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三)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1.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从商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大于其所付出的价格的部分。因为消费者按照最后一个商品的边际效用支付价格,而在此之前的商品的边际效用都大于最后一个商品的边际效用。
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某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新增加的一单位该商品所带给该消费者的效用的增加量,即边际效用将递减。多数商品具有这一规律,但也有例外。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基数效用论的一个重要假设。
3. 完全竞争市场
微观经济学对完全竞争市场作了如下明确的定义,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的市场就是完全竞争市场:①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每个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收者,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控制力量;②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③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④市场中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是完全信息的,即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相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
4.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于判断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一般标准。一个帕累托最优状态或市场机制有效率的运行结果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不可能存在资源的再配置使得在经济社会中其他成员的境况不变的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境况。
二、简答题:
1.答:鸡或鸡蛋价格的下降会增加人们对它们的需求量,这是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因为当鸡或鸡蛋的价格下降后(其他商品如猪肉的价格不变),人们在一定限度内就会少买些猪肉,而把原来用于购买猪肉的钱转而用于购买鸡或鸡蛋。就是说,鸡或鸡蛋价格的下降会促使人们用鸡或鸡蛋去替代猪肉等其他商品,从而引起对鸡或鸡蛋需求量的增加。这就是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另一方面,由于需求是以人们的购买力为前提,而人们的购买力主要来自他们的货币收入。其他商品价格不变而鸡或鸡蛋的价格下降,这意味着同量的货币收入在不减少其他商品的消费量的情况下,可以买进更多的鸡或鸡蛋。因为鸡或鸡蛋的价格的下降实际上表示人们的实际收入提高了。就是说,鸡或鸡蛋价格的下降会促使人们增加对包括鸡或鸡蛋在内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这就是收入效应。因此,当作为正常商品的鸡或鸡蛋的价格下降时由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共同作用,人们对他们的需求量会比价格变化前增加。当鸡或鸡蛋价格下降后,假如养猪的饲料价格不变,可以预计猪的销售量和价格发生相应的变化。因为鸡和鸡蛋与猪是互替商品,当鸡和鸡蛋的价格下降后,由于前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共同作用,人们会增加对鸡和鸡蛋的需求量,同时减少对他们的替代品猪肉的需求,因而猪的销售量会随之减少,其价格也趋于下降,虽然养猪的饲料价格不变进而养猪的成本结构不变。这是由于此时人们对猪肉的需求曲线会向左下方移动,在供给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新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将决定猪肉进而猪的销售量减少,其价格下降。
2.答:(1)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可以由成本、产量以及要素投入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得出,因为一定的要素投入量,带来一定的成本,同时也必然相应于一事实上的产量。 而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为成本函数。
即:若给定生产函数 Q = f (L,K)
以及成本方程 C=L?PL+K?PK+Co 根据最优要素投入量的选择原则MPL/PL=MPK/PK,就可以获得短期成本函数C=C(Q)
(2)其中,平均可变成本AVC与给定要素价值下的可变要素数量及产量相关,因而也就与其平均产量相关;边际成本MC与给定要素价值下的边际产量相关。即: AVC=TVC/Q=L*PL/Q=PL/Q=PL/(A*PL)
MC=dTVC/dQ=d(L*PL)/dQ=PL*dL/dQ所以,APL与AVC的变化趋势相反,APL曲线呈∩型,AVCF曲线呈∪型;MPL与MC的变化趋势也相反,MPL曲线呈∩型,MC曲线则呈∪型。
三、图示题:
1. 解答:短期生产函数的TP曲线、APL曲线和MPL曲线的综合图如下所示:
QQ图片2013102810270611111.jpg
由上图可见,在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MPL曲线呈现出先上升达到最高点A以后又下降的趋势。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MPL曲线出发,可以方便地推导出TPL曲线和APL曲线,并掌握它们各自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关于TPL曲线。由于MPL=dTPL/dL,所以,当MPL>0时,TPL曲线是上升的;当MPL0的范围内,当MP`>0时,TPL曲线的斜率递增,即TPL曲线以递增的速率上升;当MPL`
关于APL曲线。由于APL=TPL/L,所以,在L=L2时,TPL曲线有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切线,其切点为C。该切线是由原点出发与TPL曲线上所有的点的连线中斜率最大的一条连线,故该切点对应的是APL的最大值点。再考虑到APL曲线和MPL曲线一定会相交在APL曲线的最高点。因此,在图中,在L=L2时,ARL曲线与MPL曲线相交于APL曲线的最高点C`,而且与C`点相对应的是TPL曲线上的切点C。
2. 解答:以下图为例,
QQ图片201310281028062222222222.jpg
要点如下:
(1)由于本题的约束条件是既定的产量,所以,在图中,只有一条等产量曲线Q?;此外,有三条等成本线AB、A`B`和A``B``以供分析,并从中找出相应的最小成本。
(2)在约束条件即等产最曲线Q?给定的条件下,先看等成本线AB,该线处于等
产量曲线Q?以下,与等产量曲线Q?既无交点又无切点,所以,等成本线AB所代表的成本过小,它不可能生产既定产量Q?。再看等成本线A``B``,它与既定的等产量曲线交于a、b两点。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只要从a点出发,沿着等产量曲线Q?往下向E点靠拢,或者,从b点出发,沿着等产量曲线Q?往上向E点靠拢,就都可以在既定的产量条件下,通过对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不断地降低成本,最后在曲线Q?与等成本线A'B‘的相切处E点,实现最小的成本。由此可得,厂商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化的均衡条件是MRTSLK=w/r ,且整理可得MPL/w=MPK/r。
四、计算题:
1. 答:消费者的均衡的均衡条件为
-dY/dX=MRS=PX/PY
所以 -(-20/Y)=2/5
Y=50
根据收入I=X*PX+Y*PY,可以得出
270=X*2+50*5
X=10
2. 答:A .z=5 W=5.5
B. a. W=6 z=6
b. 6人
C .z=6 W=6 政府支出=18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