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6|回复: 0

2019考研311中国教育史知识:孔子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12-4 20: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面,新东方在线为了帮助2019考研教育学的考生提高学习效率,整理了311教育学综合当中的中国教育史知识,供考生参考。
        2019考研311中国教育史知识:孔子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1.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生平大部分时间聚徒讲学,开创了私人自由讲学的分歧,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较系统的教育思想;编订的六经保存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
    2.论教育作用:社会功能,提出教育与经济、军事、政治、法律的关系,把教育提高很高的位置(庶富教理论);个人功能(性相近习相远),肯定了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3.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实施教育不分等级和种类;意义在于打破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开创了平民讲学之风)
    4.论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宗教成分较少;偏重文事,轻视武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自然知识比较贫乏
    5.论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
    6.论道德教育:德育至上论,以仁礼为核心,以孝悌为基础,提出立志乐道。自省自克、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德育原则方法
    7.论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循循善诱与教学相长;尊师爱生和宽严相济
百家争鸣

人性论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思想
儒家孟子性善论教育作用就在于扩充善端,找回散失的本性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孟子是第一次明确概括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目的的人)大丈夫深造自得,其具有内倾性,强调和夸大“思”的作用,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即“求在我者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儒家荀子性恶论化性起伪,即变化自己本性的恶,树立人为的善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以浅持博,以今持古,以一持万”
1.以儒经为教学内容,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
2.教学方法是闻见知行
3.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墨家素丝说人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人性不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就造就什么样的人
“兼士”为培养目标(即既具有“兼爱”精神,长于辩论,明辨是非,而又道术渊博、有益于世的人才)1.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著名的“三表法”;强调思维和论辩的法则,要求懂得运用类推与求故的方法)
2.教育方法包括主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
道家法自然,主张回归自然,反对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人为教育

逍遥的人格思想;要求超越名利等各种现实的羁绊,追求个性解放和灵魂自由,从而达到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法家人性利己说强调法制对改造人的自私品质的作用,其结果必然走向惩罚主义

1.禁诗书—以法为教(提出燔诗书而明法令的主张,实行法治教育,取消普通教育)
2.禁私学—以吏为师(否定死学教育,人为私学思想的传播不利于法家主张的思想专制的统一,不利于法制教育的实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 23:52 , Processed in 0.07982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