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4|回复: 0

管综逻辑之假言命题(一)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7561
发表于 2016-6-26 16: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管综逻辑考试中,假言命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每年都会在这个知识点考查很多道题目。所以,这个知识点一定要引起同学们的重视。下面我们系统介绍一下假言命题。
  假言命题的含义
  假言命题又称条件命题,它是断定一个事物、情况的存在是另一个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的命题。例如:
  (1)只要功夫深,那么铁杵能磨成针。
  (2)只有保持适当的温度,种子才能发芽。
  (3)除非信春哥,否则考试会挂科。
  在假言命题中,表示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的部分叫做前件,表示依赖于条件而存在的部分称为后件。假言命题主要有三种: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分条件关系的假言命题。事物P是事物q的充分条件,是指有P一定有q,但没p不一定没q。例如,“工夫深”就是“铁杵磨成针”的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公式是:p→q,其中→是连接词,表示的是“蕴涵”,p、q分别是前件和后件。
  日常语言表达形式
  在日常语言中,常见的连接词有:“如果......就.....”、“倘若......则......”、“一旦......就......”、“要想.....就......”、“只要......就.....”等。其中有的连接词还可以省略,比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命题。事物P是事物q的必要条件,是指有没P一定没有q,但有p不一定有q。例如,“适当的温度”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公式是:p←q,其中←是连接词,表示的是逆蕴涵或者反蕴涵,p、q分别是前件和后件。
  日常语言表达形式
  在日常语言中,常见的连接词有:“只有p才q”、“没有p就没有q”、“不p不q”、“除非p否则不q”等等。
  例如:
  (1)只有年满18周岁,才具有选举权。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除非去看病,否则会死。
  (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命题。事物P是事物q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指有P一定有q,并且没P一定没有q。例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就是一个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它表示“人不犯我”就是“我不犯人”的充分必要条件。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公式是:p↔q;写成标准形式是p当且仅当q。其中“当且仅当”是连接词,p、q分别表示前件和后件。
  在日常语言中,“如果p则q,并且只有P才q”、“如果p则q,并且如果非P则非q”、“p当且仅当q”,均能表达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掌握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日常语言表达,能把日常语言写成逻辑表达式的形式,是做假言命题相关类型题目的一个基础步骤,所以我们要先掌握基础知识,后续相关文章再介绍其他一些考试相关的知识点。
  【版权说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文都教育”的所有作品,版权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文都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7 17:29 , Processed in 0.03754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