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9|回复: 0

2016年考研常识:关于“名校情结”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5 10: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考研告一段落了,2016年考研备战也随着寒假的到来拉开了大幕。在这段时间,考生可以好好考虑择校的问题,尤其是拥有“名校情结”的考生,必须要了解一些考研常识。
      虽然很多考研学子都梦想进入名校,但总有一些考生对名校是盲目的崇拜和向往。请问你真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考名校?你对于名校的优势和报考难度真的清楚吗?针对考研来说,名牌院校存在的优势和难度,希望以下的内容能给考生在选择名牌院校和专业时有所参考和帮助!
   

66231423108254241.jpg

66231423108254241.jpg

      一、什么是名校:名校多指985、211院校,甚至34所。
      二、优势:
      Top1与普通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相比,“985”“211”高校在政策、资源、资金上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更优质的学习环境,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Top2“985工程”“211工程”的高校所获得的教育拨款极其丰厚,例如“985工”程(一期)中,清华、北大所获拨款有14亿之多,其余高校,多则10亿,少的也有4亿。
      Top3社会助学奖学金对“211”“985”这样的院校是相对倾斜的,一些普通高校可能不会有一项社会助学奖学金金,但一些“211”“985”高校社会助学项目会有几十个。
      Top4教学资源方面,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多集中于“985”高校,国家实验室也如此。
      Top5“211”“985”高校在人才教学、培养上不遗余力,北京大学设立学生创新研究基金,对本科生创新科研进行资助,不少同学在本科阶段就崭露头角;清华大学本科生中推广“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鼓励学生跨专业选题,早日进入专业领域。
      Top6在高校老师的招收上,越好的院校越严苛,除了学历中本科、硕士、博士均为985、211大学外,还要有留洋背景,否则免谈。
      Top7对于从这些院校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也更加占有优势,更具竞争力。就业后985、211高校的就业层次一般也要高于普通高校,很多企业看重‘985''211’高校学校学生背后的资源,这可以连成一张大大的关系网,相互提携。
      三、报考难度
      Top1这些院校接受推免生的能力较大,2011年4月,18所高校签署了《高水平大学优秀研究生生源互推联盟框架协议》,这被称为“卓越联盟”的18所高校之前只在高考自主招生中有合作,后来深度合作推及到本科生“保研”。他们将在本科生推荐免试工作中将拨出专项名额进行校际间1:1互推学生,比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历年研究生招生名额中,有多一半的考生为推免生。
      Top2“门当户对”研招联盟的屏障,高校研招中,一直都有“门当户对”的“潜规则”,一位负责研招的985高校老师透露:“‘985''211’院校更愿意接收‘985''211’院校的本科生,若是录取了普通院校的大学生,他们会觉得自己是‘下嫁’。”
      Top3名校的名专业对考研分数线的设置都要比国家线高出很多,比如,复旦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可谓是第一梯队的典型代表,其复试分数线曾有一年高达416分,而国家线一般在330分至350分之间,其难度大家一目了然。由于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导致复试也非常的严格,每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很少,总的来说录取比很低。所以通过初、复试进入这所院校的考生可谓凤毛麟角。
      四、名牌院校的弱势专业(新设专业)
      如果考生是实力较好但对名校有偏爱的考生,志只在获得名牌院校的学位,建议你可以考虑一下名牌院校的弱势专业或是新设专业,通过报考弱势学科以降低难度;打算报考的考生,可以通过比较目标院校近年来招生专业的设置情况,发现新设专业。
      报考这一级别的考生应该是有着强烈的名校梦想,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比较清晰,志愿成为所学专业的姣姣者的同学。但考生应该看到这类学校的难度,要有敢争第一的勇气,更要有能够接受失败的胸怀。
    相关推荐2016年考研2月份备考规划专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12:43 , Processed in 0.060479 second(s), 1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