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9|回复: 0

2019考研人格心理学重点之应对策略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12-4 20: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面,新东方在线为了帮助大家复习,整理了2019考研人格心理学重点之应对策略,供考生参考。
    1.比较coping strategies(应对策略)和defense mechanism(防御机制)之异同。
    应对策略:面临可觉察的威胁时处理焦虑的努力。
    防御机制:自我的一种功能,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的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
    异:应对策略是处理焦虑的有意识、深思熟虑的做法,而防御机制是无意识的做法
    同:应对策略和防御机制都具有缓解焦虑的作用
    2. 应对策略有哪些分类方式?各种应对策略的效果如何?
    积极应对策略:积极认知策略 积极行动策略
    问题中心策略:直接关注压力源——直接关注恩提,以克服焦虑。
    情绪中心策略:关注体验到焦虑时的情感反应
    回避应对策略:通过把引发焦虑的情境排除在意识之外来处理他们的焦虑的。
    应对策略的效果:
    1)使用应对策略总比不使用好。
    2)积极策略比回避策略有效。回避策略在短期内有作用,但它的有效性局限于相对适度的压力,或至少是个体能部分控制的压力。
    3)问题中心策略和情绪中心策略各有利弊。要取决与情境,选择策略。
    关键在于是否有改变问题的方法和是否不得不接受事实。
    当确实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时,采取问题中心策略。
    当一个情境不能改变时,使用情绪中心策略比较有效。
    3.爱因斯沃斯Ainsworth提出的三种依恋关系分别是什么?
    (依恋理论)
    亲子关系的三种类型:
    1)安全型关系:妈妈对孩子关心、敏感,孩子知道妈妈的负责与亲切,即使妈妈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
    2)焦虑—矛盾型关系:妈妈对孩子的需要不时特别关心和敏感。婴儿在妈妈离开后很焦虑,一分离就大哭。别的大人不易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还害怕陌生环境。
    3)回避型关系:妈妈对孩子也不是很敏感。孩子则对妈妈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妈妈回来时也不特别在意。
    4.马勒Mahler认为,幼儿在4个月到三岁之间处于什么阶段?这个阶段的重要主题是什么?
    (对象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4周:正常的婴儿自闭时期(缺乏自我组织和自我知觉)
    1-8个月:共生期;作为伙伴而被依赖的母亲,共同边界感。
    4-36个月(3岁):分离-个体化阶段。他人被理解成是与自我分离的,儿童在失去他们个体
    化感觉的同时与他人发生联系(边缘型、自恋型人格在此时形成-创伤或阻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08:53 , Processed in 0.07484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