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4|回复: 0

2019考研政治史纲重点:从局部抗战至全国性抗战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12-8 10: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
          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和广大的工人、农民是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坚力量。
          中国共产党开始同国民党中的爱国官兵合作抗日。在东北,中共满洲省委同以原东北军为主体的抗日义勇军进行合作。支援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的抗日作战。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3.一二·九运动
          在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呼吁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12月9日,北平(今北京)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会后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6年5月,在共产党人的积极参与下,宋庆龄、沈钧儒。邹韬奋、陶行知、章乃器等爱国民主人士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抗日反蒋”的口号。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4.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在屡次劝谏无效的情况下,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会前,中共中央发表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表示同意国共两党进行谈判,并在会议文件上第一次写上了“抗日”的字样。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首先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中国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是要抗日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是可能变化的;地主买办阶级在斗争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义时,同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暗斗以至明争的。
          其次,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再次,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1937年夏,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实践论》《矛盾论》,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
          6.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1)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卢沟桥事变爆发冲国抗日战争缸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
          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不久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①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它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②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国民党领导全国政权和军队;共产党领导局部政权和军队。③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8 20:17 , Processed in 0.07515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