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4|回复: 0

名师解读2011考研政治大纲系列(三)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7561
发表于 2016-6-25 22: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名师解读新大纲
  ——2011考研思想政治理论新大纲“一增三改”
  关注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占14分)
  第三章第二节
  第二节标题:“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改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失败与建立民国”。
  第六章第二节
  考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新增加,位置在“西安事变”之后。
  第六章第三节
  第三节标题:“国民党正面战场”改为“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七章第二节标题:“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中”改为“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纲要》的变化在于“一增三改”:增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改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失败与建立民国”;“国民党正面战场”改为“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中”改为“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该科目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达到什么目的呢?主要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此科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高校两课05方案中新增的一门亦新亦旧的政治理论课。说它新是因为十多年来高校已不开此课,说它旧是因它由原来高校的《中国革命史》演变而来的,尽管在课程体系、章节安排上与《中国革命史》有较大差异,但逃不出《中国革命史》的基本线索和内容。
  此科所占分值不算多,但涉及170年的历史,学习这门课程还是很困难的。因此建议:
  (一)纵与横相结合。从纵横两个维度宏观上、总体上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体系:从纵向的维度,就是要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第一,了解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第二,了解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及重要人物的主要事迹、功过是非。第三,了解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党派组织、重要会议和文献著述等方面的主要内容。第四,把握和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经验。
  (二)记忆与理解相结合。在目前的几门公共政治理论课中,惟一带有“历史课”色彩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所以,考生在复习这门课程时,除了和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几门“纯理论”的课程时一样,要重点掌握其基本原理外,还一定要注意掌握其“历史课”的性质和特点,注意掌握其所涉的历史背景、历史课中的相关知识点,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会议、著作及重要的时间、地点等。这门课的复习中,记忆题是占有一定的比重的,客观性试题主要考同学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所以,不仅要注意“面”、“线”,而且要注意“点”。
  (三)历史与理论相结合。既要了解基本历史知识,弄清历史发展脉络,更要把握历史规律、基本理论、基本经验等理论问题。从考试内容看,主观性试题依然考基本理论、原理、历史经验、教训、重要结论等。
  (四)2010年是第一次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1年该科目的“一增三改”稳定了改科目的考试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0 01:45 , Processed in 0.05131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