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9|回复: 0

2013英语(二)考试大纲之英译汉概述解析(跨考)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4 16: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温馨提醒:2013考研英语大纲已经公布,考生可随时关注跨考教育2013考研大纲解析专题,跨考考研名师将会对2013年考研大纲进行视频解析及指导如何进行各科后续备考,敬请关注关注。
  自1997年联考以来,英译汉一直是必考的题型。2013nian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大纲对考试内容第三部分的英译汉表述是“考查考生理解所给英语语言材料并将其译成汉语的能力。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考试的形式为:长度为150词左右的一个或几个英语段落,将其全部译成汉语。共15分。
  一、命题基本指导思想和评分标准
  (一) 命题指导思想
  英译汉试题命题的基本原则是避免内容不健康、带有各种偏见的语言材料;试题无科学性错误;侧重运用能力的考查。英译汉部分的命题指导思想是适当降低英译汉文章的难度,以便要求考生在对文章深层次理解的同时,掌握并运用最基本的英译汉技巧。
  (二) 评分标准
  考研英语(二)英译汉的标准,一是“忠于原文”,二是“通顺”。所谓“忠于原文”,就是说译文要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和观点,不得随意增补,不能遗漏,不能加入自己的立场观点。当然,“忠于原文”并不是要逐字逐句机械地翻译。过分拘泥于原文反而经常造成译文的生涩难懂。“通顺”,则是指译文语言合乎汉语的规范和语言习惯,不要有语病、错别字,力求做到明白通畅。
  二、部分试题命题的特点
  (一)、英译汉短文的语体特征
  英译汉部分所选的短文多为正式的说明文和议论文,在用词方面较正规、正式,鲜见口语中的词汇或俚语等非正式用词,所以译文也要注意用词正式、规范、严谨。
  (二) 英译汉短文的题型特征
  英译汉部分所选的短文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经济管理、科普知识等内容,比较集中在经济、金融、企业管理方面的一般综合性题材,专业性并不强。
  (三) 英译汉短文的句子特征
  英译汉部分考查的句子结构复杂程度并非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往年的考试中也常出现包含复杂的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及被动句等的难句。不过,考查的重点是在上下文中准确把握词义的能力、分析语言结构的能力、分析语言结构的能力和使用汉语的习惯与规范正确表达的能力。
  三、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对比
  在考试中,许多考生将句子的逻辑关系分析清楚了,词汇及短语搭配的含义选择似乎也与短文的语境相符,但动笔翻译起来却发现,很难用通顺流畅的汉语表达出来。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呢?这是由于英汉语言文化背景各异,行文结构与遣词造句的习惯也相去甚远,若不顾双语的差异,将翻译仅仅看做是语言表层的机械对应式转换,那么,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受到源语(即英语)先入为主的影响,亦步亦趋,就会使译文不和目的语(汉语)的习惯,行程所谓的“翻译腔”。因此,在英汉中,在充分理解原文深层含义的基础上,熟悉和掌握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表达符合汉语语言习惯,才能使译文流畅,提高判卷人对试卷英译汉部分的接受程度。
  (一) 英语多静态,汉语多动态
  英语中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表达能力很强,是英语句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汉语中多由动词或词组构成汉语的动态语势。
  (二) 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英语可以用词形变换、从句、独立主格等来表示逻辑关系,而汉语没有词形变化,没有非谓语动词、从句等,多数情况下省略虚词(尤其是连词)
  (三) 英语多变化,汉语多重复
  英语忌重复,在同一个句子中习惯尽量用不同的单词或词组来表达同一个意思,还常用代词或省略和变化的方式来表达;而汉语就不同,不怕重复,就稀罕用同一个词汇来增强说话的语气或是强调,甚至可以出现三个以上的排比句。
  (四) 英语多抽象,汉语多具体
  与汉语相比,英语表示状体或抽象概念的抽象名词较多。在英译汉时,如果直译后不能表面汉语所要表达的具体意思,常常需要通过增词翻译或改换说法的方法,把这些抽象名词具体化。尤其对于通过加后缀形式构成的名词,更应该根据具体语境予以补充翻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08:13 , Processed in 0.08693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