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5|回复: 0

【名师考研辅导】2019考研英语阅读终极解题秘笈(二)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12-8 12: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近上考场,很多小伙伴在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步骤、技巧等方面还是存在疑惑,鉴于此,本篇重点小结了阅读理解解题的高分打开方式。
  一、 八大宏观阅读技巧
  1、 开门见山型文章:文章的写作特点是直接给出观点,亮明作者的态度,然后摆出事实进行推理论证,这种文章都直扣文章主题
  2、 平铺直叙型文章:文章的写作特征是事实和观点交叉出现,观点蕴含在叙事当中,在字里行间达到阐明论点的目的,阅读时需要综合各段内容,通过分析和归纳来判断中心
  3、 起承转合型文章:阅读时需要把握起和合的相互呼应,也就是文章首尾的相互呼应关系,这种文章的观点在第一段中会出现,最后一段会再次强调
  4、 时文:时文的中心往往在首段的末句或者第二段的首句
  5、 问题答案型文章:中心就是该问题最直接最重要的答案
  6、 层层递进型文章:层层递进型文章的写作的模式,文章的整体或者几个段落的论述的问题是从抽象到具体、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论述过程,并且每段开始都可能出现递进词,阅读这种文章应该把握文章的中心或几个段的核心观点,中心往往会出现在层层递进的最后一段
  7、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型文章:这种文章的写作模式是在文章开始提出两个核心概念,随后分段论述,阅读这种文章的关键是把握两个概念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还有两者各自的特征
  8、 独句段:当独句段出现在文章最开始或者结尾时,该独句段所传递的意思一般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当独句段出现在文章中间部分时,一般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 标点符号的作用
  (1) 句号“。”:以句子为单位把一个长段落切分成几个相对小的意群,阅读的重点时首句和尾句;
  (2) 逗号“,”:两个逗号之间,或一个逗号之后是一个补充说明成分,阅读时可先不看,这样便于把握句子的主要信息;
  (3) 冒号“:”:冒号前后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后面进一步补充说明前面的内容
  (4) 分号“;”:分号前后是并列关系,包括结构上的并列和语义上的并列两种
  (5) 破折号“——”:两个破折号之间,或一个破折号后之后时补充说明成分,阅读时可先不看
  (6) 引号““””:引号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引用别人的观点用来支持作者自己的观点或者作为批判的对象,另一种时在短语或名词上加上引号是为了表示反语说反话;
  (7) 括号“()”:括号内的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解释词义的作用
  2、 类比关系:阅读时应该注意文章中出现类比、引用、列举、举例都是用来说明观点的,阅读时可以把类比看作特殊的例证,重点找出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也就是类比或比喻的对象
  3、 虚拟语气:作者在写作时采用虚拟语气,一般表示建议态度和观点,用来表达一种反事实假设,阅读时重点要体会作者利用正话反说、反话正说所要传递的言外之意
  4、 长难句的解析:
  主句从句多又长(一个主句带多个从句,从句中又包含从句):阅读方法是,先抓住主干从前向后读句子,找出独立的谓语部分,包围复杂句中最核心的主谓宾,再根据从句的连接词和引导词区分出主句和从句,层层扩展进行理解
  一个句子中出现太多的现在分词短语、过去分词短语、to do结构和独立主句结构的干扰:阅读时要注意把握一个句子的主句最完整的特征就是具有完整的主谓结构,尤其是独立的谓语部分,一个看似是句子的结构,如果没有独立的谓语部分,也就不是句子,而是分词短语或独立主格的干扰,阅读时可跳过不看,便于把握句子的主要信息
  5、 长难句的基本语法结构:省略句、倒置结构、同位语从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强调句结构、形式主语和宾语
  二、 阅读的五个层次
  1、 把握文章中心和写作的结构
  2、 仔细阅读每一个段落,把握各个自然段的大意,争取用最简洁的短语和句子概括该段大意,并且把意思相近的自然段合为一体,即给文章分层,便于做题时准确的定位
  3、 以自然段为单位对每篇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即对单词短语的记忆和对长难句的精确分析背诵以及对全文的翻译、背诵;
  4、 佳句摘录,模仿写作;
  5、 换位思考,出题人为什么选这篇文章,文章难度在哪里?并且对每篇文章每道题每个选项作详细深入的分析,分析错误答案具备什么特征,正确答案对应文章中哪一个句子或哪些句子。
  三、阅读时要注意的问题
  1、 一般情况下考研的阅读文章指挥传递一个主题思想,每一个段落的中心是围绕文章的主体思路服务的;
  2、 注意把握两种类型的文章①议论文:议论文阅读的重点是作者的观点和其态度②说明文:阅读的重点是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
  3、 阅读每篇文章时,在注意看清文章有几个自然段组成时,还要按照逻辑关系恰如其分的给文章分层,这便于做题时更准确的定位;
  4、 阅读文章的重点是首段、以及每段的首尾句,还有文章中的转折关系处、因果关系处、让步关系处,这些地方要细读;可以快读的地方是例子的内容、引用的内容、具体的数字以及冒号后的补充说明成分。
  四、 十大错误选项的特征
  1、 无中生有
  2、 正反混淆后
  3、 所答非所问(选项没错,符合原文信息,但和题干无关)
  4、 过分绝对:比如含有以下词语never,always,definitely,absolutely,no+名词(当no+名词后有缓和语气的词时往往为正确答案)
  5、 扩大范围:白马不是马
  6、 因果倒置
  7、 常识判断:符合常识的不一定是答案,但不符合常识的一定不是答案,紧扣原文才是关键。
  8、 过分推理
  9、 偏离中心
  10、 偷换概念
  五、 五大正确选项的特征
  1、 正确答案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在段首、段尾、转折关系处(but, yet, nevertheless, in fact)、因果关系处(because, owing to, so that)、条件关系处(if)、让步关系处(though, although)
  2、 正确答案出题时运用的原则:原文信息的同义改写;原文信息的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原文信息的归纳总结
  3、 从语义上看,有些问题的正确答案,经常含有不肯定的词或缓和语气的词(may, might, possible, unnecessarily, some等),尤其是在推理题的正确答案中经常出现,以显示推理时所论述含义的相对性
  4、 正确答案通常与文章的主旨思想中心大义有关
  5、 正确答案具有概括性、深刻性,因为其考察的对象时阅读文章的重点与难点。
  六、阅读文章三步走
  1、 通篇细读,把握文章中心各段核心内容
  2、 仔细审题,返回原文定位,再次阅读文章
  3、 分析四个选项,对比原文信息,得出正确答案
  七、在读不懂文章或者读不懂句子或有不认识的单词时的做题方法
  1、 阅读文章遇到难的单词要分别处理,如果该单词影响到文章的理解时,可以按照做词汇题的思路,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如果不影响文章的理解时可直接跳过
  2、 遇到关键句子读不懂时,首先从结构的角度进行缩句,找出独立的谓语动词,把握句子主干最核心的主谓宾;若连谓语动词都找不出时,借助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进行判断
  3、 如整篇文章都看不懂时,通读首段首句和尾段的首句看能否把握住前后呼应的关系,迅速竖着看文章,在下列单处做记号:yet, but, nevertheless, however, instead of, in fact, because, so, so that, if ,although, though, in spite of, even , just as , for example。
  本文为跨考教育英语教研室汪婵娟老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眼间霜降已过,一阵阵北风让树叶纷纷凋落,2019的考生即将迎来考验的大时刻,这个阶段更要稳住步伐不慌不乱,跨小考期待与你考后在跨考教育导师库相见,那时再为已经通过初试,准备复试的你助力!
       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以就业为导向,想要提高自身就业筹码而选择考研的考生占整体的近70%,准备开启2020考研征程的你,是为了什么而一往无前呢?为了给自己一个选择的机会,也为了更了解将来就业企业的择人标准,你需要趁这个寒假为考研开启预热模式——跨考寒假预科班,15天集训,直接定校定专业,让你全年的复习不再左摇右摆浪费时间!
      
       小编整理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关注微信公众号:跨考考研,回复“真题”即可获得,说不定还能找到一起上自习的研友哦!
2019秋季整合提升方案
2019考研公共课秋季整合2019最新考研政治大纲公共课考研大纲变动汇总
2019年考研政治《思修法基》练习试题及答案汇总【跨考名师精品】2019考研必读:复习方法及真题热点解读
2020考研择校则专业必知就业率高的十大考研专业推荐34所自主划线高校历年复试分数线(2012-2018)
这些相似的考研专业都有什么区别?跨专业考研难度较大的六大专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5 01:17 , Processed in 0.075521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