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0|回复: 0

2013东北师范大学金融学考研试题(三)答案解析

[复制链接]

1561

主题

1561

帖子

468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85
发表于 2016-7-4 11: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三)答案解析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欧洲货币体系
  解析:
  1)建立欧洲货币单位。
  欧洲货币单位是当时欧共体成员国货币共同组成的一篮子货币,各成员国货币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大小是由他们各自的经济实力决定的。
  2)建立稳定汇率的机制:一张维持汇率稳定的平价网。
  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制度以欧洲货币单位为中心,让成员国的货币与欧洲货币单位挂钩,然后再通过欧洲货币单位使成员国的货币确定双边固定汇率,这种汇率制度被称之为格子体系,或平价网。
  成员国之间任何两种货币的汇率波动超出规定范围的话,这两国的中央银行都有义务进行干预,干预所需的费用也应共同负担。
  3)建立欧洲货币合作基金
  为了保证欧洲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欧共体还于1973年4月设立了欧洲货币合作基金,集中起成员国20%的黄金储备和美元储备,作为发行欧洲货币单位的准备。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欧洲货币体系正常运转;稳定各个成员国的间的汇率;对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信贷支持,使成员国能够有效地干预外汇市场。
  2、资产证券化
  解析:
  1)定义: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通过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予以集中或者重新组合,再以这些资产做抵押来发行证券,实现相关债券的流动化。
  2)起源:资产证券化最早起源于美国,最初是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等机构的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
  3)原因:20世纪80年代开始,证券国际化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显著特征,原因在于以下。a, 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使一些国际大银行的呆账坏账增多,贷款能力下降,为了加强资产流动性来解决资金周转的困难而实行了资产证券化;b,西方国家放松一系列金融管制,使国际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增加,筹资成本降低;c,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证券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3、马歇尔-勒纳条件
  解析:
  一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关键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出口商的需求弹性只有在足够大时,贬值才能引起更大需求。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汇率下跌对进口的抑制作用也就越强。假设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则当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绝对值大于1时,汇率下调就能改善贸易收支,否则就会出现相反情况,这是该条件的重要性。
  4、国际储备
  解析:
  ①概念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能随时用来平预外汇市场,维持汇率稳定,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
  ②作用
  1)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的时候,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减少国际储备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所带来的缺口,从而避免被迫调整经济政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充当干预资产,维持本国货币稳定。国际储备可用于干预外汇市场,影响外汇供求,将汇率维持在一国政府所希望的水平。当然,外汇干预只能在短期内对汇率产生有限的影响,它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汇率变动的长期趋势。再者,国际储备作为干预资产的效能,要以充分发达的外汇市场和本国货币的完全自由兑换为前提条件。
  3)作为偿还外债的保证。国际储备充足,可以加强一国的资信,吸引外国资金流入,促进经济发展。国际金融机构和银行在对外贷款时,往往要事先调查借债国偿还债务的能力。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状况是资信调查、评价国家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4)国际购买和投资的手段。由于国际储备是用于国际结算的在国际上可以自由兑换的资产,所以可以满足本国进口的需要;国际储备主要是以国际储备货币的存款及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所以也具有投资获利的效应。
  5)国家经济安全的物资保障‘充足的国际储备是维持外汇市场对本币信心的物资基础,也是避免本币外套及国际游资冲击的抗衡力量。
  5、三元悖论
  解析:
  1)含义
  三元悖论也称不可能三角,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2)内容
  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一国的经济目标有三种:a,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b,汇率的稳定性;c,资本的完全流动性。 这三者,一国只能三选其二,而不可能三者兼得。例如,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以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
  三元悖论的妙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地划分国际经济体系各形态的方法。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利率平价理论
  解析:
  1)抵补的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23年提出,后来艾因齐格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补充。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由于利率差异的存在,造成资本的流动,资金从低利率的国家流向高利率的国家,为了保证收益和规避风险,投资者进行大量的远期外汇交易,致使高利率国家的汇率在远期贴水,而低利率国家的外汇在远期升水。最后,利率差异和远期差价、两国投资收益都相等,利率平价形成。
  我们令ia 为A国一年期利率,ib为B国一年期利率,p为现汇汇率和期汇汇率之间的升贴水率,那么:
  P= ia - ib ,其含义为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
  2)非抵补的利率平价理论
  非抵补的利率平价理论是另一种交易策略下得利率平价。
  我们假设投资者为风险中立者,根据自己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而计算预期的收益,在承担一定风险的情况下进行投资活动。
  我们假定ia 为A国一年期利率,ib为B国一年期利率,Ep预期汇率远期变动率,那么:
  EP= ia - ib ,其含义为预期的远期汇率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
  3)评价
  利率平价理论从资本流动角度指出汇率和利率之间的关系,但他没有考虑交易成本,抵补套利在无成本之忧的情况下不断进行,直至两国没有差异,这显然是不可能地;另外,各国的外汇管制政策一般不允许交易持续下去。
  2、简述国际债务及其衡量标准
  解析:
  ①概念
  国际债务又称外债,是在任何特定的时间,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已拨付尚未清偿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包括需要偿还的本金及需支付的利息。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以居民和非居民为标准,外债是居民对非居民的债务;第二,必须是契约性的偿还义务,不包含口头协议所形成的外债;第三,必须是一个时点的外债余额;第四,对所谓全部债务的具体形式没有规定,理解为既可以用外币表示的债务,也可以是本币表示的债务,还可以理解为实物形态构成的债务。
  ②国际债务的衡量标准
  1)偿债率。
  偿债率=(当年应偿还债务本金+当年应付债务利息)/当年出口商品和劳务总收入
  国际上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偿债率在20%以下是安全的,超过可能会发生债务危机。
  2)负债率。
  负债率=当年年末外债余额/当年国民生产总值
  国际上一般认为负债率应保持8%以下,如果超过这个值,就可能造成对外债的过分依赖。
  3)债务率。
  债务率=当年年末外债余额/当年商品和劳务出口收汇额
  国际上一般认为债务率不得超过100%,如果超过则认为是债务负担过重。
  4)短期债务比率
  短期债务比率是指当年外债余额中一年和一年以下短期债务所占的比重。国际上一般认为参考系数为25%。
  5)其他衡量指标
  一国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占GDP得比率,这个比率应保持在5%以下是安全的;外债总额与本国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的比率,一般控制在3倍以内。
  3、简述牙买加体系
  解析:
  ①主要内容
  a,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
  牙买加协议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的局面,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同时IMF继续对各国货币汇率政策实行严格监督,并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促进金融稳定,缩小汇率波动范围。
  b,推行黄金非货币化 。
  协议作出了逐步使黄金退出国际贷币的决定。并规定: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成员国中央银行可按市价自由进行黄金交易;取消成员国相互之间以及成员国与IMF之间须用黄金清算债权债务的规定,IMF逐步处理其持有的黄金。
  c,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主要是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扩大其在IMF一般业务中的使用范围,并适时修订特别提款权的有关条款。
  d,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
  成员国的基金份额从原来的292亿特别提款权增加至390亿特别提款权,增幅达33,6%。
  e,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
  IMF用出售黄金所得到的收益设立信托基金,以优惠的条件向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或者援助,帮助他们改善国际收支。
  ②存在的主要问题
  a,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浮动使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强。
  b,国际储备多元化,缺乏稳定统一的价值标准。
  c,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存在国际收支危机的隐患。
  三、论述题(20分)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及其调节
  解析:
  1)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的含义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际收支最后总是平衡的,这种平衡是会计意义上的平衡。但在实际当中,国际收支经常存在不平衡,即出现不同程度的顺差或逆差,这就是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
  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是衡量国际收支长期性平衡的一个重要标志。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 ,是指个人或经济实体为了经济上的某种目的而自主进行的交易。一国在一个长时期里自主性交易平衡,无须再依靠调节性交易来调节与维持,就可以说该国国际收支达到了实质性平衡。
  2)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A,周期性不平衡
  周期性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常见的原因。因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不同程度地处于周期波动之中,周而复始出现繁荣、衰退、萧条、复苏,而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国际收支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B,货币性不平衡
  货币性不平衡是指一国货币增长速度、商品成本和物价水平与其它国家相比,如发生较大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是由于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的,一般直观地表现为价格水平的不一致,故又称价格性的不平衡。
  C,结构性不平衡
  结构性不平衡是指当国际分工的结构发生变化时,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世界各国由于地理环境、资源分布、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差异等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从而形成了各自的进出口商品和地区结构,各国的产业、外贸结构综合成国际分工结构。若在原有的国际分工结构下,一国的进出口尚能平衡,但在某一时期,若世界市场对该国的出口需求或对该国进口的供给发生变化,则该国势必要改变其经济结构以适应这种国际变化,即原有的相对平衡和经济秩序受到了冲击。若该国经济结构不能灵活调整以适应国际分工结构的变化,则会产生国际收支的结构性不平衡。
  D,收入性不平衡
  收入性不平衡是指由于各种经济条件的恶化引起国民收入的较大变动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国民收入变动的原因很多,一种是经济周期波动所致,这属于周期性不平衡,另外一种是因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而产生的,在这里是指这种不平衡,它具有长期性。一般来说,国民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全社会消费水平就会提高,社会总需求也会扩大,在开放型经济下,社会总需求的扩大,通常不一定会表现为价格上涨,而表现为增加进口,减少出口,从而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反之当经济增长率较低时,国民收入减少时,国际收支出现顺差。
  E,临时性不平衡
  临时性不平衡是指短期的由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例如,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国际社会对伊拉克实行全面经济制裁,世界各国一度曾中止与伊拉克的一切经济往来,伊拉克的石油不能输出,引起出口收入剧减,贸易收入恶化;相反,由于国际市场石油短缺,石油输出国扩大了石油输出,这些国家的国际收支从而得到了改善。这种性质的国际不平衡,程度一般较轻,持续时间也不长,带有可逆性,因此,可以认为是一种正常现象。
  ③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1)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是物价-现金流动机制,其基本思想是:各国只要遵循游戏规则,一国国际收支失衡,可以通过黄金 的自由输出入和物价的涨跌而自动取得平衡。
  2)纸币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下
  A,利率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货币供应量下降→利率上升→外国资本流入增加,本国货币流出减少→资本账户改善;反之,顺差。
  B,收入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货币供应量下降→国民收入下降→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减少→经常账户改善;反之,顺差。
  C,价格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货币供应量下降→国民收入下降→物价下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经常账户改善;反之,顺差。
  3)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若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则本国的货币汇率下降,如果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不变,以外币计算的出口商品价格就会下跌,从而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以本币计算的进口商品的价格将会上升,这样,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国际收支得到了改善。
  ④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机制
  1)财政政策
  如果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我们采取以下财政政策:
  第一,可削减政府财政预算 、压缩财政支出 由于支出乘数的作用,国民收入减少,国内社会总需求下降,物价下跌,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进口需求减少,从而改善国际收支逆差;
  第二,提高税率,国内投资利润下降,个人可支配收入 减少,导致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 降低,在税赋乘数作用下,国民收入倍减,迫使国内物价下降,扩大商品出口,减少进口,从而缩小逆差。
  2)货币政策
  A,贴现政策
  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该国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从而提高市场利率,外国资本流入,资本市场得到改善;同时利率升高也会抑制投资和消费,使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B,提高准备金率
  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该国中央银行提高准备金率,从而缩减商业银行贷款规模,从而提高市场利率,外国资本流入,资本市场得到改善,从而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C,公开市场业务
  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中央银行在市场上抛售有价证券,即为紧缩性的信用政策,利率升高,吸引外资流入,从而改善了国际收支。
  3)运用外汇政策调整
  A,建立外汇平准基金。
  当外汇市场上出现外汇需求超过供给时,由基金抛售外汇增加外汇供应,迫使外汇下跌,反之。
  B,调整汇率政策
  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通过本币贬值的方法来增加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改善国际收支;反之,顺差通过提高本币的汇率来改善国际收支。
  C,利用国际信贷
  就逆差国来说,可以向国际银行或者国际金融市场借款,限制条件一般较小;逆差国也可以向国际金融机构或者政府贷款,条件比较优惠,但是限制条件较多。
  3)直接管制
  A,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限制私人持有、购买外汇,限制资本输出输入等等,对居民的外汇买卖数量和价格严格进行管制。
  B,外贸管制
  外贸管制是指对商品的输出输入进行管制,主要包含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度、出口许可证制以及其他奖出限入政策。
  4)实行国际合作
  当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各国根据本国的利益采取的调节政策和管制政策措施,有可能引起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因此,除了实施上述调节措施以外,有关国家还试图通过加强国际经济、金融合作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试题共75分
  1、简述生产者剩余。(10分)
  解析:

44444444444.jpg

44444444444.jpg

  ①定义: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它通常用市场价格线以下、厂商的供给曲线(即SMC曲线的相应部分)以上的面积来表示,如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所示。
  ②产生的原因:只要每一单位产品的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厂商进行生产总是有利的。这时,厂商就可以得到生产者剩余。因此,在图中,在生产零到最大产量Q0之间的价格线以下和供给曲线(即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以上的阴影部分构成生产者剩余。
  ③生产者剩余也可以用数学公式定义。令反供给函数,且价格为P0时的厂商的供给量为Q0,则生产者剩余为:

55555555555.jpg

55555555555.jpg

  式中,PS为生产者剩余的英文简写,式子右边的第一项表示总收益,即厂商实际接受的总支付,第二项表示厂商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
  ④在短期内,由于固定成本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所有产量的边际成本之和必然等于总可变成本。这样一来,生产者剩余也可以用厂商的收益和总可变成本的差额来定义。在图中,生产者剩余也可以由矩形GPoEF给出,它等于总收益(OP0EQ0)减去总可变成本(OGFQ0)。其实,从本质上讲,在短期中,由于固定成本不变,所以,只要总收益大于总可变成本,厂商进行生产就是有利的,就能得到生产者剩余。
  ⑤我们分析了单个生产者剩余,类似的分析对于市场的生产者剩余也是适用的,我们可以用市场价格线以下和市场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来表示市场的生产者剩余。
  2、画图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15分)
  解析:

666666666666.jpg

666666666666.jpg

  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中,市场的价格是给定的,而且,在短期生产中的不变要素的投入量是无法变动的,即生产规模也是给定的。因此,在短期,厂商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当厂商实现MR=SMC时,有可能获得利润,也可能亏损,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考虑在内,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可以具体表现为图中的五种情况。
  在图(a)中,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为MR曲线和SMC曲线的交点,相应的均衡产量为Q*。在Q*的产量上,平均收益为E Q*,平均成本为F Q*。由于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成本,厂商获得利润。在图中,厂商的单位产品的利润为EF,产量为O Q*,两者的乘积EF·O Q*等于总利润量,它相当于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在图(b)中,厂商的需求曲线d相切于SAC曲线的最低点,这一点是SAC曲线和SMC曲线的交点。这一点恰好也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E。在均衡产量Q*上,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都为E Q*,厂商的利润为零,但厂商的正常利润实现了。由于在这一均衡点正上,厂商既无利润,也无亏损,所以,该均衡点也被称为厂商的收支相抵点。
  在图(c)中,由均衡点正和均衡产量Q*可知,厂商的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厂商是亏损的,其亏损量相当于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但由于在Q*的产量上,厂商的平均收益AR大于平均可变成本AFC,所以,厂商虽然亏损,但仍继续生产。这是因为,只有这样,厂商才能在用全部收益弥补全部可变成本以后还有剩余,以弥补在短期内总是存在的不变成本的一部分。所以,在这种亏损情况下,生产要比不生产强。
  在图(d)中,厂商的需求曲线d相切于AVC曲线的最低点,这一点是AVC曲线和SMC曲线的交点。这一点恰好也是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在均衡产量Q*上,厂商是亏损的,其亏损相当于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此时,厂商的平均收益AR等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不生产,也就是说,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是因为,如果厂商生产的话,则全部收益只能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不变成本得不到任何弥补。如果厂商不生产的话,厂商虽然不必支付可变成本,但是全部不变成本仍然存在。由于在这一均衡点上,厂商处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所以,该均衡点也被称作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
  在图(e)中,在均衡产量Q*上,厂商的亏损量相当于阴影部分的面积。此时,厂商的平均收益AR小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厂商将停止生产。因为,在这种亏损情况下,如果厂商还继续生产,则全部收益连可变成本都无法全部弥补,就更谈不上对不变成本的弥补了。而事实上只要厂商停止生产,可变成本就可以降为零。显然,此时不生产要比生产强。
  综上所述,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SMC
  式中,MR=AR=P。在短期均衡时,厂商的利润可以大于零,也可以等于零,或者小于零。
  3、垄断及其治理措施。(15分)
  解析:
  ⑴定义:垄断是指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垄断的形成条件使市场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进行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所以垄断厂商能够控制市场的价格和产量。
  ⑵垄断的危害
  ①垄断使社会福利受到损害。
  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在垄断市场上厂商生产较少的产量,索要较高的价格,消费者因此会受到损害。如果垄断厂商生产的产量更大并索要更低的价格,则消费者的境况会得到改善,社会福利会因此增加,问题是垄断企业一般不会这样做,因此,垄断使社会福利受到损害。
  ②垄断厂商获得超额利润和更多的生产者剩余。
  由于垄断市场上只有一家厂商,没有完全对手,因此,垄断企业完全可以把价格定到最有利自己的位置上,因而垄断企业在长期一般存在超额利润。
  垄断厂商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扩大自己的生产者剩余,这样也是损害消费者利益的。
  ③垄断市场一般被认为是缺乏效率的。
  垄断市场的效率垄断被认为是经济效率最低的一种市场结构,因为垄断使市场上的产量不足,从而抬高市场价格,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消费减少,因此垄断市场是缺乏效率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垄断市场上价格大于边际成本,消费者被迫支付更高的价格,这意味着增加生产,社会由此获得的福利大于生产成本,社会福利可以得到进一步增加。但垄断企业为了维持市场上的高价格不可能扩大生产,因而供给短缺。
  b,垄断市场上市场价格高于厂商最低的平均成本,这意味着厂商没有利用现有的生产技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垄断厂商在技术使用上缺乏效率。
  c,垄断厂商不存在竞争的压力,技术创新的压力不足无形中增加了社会成本。
  ⑶垄断的治理
  ①边际成本定价法
  垄断厂商索取的价格一般都高于边际成本,而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厂商的价格不应该定得过高,价格应该正确地反映生产的边际成本,由此,便有了边际成本定价法,即P=MC。但在边际陈本定价法下,厂商出于亏损状态,这样厂商会退出生产。
  ②平均成本定价法
  平均成本定价法是使管制价格等于平均成本,即P=AC。此时,厂商不再亏损,厂商会继续经营,但利润为零。
  ③双重定价法
  双重定价法允许厂商对一部分购买欲望较强的消费者收取较高的价格,且P>AC,从而厂商获得利润;同时,厂商对一部分购买欲望较弱的消费者仍按边际成本定价法收取较低的价格,且P<AC,从而厂商是亏损的。双重定价法还要求使得厂商由于收取较高价格所获得的利润能补偿由于收取较低价格所遭受的亏损。这样,尽管从整体上看厂商利润为零,但厂商还是愿意继续经营的。
  ④资本回报率管制
  资本回报率管制即为垄断厂商规定一个接近于“竞争市场的”或“公正的”资本回报率,它相当于等量的资本在相似技术、相似风险条件下所能得到的平均市场报酬。由于资本回报率被控制在平均水平,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垄断厂商的价格和利润。
  ⑤制定相关的法律
  反垄断法又被称为反托拉斯法,是政府反对垄断及垄断行为的重要的法律手段,许多发达国家都有反垄断法。
  4、挤出效应及其克服。(15分)
  解析:
  ⑴含义
  “挤出效应”即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
  ⑵发生过程
  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增加→市场上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增加→物价上涨,在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的前提下,市场中的实际货币量因商品价格上涨而减少→投机货币m2减少→利率债券价格下跌,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随之人们的消费也减少了,这就是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的投资和消费。
  ⑶影响因素
  ① Kg ,即政府支出乘数的作用:Kg 越大挤出效应越大;反之Kg 越小,挤出效应越小。
  G↑、Kg大→Y大幅度上升→ 利率大幅度提高→I大幅度下降→挤出效应大。
  ②k,即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过的敏感程度:k越大,挤出效应越大;k越小,挤出效应越小。
  G↑→Y↑→L1↑、k大→L1大幅度↑→挤出效应大。
  ③h,即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过的敏感程度:h越小,挤出效应越大;h越大,挤出效应越小。
  G↑→Y↑→L1↑→L2↓、h小→r 必须大幅度上升,才能满足L2下降的要求→挤出效应大。
  ④d,即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过的敏感程度:d越大,挤出效应越大;d越小,挤出效应越小。
  d大、r↑→I大幅度下降→挤出效应大。
  总之,Kg、 k、 d与挤出效应成正向变动; h与挤出效应成反向变动。
  ⑷两种极端情况下的挤出效应
  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无限大,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d为0,因此,此时的挤出效用为0;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为0,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d趋于无限大,因此,此时的挤出效用是完全的。
  ⑸克服
  政府采应该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增加总需求,同时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降低利率,这样克制“挤出效用”。例如,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可以减少税收,增加支出来刺激总需求,同时增加货币发行量来降低利率水平,这样既克服了挤出效用又能使经济走出萧条。
  ⑹结论
  在IS-LM模型中,政府支出增加时,LM越陡峭,IS越平坦,挤出效用就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则挤出效用就越小。
  5、论述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及整理措施。(20分)
  解析:
  ①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概述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失业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所造成的失业为非自愿失业或需求不足的失业,即由于社会对商品的需求不足,在现有的投资水平和条件下,不足以使生产吸收愿意工作的人而造成的失业。
  ②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凯恩斯认为失业的原因是总需求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是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时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时均衡的国民收入。而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则是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导致消费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造成投资需求不足;流动偏好规律使利率的下降有一个最低限度,无法拉开利润率与利率之间的差距以便刺激投资。
  a,心理上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量中,用来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从而造成了消费需求不足。
  b,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是指一定资本增量预期的收益与其供给价格之间的比例递减趋势。投资是为了获得最大纯利润,而这一利润取决于投资预期的利润率与为了投资贷款所支付利息率。如果预期的利润率越大于利息率,则纯利润越大,投资越多;反之,如果预期的利润率越小于利息率,则纯利润越小,投资越少。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使得利润率与利息率的差距减小。
  c,流动性偏好即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由于货币需求的存在,利息率的下降就有一定的限度,这样也使得利润率与利息率间的差距缩小,引起投资需求也不足,最终造成总需求的不足,从而引起非自愿失业,即总需求不足失业的存在。
  d,我国面临的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的原因。一方面,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出现许多不确定因素,如医疗体制、住房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居民的未来预期支出骤增,于是宁肯以相当低的利息存入银行,也不愿用于即期消费,而出现了消费不旺,又导致了企业产品缺乏市场,开工不足,影响了投资的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缺乏热点,加之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所产生的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企业不愿意扩大投资,这也是引起投资需求不足的因素。
  ③治理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的办法
  有效需求不足表现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明显乏力,导致物价下跌,生产下降,失业上升。要想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状况,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失业理论,采取宏观的经济政策,逆经济风向而行事。同时还需要社会和文化各个方面的政策相配套。
  a,有效需求不足失业是因为总需求水平较低而产生的,此时政府应该采取刺激需求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消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的方法来刺激总需求,抑制衰退。
  b,沿着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移动。因为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就存在一种替代关系,即通货膨胀总是可以通过忍受较高的失业率加以解决或者失业率总是可以承受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得到降低。所以我们可以实行看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来扩大总需求,这样会改变供求状况,从而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发生,失业率降低。
  c,从长期来看,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和加强劳动力素质的培养,是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的战略性措施,这样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供给状况,从而减少失业。
  d,建立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和相关医疗保障体系,为失业者提供最低保障。
  e,为失业者提供劳动岗位。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为劳动者提供相关的就业岗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3-29 14:42 , Processed in 0.071640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