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5|回复: 0

温州大学《文学理论》2011年考研大纲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3080
发表于 2016-7-23 11: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         
          科目代码:  812               
          一、参考书目:
          童庆柄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考试内容范围: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文学理论几种基本形态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论与当代中国文论建设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诞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革命性转换
          第二节  中国当代的文论建设
          当代文论建设的理论指南;当代文论的中国特色;当代文论建设的实践品格。
          第二编  文学活动论
          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
          第一节  文学活动极其构成
          作品与世界;文学的反映活动;作品与;文学的表现活动;作品与形式;的创造活动;作品与读者;文学的再创造活动
          第二节  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探讨文学活动原始发生的途径;关于艺术起源的假说;文学活动发展的复杂性极其成因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第一节  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文学与话语;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反映。
          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的非功利性;文学的形象性;文学的情感性
          第三节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
          文学语言的概念内涵;文学语言的类型;文学语言的特点;关于语言局限第三编  文学创造论(16学时)
          第六章  文学创作的特点  
          第一节  文学创作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区别;精神生产的特殊性;文学创作与一般精神生产的区别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主客体
          文学创作主体的涵义;文学创作主体的特殊性;文学创作客体的涵义;文学创作客体的特殊性
          第七章  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积累阶段
          素材与题材的区别与联系;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创作动机的触发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构思/物化阶段
          艺术构思的涵义;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艺术构思的方式;物化阶段的创作技巧问题
          第八章   文学创作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艺术真实性原则
          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区别;艺术真实的特点;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方法
          创作方法的内涵;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第四编   文学作品论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体裁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分类
          分类的基本方法;小说的基本特征;剧本的基本特点;散文的基本特点
          第十一章  文学作品的风格
          第一节 风格的涵义和形态
          风格的定义;风格与创作个性;风格与话语情境;风格形态的多样性
          第二节  文学作品风格的特点
          风格的时代性、风格的民族性、风格的地域性、文学流派的风格;文学风格与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的区别与联系
          第五编  文学接受论
          第十二章   文学接受的性质
          第一节  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文学消费作为一般的商品消费;文学消费作为特殊的精神消费;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对象和主体
          文学接受对象的属性;文学接受主体的属性;文学接受的整体性
          第十三章  文学的接受过程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发生
          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隐含的读者;读者类型
          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发展
          空白与对话;还原与变异;理解与误解;共鸣与净化;领悟与延留
          第十四章   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学批评界定与文学批评形态
          文学接受与文学批评;文学批评的界定;文学批评文体的多样性;文学批评的类型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文学批评主体的素养
          批评方法的内涵;主要的文学批评方法举要;批评家的职责;批评家的态度;批评家的素养
          三、试卷结构及题型比例:
          试卷共150分,题型均为主观题,题型有1、名词解释(20分),2、简答(30分),3、论述(50分),4、材料分析题(50分)温州大学《文学理论》2011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2 10:58 , Processed in 0.06075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