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2|回复: 3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2003年)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12-8 10: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15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
          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的理解和确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在自然观上有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而在社会历史观上,虽然也有个
别哲学家表述过某些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在总体上没有完整科学的唯物史观,即无论是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其历史观都是唯心的,历史唯心主义长期占据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和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
的现实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形成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说明了自然史和人类史是密不可分的。这就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进而实现了哲学上的伟大革命。所以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伟大的贡献。只要考生知道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就应该推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才开始出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所以正确选项只能是D。
          2. 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 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 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 人的实践活动 D. 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人与外部世界是处在不
断的相互作用之中,二者相互作用的中介和基础就是实践。实践在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中介作
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即发生物质和精神两种关系。这两种关系都是双向相互作用的关系:在物质关系中,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人们按照自己的目的,使客观事物改变原有状态,变成新的适合人类需要的形态,即客体主体化;另一方面人在改变客观事物中,客观事物也不断地作用于人,使人也适应外界环境的需要,即主体客体化。在精神关系中,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主体把客体信息改变为主体所需要的思维形式和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主体将信息
进行思维加工,产生改造客体的目的、计划、方法等实践观点。即是说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使人与世界同时都得到改变,并各自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所以正确选项只能是C。
          3. 人的视觉感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
米)到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的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
          A. 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
          B. 人的感觉所具有的胜利阀限是人认识能力的界限
          C. 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
          D. 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感觉亦即感性认识在认识外界事物中的作用的理解和掌握。人的感觉在认识外界事物中的作用表现在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改造即信息转换等方
面。主体认识客体先通过感觉器官的作用,把客体以物理、化学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实物形态的
信息转化为能被人的感官接收的关于客体特征的信息;然后再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将其变为适
于主体思维进行操作的编码信息;最后是经过人脑的再加工和再反映形成观点信息。主体在认
识客体信息的过程中,选择机制起着主要作用。而选择首先表现为人以感觉器官对外界信息的选择,然后是主体思维对知觉表象中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和重构,形成对特定对象或特定对象的某一方面的认识。题干中所给出的科学事实,还是表现了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
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功能。该题从形式上看,由于涉及到自然科学知识,似乎有一定难
度。但是只要考生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是“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而不在于相关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表述”。这样,抓住关键语句和关键语词“感觉”,仅凭经验和直觉就会选出正确选项C。此外,运用排除法也可将A、B、D三个明显错误的选项排除。
          4. 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
          A. 政治法律制度 B. 生产关系 C. 历史文化传统 D. 伦理道德规范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的确认和把握。人类的社会
生产活动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社会条件的制约下进行。生产的社会条件包括政治法、历史文化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生产关系等,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社会物质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前提,只有生产关系才能把生产力中人和物的要素结合起来,使生产力由可能变为现实;生产关系体现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所结成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总之,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构成社会生产活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条件。考生选择此题,首先明确题中所给出的四个备选项都是生产的社会条件、社会关系,但作为单项选择要求选出最重要的社会条件,这样,将A、C、D项排除,
只能选择B项。
          5.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最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 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C.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 D. 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答案】 D
          【解析】
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货币的出现没有解决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反而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展开。货币的出现,使得整个商品世界分裂成了两极:一极是商品,它们表现为各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代表着价值。这样,商品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转化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这时,一切商品都必须通过交换,换成货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商品生产者不能卖出自己的商品,换成货币,他的生产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正确选项是D。选项A指的是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的状况,不是完备的外在表现。选项B指的是生产商品劳动的内在矛盾,选项C指的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均不符合题意要求。
          6.
       

1113_181128124132CBLO7QLfO7ArvwXj21.png

1113_181128124132CBLO7QLfO7ArvwXj21.png


          根据上述资料该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为
          A. 1.0次 B. 1.2次 C. 1.3次 D. 1.4次
          【答案】 B
          【解析】
预付资本总周转是指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计算预付资本周转次数(速度)用公式表示是:预付资本一年内的总周转次数=(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一年内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按照这一公式,计算该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为1.2次。因此,应选B。
          7. 在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下,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地租是
          A. 级差地租Ⅰ B. 级差地租Ⅱ
          C. 绝对地租 D. 垄断地租
          【答案】 B
          【解析】
级差地租是指租种较好土地而缴纳的有等级判别的地租,实质上是由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所形成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Ⅱ是指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因此,本题应选择B。
          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B.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
          C. 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
          D. 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答案】 D
          【解析】
这是2003年考研大纲新增考点,也体现了江泽民总书记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精神。江泽民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因此,备选项D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备选项A、B、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不符合题干要求。
          9. 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A.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 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 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答案】 B
          【解析】 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三
大经济纲领,到2002年是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提出55周年,所以考了这道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题目。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其中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没收官僚资
本就是消灭三座大山之一,是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因此,备选项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实际上,这个考点早在1998年辨析题中已考查过。备选项A没收封建阶
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C、D两项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因此,备选项A、C、D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
          10. 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A.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
          B. 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
          C. 引进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D. 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答案】 A
          【解析】
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布局,是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确定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的格局。自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对外开放格局采取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战略布局,形成了我国有重点、有层次、逐步推进、展开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入20世纪90
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本题的正确选项应该是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8-12-8 10: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1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A.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 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 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答案】 A
          【解析】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
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题中B、C、D三个选项的内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所必需的,但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一条就是题中A选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12.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A.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 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答案】 B
          【解析】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论断是对传统所
有制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传统理论认为,构成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成分只能是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但一直把它的发展定位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地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靠多种所有制共同实现的,在推动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这一点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一致的。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
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坚持
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时又进一步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由此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A不是正确选项,CD选项明显是错误的。
          13. 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 增强综合国力
          【答案】.C
          【解析】
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意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奋斗目标之一,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制定“十五”计划的指导方针之一,就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A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体现出的特点,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4.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坚持改革开放 D. 坚持执政为民
          【答案】.D
          【解析】
这是一个“形势与政策”题。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所以本题答案是D。A、B、C三项是党在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5.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A.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D.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答案】 A
          【解析】 本题也是一道“形势与政策”题,是党的十六大报告的原话。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16. 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 之”。 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A. 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 对立面的同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 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 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同一
          E. 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中关于矛盾观的理解和掌握。此题和以住曾命制过的有关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选择题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将中国古代辩证法家的原命题作题干,而以矛盾学说的有关观点作备选项,此题的难度也就在于此。一般考生选择
此题的思路是,选读明白题干中文言文的意思,然后再根据题干的意思去选择答案。如果这样回答该题是难以得分的。遇到这种题型,可以先不考虑题干文言文的含义,直接抓住主句“包
含的辩证法思想有”,然后将所给出的5个备选项中所有有关辩证法的观点都提升出来,一股脑把它们都选定即可。这样一个思路分析5个备选项,A、B、C、E都是关于矛盾学说亦即辩
证法的观点,只有D项是不符合题意的,因为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是矛盾解决的一种形式,
而不是唯一的形式。所以,正确选项是A、B、C、E。如果有的考生没有掌握解决矛盾有多种 形式这一原理,回答此题丢分恐怕要丢在选择D项上。
          17. 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 人人创造历史 B.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 人们总是在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
          E. 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答案】 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历史创造者全部含义的理解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因此马克思
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不是指人人创造历史,也不是说人们可
以随心所欲的创造历史,而是说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历史唯物主义还认为历史
活动是群众的事业,而不是哪个人或哪些人的事业,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因此,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所以,正确选项是BCDE。
          18.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A.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 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E. 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答案】 ADE
          【解析】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只要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就发挥作用,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是选项A;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是选项D;而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也就变为选项E,也就是说,垄断价格的表现,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歪曲
地表现为大部分商品的市场价格采取了垄断价格的形式。交换价值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B不是正确选项;而成本价格只是生产价格的一部分,生产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C也不是正确选项。
          19. G-W-G’ 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
          A. 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 B. 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
          C. 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D. 概括了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E. 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
          【答案】 CE
          【解析】
G-W-G′(G+△G)公式,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货币资本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所以,通常把它称作资本总公式,这个公式反映了资本运动的目的在于在资本流通
中资本家以取得货币增项(△G)为目的,为卖而买。因此,本题中选项C、E为正确选项。题
中A、B选项是作为一般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流通形式W-G-W的一般特征,不是作为资本的货币的一般特征,因而不是正确选项。题中选项D的表述是错误的,也不是正确选项。
          2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
          A.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利润率的提高
          C. 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降低 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E.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答案】 ACDE
          【解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表现为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增大,可变资本的比重减少,这也就意味着资本积累过程中另一方面是劳动力的供给有绝对增加的趋势,结果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低,从而平均利润率会下降。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既表现为全部资本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尤其是劳动资料即固定资本的比重增大,从而使资本周转速度减缓,D为正确选项。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应为ACD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8-12-8 11: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21. 股票价格
          A. 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B.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
          C. 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D.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E. 不是股票的票面额
          【答案】 ABCE
          【解析】
股票价格是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股票的价格,它不是股票的票面额(E是正确选项)。股票本身没有价值,股票价格不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D不是正确选项),而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C是正确选项)。因此,股票价格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预期股息收入和银行存款利息率。它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B是正确选项),与银行存款利息率
成反比(A是正确选项)。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预期股息收入/银行存款利率。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ABCE是正确选项。
          2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 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E. 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答案】.ADE
          【解析】 这是2003年考研大纲新增考点,也体现了江泽民总书记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
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精神。江泽民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因此,备选项A、D、E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
          23. 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的党的优良作风有
          A.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B. 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C.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
          D. 自我批评的作风
          E. 艰苦奋斗的作风
          【答案】ABD
          【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注重党的作风建设,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完整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显著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主要标志,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待人民群众和对待自己及周围同志
的正确态度。因此,备选项A、B、D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实际上,这个考点早
在1992年的多项选择题中就已考查过。备选项C“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和E“艰
苦奋斗的作风”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为了保持党的优良传
统,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而强调的两大作风,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
          24.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是因为
          A. 无产阶级政党可以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
          B. 双方有长期团结合作的历史
          C. 各民主党派已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
          D. 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了共产党领导
          E. 各民主党派可以发挥对共产党的监督作用
          【答案】 BCDE
          【解析】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一步阐述了他在《论十大
关系》中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并指出了实行这一方针的基本依据,其主要内容即是本题的B、C、D、E四个选项的内容。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同时指出,我国的民主党派与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党不同,在历史上是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爱国的进步的党,本题中选项A不是正确选项。
          25. 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
          A. 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 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 D. 实行多种经营方式的要求
          E. 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作出贡献
          【答案】 ABDE
          【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实行这一制度必须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
配属于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生产要素所有权关系决定的,生产要素与分配的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不在于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有些生产要素
如自然生成的土地、股票等本身没有价值,因而选项C是错误的),而在于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作出了贡献(E为正确选项)。在市场经济中,一切生产要素都具有商品性质,为保证把所有生产要素都投入到经济生活中去,必须对投入的生产要素在利益上给予一定的回报,这样,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分配方式的存在也就是必然的了,这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决定的(B为正确选项),因为收入分配要体现市场经济的规律,就要按照市场原
则来对个人收入进行分配。同时,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还在于它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经济制度决定的。这是因为,分配方式是由所有制性质决定的,同时,分配方式又是所有制
的实现。由于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方式,也就必然存在着与之相联系的
多种分配方式,要求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以,A和D也是正确选项,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ABD是本题的正确选项。
          26. 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
          A. 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
          B. 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
          C. 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D. 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E. 发展是实现民富国强的要求
          【答案】 ABCDE
          【解析】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详细阐述,其要点概括起来就是本题中的A、B、C、D、E五个选项的内容。这实际上也可以算是一道“形势与政策”题。
          27.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
          A. 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B.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落实
          C.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D.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E. 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ABCD
          【解析】
这是一道“形势与政策”题。题中A、B、C、D四个选项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的内容。题中E选项是到本世纪中叶要实现的目标,而非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8.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有
          A. 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 B.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 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D.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
          E. 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答案】 ABCDE
          【解析】 本题是“形势与政策”题。这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九部分“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中的内容。
          29.
2002年9月17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对朝鲜进行访问,双方领导人进行会谈并发表了《日朝平壤宣言》。《宣言》除决定重开日朝邦交正常化谈判外,其他内容还有
          A. 日本政府对过去在朝鲜实施的殖民统治表示深刻反省和诚挚道歉,在邦交正常化的谈判中真诚地就两国经济合作具体内容和规模进行协商
          B. 对于1945年以前发生的事情,双方相互放弃一切财产损失追索权
          C. 朝鲜将采取切实措施,以使关系到日本国民生命和安全的悬案问题不在发生
          D. 为了一揽子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双方确认遵守一切相关的国际决议,朝鲜表明了将冻结导弹试射的时限继续延长到2003年以后的意向
          E. 日、美、朝、韩即将就安全保障问题开展协商
          【答案】 ABCD
          【解析】 这是一道“形势与政策”题。考查的是2002年9月17日,日朝首脑首次会谈发表的《日朝平壤宣言》的要点。
          30. 2002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在圣彼得堡召开峰会,签署了重要政治法律文件,其中有
          A. 边界地区裁减军事力量和增加信任措施的协定
          B. 上海合作组织宪章
          C. 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公约
          D.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
          E. 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协定
          【答案】 BDE
          【解析】 这是一道“形势与政策”题,考查的是2002年6月7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峰会上,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签署的三个政治、法律文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8-12-8 11: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辨析题(共3题,每题6分,共18分)
          31. 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 化”。
          【答案要点】
          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是人类的精神活 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文化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交往的精神纽带,是一个
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它具有维护和巩固特定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使意味着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失,国将不国。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上述说法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作用,但不能由此把它夸大为“文化决定论”。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的本质和功能。关于文化的本质和功能,被普遍认为是2003年考研政治理论试卷中,哲学部分命题的重点,一定有题是预料之中的事。其缘由有二:一是江泽民无论是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还是在十六大政治报告中都特别强调创造先进
文化的重要性;二是2003年的考研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中,将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的“努力创建先进文化,引导社会发展”作为新增考点,而命题的规律说明,每年大纲新增
考点必考无疑。因此,在文化方面命题呼声很高,考生当然也要将这一考点作为重点来复习。
一般考生回答该题都能从文化的本质和功能入手。如果有的考生丢分的话,恐怕会丢在由于辨别该题是正确的,一味强调其正确性,而忽视了它的不完整性和片面性,更不会指出这一观点所犯的错误何在。
          32. 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了直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答案要点】 资产阶级国家直接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之一。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加深,迫使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凭借国家的力量来加以缓解。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资本主义整体生产过程创造必要条件,为私人垄断资本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基本产品、开发高新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支持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主要是为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非直接为获取丰厚的利润。
          【解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的目的和实质。回答本题要求重点分析以下三点:
          (1)
指出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加深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一方面是通过国有资本,另一方面是通过政策措施;
          (2) 指出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的目的;
          (3) 指出命题中所揭示的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的实质是错误的;
          33. 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涉及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两个重要内容。从毛泽东思想角度来看,重点考查三大改造的目的和意义,这是2003年考研大纲新增和调整的考点,也体现了江泽民总书记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精神。江泽民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三大改造的目的和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
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
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因此,只要抓
住三大改造的目的和意义,并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改革的内涵和目的,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
          四、分析题(共4题,其中第34、35、36题每题9分,第37题10分,共37分)
          34.
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尔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万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
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
          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他按照书上绘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
找到一只癞蛤馍。
          请用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
          (2)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答案要点】
          (1)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
          (2)这是一种“按图索骥”的方法,把《相马经》当作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出发, 生搬硬套。
          (3)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方法具有普遍
意义,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 项工作。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及其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性。该题是一道新的类型题,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论述题,也区别于完整的材料题,既有原理论述,又有事实分析,因此考生回答此类型的题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该题所要求的标准答案中,其理论部分涉
及到认识论的几个原理,而这几个原理又似乎是不太系统和规范的。尤其是科学思维方法在认
识活动中的作用,又是不太引起注意的,这就更为考生回答此题增加了难度。大部分考生会陷入感觉不难,但又不知从何答起,怎样分析才能、才能到位这样一种为难状态。这就使得有些考生由于原理说不完全,分析不够深刻,不够而失分。该题的命制,再一次证明复习、灵活运用,即在应试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35. 1944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同英国记者斯坦因谈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策的问题时指
出:“任何地方的共产党必须将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另一件全然不同的事物即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区分开来,因为后者是这个思想体系的最终目标。”“特别是在中国,我们必须严格
地将观察、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共产主义方法,同我们实际采用的新民主主义政策加以区别。”“没有共产主义的思想方法,就不能正确地指导我们现在的社会革命的民主阶段;而没
有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我们就不能将共产主义哲学正确地运用于中国的实际。”
          请依据毛泽东的论述,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同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
          (1)毛泽东科学阐述了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与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共产主义的思想方 法与在一定历史阶段实际采用的现行政策的辩证关系。
          (2)人类社会必将走向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实现共产主义是中
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但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将经历许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制定了不同阶段的基本纲领即
最低纲领。中国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党制定了新民
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并为之努力奋斗,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4)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并脚踏实地地实践这个纲领。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将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最终走向共产主义。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涉及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有关内容。关于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关系是2003年考研大纲新增考点,也体现了江泽民总书记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精神。江泽民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一个政
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只要根据这一基本精神,并结合毛泽东谈话的基本内容,就能回答这个问题:首先
要阐述毛泽东在1944年谈话中所体现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关系;其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来论述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关系;再次要正确理解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如何处理
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关系;最后要正确理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处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关系。
          36. 下列数据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以1997年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1113_181128124224tcJtfdnSMP3o17lg21.png

1113_181128124224tcJtfdnSMP3o17lg21.png


          根据资料,请回答:
          (1)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两个阶段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以及国家的调控目标。
          (2)结合我国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实际,从理论上分析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答案要点】
          (1)97年以前是经济过热,高通货膨胀。国家主要采取了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控制总需求扩张,缩小信贷规模。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防止经济过热,在保持经济高增长的同时,
抑制高通货膨胀,实现经济“软着陆”。97年以后是经济过剩,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通货紧
缩。国家主要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加国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
扩大信贷规模。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防止通货紧缩,扩大内需,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2)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呈现
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各产业、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仅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是难以实现的;市场调节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不能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因而需
要由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来加以解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邓论中“建立和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这一知识点及其结合我
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来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答题时主要根据材料回答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两个阶段的“基本特征”、
          “政策和措施”和“调控目标”这三个问题;第二个问题,答题时结合实际,着重从理论上分析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这既是社会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又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需要,抓住这两点就可以了。
          37.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I、II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I:
          传统学派认为,单极从根本上是不稳定的,美国任何轻微的违规之举都有可能引发危险的
动荡。我认为情况正好相反;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
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及 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
          摘自[美]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1999年
          评析上述材料提出的观点及其实质并论述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答案要点】.
          (1)上述材料提出的“单极稳定论”,主张建立由美国“约束和管理”世界的单极格
局。其实质是为美国独霸世界提供理论支持。一国主导的单极世界违背各国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常常使世界不得安宁,严重阻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不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
政治新秩序。相反,多极世界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 规律。
          (2)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主张多极化的国家和地区集团力量在增强;美国想建立单极世界,但力不从心,也遭到越来越多的反对。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曲折的、长期发展的过程。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图谋给多极化进程增添了障碍;冷战思维、南北差距、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等多种因素也会对世界多极化趋势产生各种干扰和冲击,世界多极
化进程会充满矛盾与斗争。
          【解析】 本题考查的内容分解开主要有以下三点。揭示出材料中的观点,即“单极稳定论”。
第二点,评析这一观点及实质。注重“评析”这一要求,既要回答问题又要进行评析,指出单极格局是违背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第三点,论述当前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主要指出两点:一是多极化趋势及其原因;二是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及其原因。
          选做题II:
          工业国强加给进口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高贸易壁垒,再加上它们对农业的补贴,使发展中国家的这些商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下降了。贸易的这种扭曲使最贫困的国家受到特别大的伤害。
          摘自世界银行 《全球经济展望与发展中国家》,2001年世界1/6的人口生产了全部商品和服务的78%并获得78%的世界收入--平均每天70美
元。而世界人口有3/5生活在61个最贫困的国家,他们只获得总收入的6%--每天不到2美元。但是,他们的贫困不限于收入方面……世界各国能否一起努力来减少极端贫困人口,这是21世纪的根本挑战。
          摘自世界银行 《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
          当面临资源短缺、人口迁移和贫困时,其结局无可避免地是冲突和不稳定,这将使世界变成一个充满冲突的地方。
          摘自英国《观察家报》,2000年7月16日
          请回答:
          (1)为什么说工业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扭曲”,会“使最贫困的国家受到特别大的伤害”?
          (2)从发展与和平的相互关系来说明南北差距拉大、南方贫困会引起世界的冲突与不稳定;
          (3)运用矛盾力量不平衡性的原理分析解决南北问题的正确途径。
          【答案要点】.
          (1)工业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扭曲”是南北经济关系不平等的一种反映。由于发达
国家竭力维护历史上形成的国际分工格局,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依附于发达国家,遭受其 剥削和控制,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受到极大的伤害。
          (2)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的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霸权主义是建立在南北力量严重失衡的基础上的。经济上的落后与
贫困是引起冲突与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南北问题是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3)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南北矛盾中,发达国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发达国家在解决南北问题中负有主要责任,应切实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
          【解析】
本题是一道完整的材料分析题,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关于当代世界经济的格局与发展趋势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关于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原理。这是一道典型的学科交叉的综合类型题,本应有难度,但由于该题所运用的理论,无论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还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都是最基本的、最熟知的。所以,考生回答该题只要原理清楚,抓住题中所给定的材料中与原理直接相关的关
键词语进行分析说明,得高分是不难的。本题考查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根据材料要求回答三个问题。第一问实际上是要求回答工业国(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关系(经济关系)的实质及原因。第二问主要是要求强调在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中,促进发展是维护和平的基础,是保障。揭示出发展问题亦即南北问题是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第三问要求运用所给的原理分析问题。核心在于指出在南北矛盾中,发达国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正确解决南北问题,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更大的责任,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5-9 01:10 , Processed in 0.093006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