只有两种关系:相似关系和接近关系。很明显,甲事物和乙事物必须靠在一起,而且甲事物必须时间上在先,而乙事物在后。但这样的关系对于因果性来说只是表面的,并没有触及其本质。因果性的本质是“必然的关联”,借助于这种必然性人们能够由已知到未知,这显然与休谟的经验主义原则相违背。事实上,经验对“必然的关联”无能为力。通过经验,我们的心灵无法形成一个关于“必然的关联”的印象,自然也不会产生这样的“必然的关联”的观念。所以因果性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人们关于因果关系的观念不是来自于人们的经验,因果关系不过是是在类似关系和接近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习惯性联想。从表面上看,这种联想似乎是客观事物的必然联系,因此一般人都把这种习惯性联想当成是因果关系。并认为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意义。但事实上休谟通过对因果观的分析,认为因果观系的形成不过是一种习惯而已。任何一个个别的动作或活动重复了多次之后,便会产生一种倾向,是我们并不凭借任何推理或理解过程就重新进行同样的动作或活动,这就是习惯。根据经验来的一切推论都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休谟给出了因果关系的定义:原因是先行于接近于另一个对象的一个对象,而且在这里凡与前一个对象类似的一切对象都和与后一个对象类似的那些对象处在类似的先行关系和接近关系中。或者,一个原因是先行于接近于另一个对象的一个对象,它和另一个对象那样的结合起来,以至于一个对象的观念就决定心灵去形成另一个对象的观念,一个对象的印象就决定心灵去形成另一个对象的较为生动的观念。因果关系不具有客观性的必然联系,只是想象中的习惯联想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4-20 11:59 , Processed in 0.082216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