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0|回复: 0

2013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试题(一)答案

[复制链接]

1561

主题

1561

帖子

468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85
发表于 2016-7-4 11: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一)答案
  1.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交换是要通过货币为媒介来进行,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通过货币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货币也就具有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职能主要有五种: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就是货币能成为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流通手段就是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充分交换媒介的职能,作为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但是作为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商品生产者把商品卖出去的货币以后,可以不接着用货币去购买商品,而是把它主藏起来,这时候货币就成为贮藏的货币,执行者贮藏手段的职能。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的买卖可以不用现款,采取赊账的方式,到一定时期后再付现款。这时,货币就执行者支付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是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的职能。支付手段的职能必须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货币职能的存在为前提。
  当国内商品交换发展成为国际贸易时,货币便在国际市场上发生作用,执行着世界货币的职能。货币作为世界货币,是相对于在国内的职能而言的,是国内职能在国际上的延伸。
  以上所说的五种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的职能,都是在这两个职能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2.相对过剩人口,就是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表现为过剩的劳动人口。所谓过剩的,是指劳动力供给量仅仅相对于资本的需求量而言是过剩了。(1)资本积累最初只表现为量的扩大,后来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产生了质的变化,即不变资本的部分相对增大,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在整个资本主义发展中,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一种趋势。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虽然在总资本量增大的作用下,可变资本的绝对量也可以增大,但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会不断下降,相对量在不断减少,因此,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就相对减少了,这是从资本对劳动的需求方面来说的。如果从劳动对资本的供给来看,却迅速增加了,这是因为:生产机械化,不少工作由机器代替,不仅排斥了不少工人,又由于操作简单话之故,可以使用女童、童工代替成年男工;农业实现机械化,大批农民破产流入城市,不少手工业者在竞争中破产,成为雇佣工人。在供给增加、需要减少的情况下,就出现了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发展,技术不断进步,资本积累和集中,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不断出现相对人口过剩。因此,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2)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构成了劳动力市场和剩余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机制和条件。这是因为:~1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是繁荣、危机、萧条和复苏等阶段组成的周期性的波动过程,资本增值对于劳动力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在不断发生变化,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从而起到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2过剩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绝对的隶属于资本,不仅可以随时为资本增值的需要提供劳动力资源,而且通过劳动市场的竞争,对工人的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形成施加压力,从而把劳动力市场的作用范围限制在符合资本增值需要的界限之内。~3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可能也不会真正愿意消灭失业人口。
  因此,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必要条件。
  3. 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考察, 要做出以下假设:考察的对象纯粹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上只有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全部产品都按价值出售,价格不变;没有对外贸易;不变资本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全部消耗掉,其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根据上述假定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假设两个部类年总产品的构成如下:Ⅰ 4000C+1000V+1000m=6000
  Ⅱ 2000C+500V+500m=3000
  为了使第二年社会资本再生产能在原有规模上继续进行,两大部类年产品的各组成部分必须进行全面的交换,使其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交换。
  首先是第一部内内部4000c的交换。这4000c代表该部类当年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必须用新的生产资料来补偿。而这4000c本身在实物形式上就是生产资料,因而只需要公国第一部类内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交换即可得到实现。
  其次是第二部类内部500V+500m的交换。500V+500m代表该部类工人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的价值,必须用消费资料来补偿。而这500V+500m本身在实物形式上就是消费资料,因而只需要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来实现。
  最后是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经过上述交换之后,第一部类的年产品还剩下1000V+1000m未得到实现,第二部类的年产品还剩下2000c为得到实现。前者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但必须用于消费资料,必须与第二部类想交换;后者是以消费资料的形式存在的,但该部类的资本家需用生产资料来替换,必须与第一部类想交换。由于这两部分产品在价值上相等,在实物形式上又恰好可以相互替换,所以,必须且能够经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来实现。交换图示如下:

11.jpg

11.jpg

  价值为9000的社会总产品,在经过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之后,全部得到实现。这就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过程。
  由此看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就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用公式表示就是:Ⅰ(V+m)=Ⅱ(C)
  这个公式还可以引申为:Ⅰ(C+V+m)=Ⅰ(C)+Ⅱ(C)
  Ⅱ(C+V+m)=Ⅰ(V+m)+Ⅱ(V+m)
  4. 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必然会周期性的出现种种异常的经济现象。如:生产过剩,大量商品找不到销路,以致成批地被毁掉;生产锐减,许多企业倒闭;失业工人剧增,使其生活困难;信用制度遭到破坏,股票行情猛烈下跌,利息率猛烈上涨等。这些都是经济危机的表现,在这种种现象中,商品生产过剩是最基本的现象。但是在这种过剩是相对的,即只是相对于广大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是过剩的,而绝不是同社会的实际需要相比较也显得过剩。因为危机期间,很多人民群众,特别是那些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的劳动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到生活必需品的缺乏。倘若他们这种最迫切的生活需要能够得到满足,也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现象。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的相对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5. 垄断就是少数大公司、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通过协议和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市场和原料来源等,所进行的操纵与控制。
  股份公司大量集中资本的结果,加速了生产的集中。当一个部门的生产集中到一定程度,该部门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几家或十几家大公司来生产和销售时,这些势均力敌的大公司为了避免两败俱伤的竞争,就可能谋求暂时的妥协,达成协议,联合起来控制该部门的生产和市场,从而垄断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
  自由竞争导致生产集中,生产集中的发展必然导致垄断。当某一部门或行业的产品生产要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公司来生产和销售时,中小企业就难以同他们展开自由竞争,不得不受它们的支配。同时,市场被占领、生产规模扩大后,创办新企业需要的最低投资额大大提高,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企业挤入被垄断了的部门,部门之间的竞争受到限制。从而,各部门先后被少数大公司所垄断,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就逐步为垄断所代替,资本主义也随之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垄断也就产生了。
  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垄断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追逐最大数量的剩余价值仍是垄断时期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因此,商品生产值之间为争夺经济利益的斗争就不可避免。所以垄断也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竞争。在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自由竞争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纯粹的垄断”是没有的。即使在垄断占统治地位的部门,也还存在着大量的非垄断企业,即所谓“局外企业”。同时,在社会上也还存在着大批小生产者,他们之间存在自由竞争。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主要有以下形式: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与局外中小企业、小生产者之间的竞争,除此之外还有非垄断企业以及小生产者之间的自由竞争。在垄断条件下,自由竞争的重要性和影响已退居次要地位,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的自由竞争也会在不同程度上收到垄断大资本的直接制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的基本内容,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和完善的基本政策。两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的基本目标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基本政策来实现的,在实践中又得到丰富和完善。这些基本政策是:
  第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但是,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并呈现多层次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二,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整顿和规范市场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通,使社会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产业、部门和企业中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总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的国际宏观调控体系,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第三,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题的分配方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按劳分配是与生产资料共有制相适应的一种分配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决定了在分配方式上必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必然产生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存在差距,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并帮助后富。建立健全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第四,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7.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坚持社会主义,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坚定不移。如果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生动摇,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就会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要起主导作用。从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方面看,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但这主要是就全国而言,至于“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主体”包括“主导”,“主导”是主体的内容之一。如果国有经济不起主导作用,公有制主体地位就不能完整地实现;如果公有制不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就根本不可能存在。
  8.马克思最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单一公有制和产品经济条件下所实行的分配方式,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不需要货币插手其间,具有实物性、直接性、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特点。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而不仅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也广泛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因此我国所实行的按劳分配必然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按劳分配有着不同的特点:(1)按劳分配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社会(2)最为按劳分配尺度的劳动,不是个别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3)不是通过“劳动券”直接进行个人消费品分配,而是采取货币工资的形式实行间接分配。
  9.国民收入的分配具有两种形式:一是初次分配,而是再次分配。所谓初次分配,就是指直接的市场经济报酬分配中的分配体制。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再次调节的过程。所谓效率,就意味着劳动的节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消耗的减少,同时,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谓公平就是公正平等,这里主要指经济公平。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做出了新的概括,即要实行“效率优先,坚固公平”的原则,在处理社会分配关系时,应当把立足点放在有利于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上,当公平与效率发生矛盾时,公平分配必须服从于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而不应妨碍、削弱市场经济主体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这种“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确实起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收入格局的变化,这种收入分配原则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目前的初次分配,既存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存在不同企业之间、企业内部的资本所有者、管理者与劳动者以及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往在初次分配中更多强调“效率”,由此产生了一些问题,使得企业单位内部的收入分配格局出现了畸形。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0.宏观经济调控是一个系统或体系,它包括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内容、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调控机制、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等,其中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占主导地位。
  内容:(1)控制经济总量,稳定物价水平(2)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结构优化: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比例构成。(3)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4)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5)保障经济安全,促进社会稳定。
  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手段:(1)规划和计划手段:是指政府通过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经济规划和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具有客观性、战略性、预先性和指导性等特点。(2)经济手段:是指过节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按照物质利益的原则,通过经济机制调节经济变量来影响微观经济行为,并使之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一切政策措施的总和。具有平等性、利益的直接性、控制的间接性、运用的灵活性等特点。(3)法律手段:是指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经济活动的秩序,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等手段,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控制盒监督,它包括保护盒制裁两方面。法律手段具有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约束性、相对稳定性和明确的规定性等特点。(4)行政手段:是指政府凭借正全力量,通过制定与发布命令、指示、规定等形式,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层次、行政区划直接指挥、控制盒管理经济的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无偿性、相对稳定性和简单速效性等特点。
  以上四种手段相互依存、互相补充、互相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规划和计划手段为经济手段调控指明方向和提供目标;经济手段适合市场经济的间接调控,因而是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最主要的手段;法律手段能保证经济手段有效地发挥调节作用;行政手段则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补充。只有集中手段正确结合组成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体系,才能有效的调节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4-20 10:33 , Processed in 0.070994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