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2|回复: 0

2014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考研试题(一)答案

[复制链接]

1561

主题

1561

帖子

468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85
发表于 2016-7-4 11: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观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1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2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则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配给各个生产要素,不多也不少。这一产量分配净尽定理在数学上的表示就叫欧拉定理。
  二简答题
  1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的厂商的简单模型,但是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推广到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古诺模型的基本假设是:(1)市场上只有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他们的生产成本为零(2)两个厂商都准确的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3)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一个厂商都是消极的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基本结论为:令寡头厂商的数量为m,则可以得到一般的结论: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市场总容量*1/m+1        行业的均衡总产量=市场总容量*m/m+1
  2从需求的价格弹性来说,许多商品尤其是非耐用品的长期需求远比短期需求弹性富有弹性,即长期需求弹性大于短期需求弹性,其主要原因是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例如,某人若本来常喜欢某一种酒,如果这种酒涨价,他会减少这种酒的消费,但只会逐渐减少;跌价时,也只会逐渐增加消费。同样,他的收入变化时,消费也只会逐渐增加或减少。
  有些商品的短期弹性会大于长期弹性,影响这种区别的一大因素就消费的耐用程度。例如,汽车、冰箱这一耐用消费品涨价时,人们本来就会减少这类物品的购买,但由于他们是耐用品,人们更会不急于购买,即会延长这类物品的更换时间,从而使消费量下降的更多。人们收入减少对这类消费的影响,情况也有些类似。
  三计算题
  (1)当X=40,Y=50时,U=XY=40*5=200。过点(40,5)的无差异曲线为XY=200
  (2)甲的商品组合为(40,5),现在进行交换,他得到15单位Y,失去25单位X,商品组合变为(15,20)。这时他的效用可用效用函数算得U=XY=15*20=300 原来商品组合(40,5)提供的效用是200,现在交换后的商品组合是(15,20)提供的效用是300。显然,此人的满足提高了100
  (3)仔细分析一下,所要问的问题实际上是这样一个问题:在无差异曲线XY=200上,与商品组合(40,5)相比,甲要想多消费15单位Y,那么他要放弃多少单位X商品。由于XY=200,那么他要放弃的X单位的商品数,XY=X*(5+15)=200,所以X=10.也就是说甲必须放弃40-10=30个单位X,乙最多只能得到30个单位的X。
  四论述题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会带来福利纯损失,降低经济效率,因此,主张反垄断。但也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垄断有可能促进经济效率提高,因为(1)垄断带来规模经济,降低成本,节省费用支出,一些自然垄断行业更需要垄断(2)范围经济,即垄断企业有条件进行多样化产品组合,把在生产技术上相互关联的产品放在一个企业内生产经营,使投入的生产要素多次使用以生产不同产品,并享用共同商标、包装和营销渠道等,从而降低了成本。(3)技术创新,即大企业有力量投入大量研究开发经费。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就从技术创新角度为垄断企业进行辩护。正因为垄断也有可能促进经济效率,因此不适当的反垄断也可能损害经济效率。(可任意发挥,有道理即可)
  管理学
  五名词解释
  1在企业的成长道路上,经常需要采取一些防御性战略,以退为进,以迂为直,从而使企业更加健康地成长。常见的防御性战略有收缩、剥离和清算等方式。
  2是指成员从组织利益的角度出发,对组织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意见。建设性冲突可以使组织中存在不良问题充分暴露出来,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同时促使不同意见的交流和对自身弱点的检讨,有利于促进良性竞争。
  3是指由于认识上的不一致、组织资源和利益分配方面的矛盾,员工发生相互抵触、争执甚至攻击等行为,从而导致组织效率下降,并最终影响到组织的发展。
  4是指管理者直接指导下属工作的职权。这种职权由组织的顶端开始,延伸下至最低层形成所谓的指挥连。在指挥链上,拥有直线职权的管理者有权领导和指挥下属工作。
  六简答
  1管理是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具体含义: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不是其他。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1)个人因素,其中主要包括一是有选择的接受二是沟通技巧的差异。(2)人际因素,人际因素主要包括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信息来源的可靠度和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相似程度。(3)结构因素,包括地位差别、信息传递链、团体规模和空间约束四个方面。(4)技术因素,主要包括语言、非语言暗示、媒体的有效性和信息过量。
  克服障碍的原则:1明了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2培养听的艺术。3创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环境。4缩短信息传递链,扩宽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的畅通无阻和完整性。5建立特别委员会,定期加强上下级沟通。6组成非管理工作组。7加强平行沟通,促进横向交流
  3(1)利用优势能力。(2)为了占领日益增长的世界商品和服务市场。(3)获取关键性战略资源。(4)抵御和分散风险。(5)对竞争对手进行反击。
  七计算题
  各个方案的期望收益
  A:[40*0.3+20*0.5+(-10)*0.2]*10-80=120
  B:[24*0.3+24*0.5+(-6)*0.2]*10-50=130
  C:[10*0.3+10*0.5+10*0.2]*10-15=85
  B方案的收益最大,故应选B
  八论述
  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只有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特定的行为,根据这一理论,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依赖于三种联系的判断(1)努力-绩效联系(2)绩效-奖赏的联系(3)奖赏-个人目标的联系,在这三种关系的基础上,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是效价和期望的成积M=V*E,M表示激励力,V表示效价,E表示期望值。
  重要意义:组织要收到期望的激励效果,要以激励手段的效价和激励对象获得这种满足的期望值都同时足够高为前提。只要效价和期望值中有一项较低,都难以使激励对象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足够的积极性。
  期望理论对管理者的启示是1管理者的责任是帮助员工满足需要,同时实现组织目标。2管理者必须尽力发现员工在技能和能力方面与工作需要需求之间的对称性。为了提高激励,管理者可以明确员工个体的需要,界定组织提供的结果,并确保每个员工有能力和条件得到这些结果。
  九案例分析
  1施温公司由于70年代产品处于衰退期,对市场未进行考察的情况下不断扩大其生产线,因而导致公司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为了挽救施温公司,需要制定更有效的长期计划。
  (1)建立市场调研部门,即使对市场的变化进行分析,以便决策层做出更合适公司发展战略
  (2)对公司的业务进行重组,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缩小生产线,以便在自行车市场变化时,及时投入到另一条生产线。
  (3)不断开阔海外市场,利用国外的生产条件,在海外市场上打出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4)该百年公司内部结构机制,创建和员工积极沟通的渠道,沟通可能解决组织运行中产生的问题。
  (5)创建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估计员工进行创新。
  2(1)1965年,施温公司应采取长期的、具体的操作计划。在“在美国自行车市场上占有25%的份额”,该数字可用来说明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也就是说施温公司应该在使市场改进、产品改进和营销组合上有所计划。
  (2)1975年,施温公司应该制定期限较长,带有指示方向性质比较笼统的指导性计划。施温公司生产的自行车进入了产品寿命周期衰退期,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公司应该有选择地降低投资水平,同时加强对有利可图的顾客需求领域投资。
  (3)1985年,施温公司应该制定重新考虑经营的战略目标和资源分配方案的指向性计划。因为市场需求的变化,施温公司应该同时生产变速车、山地车和类似国外产的那种轻型、高科技的自行车,同时将自己的品牌推销到国外,扩大自己品牌知名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4 13:43 , Processed in 0.05993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