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6|回复: 0

2019实验心理学冲刺笔记之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11-29 18: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心理学考研正在紧张进行,此阶段的复习同学们仍应紧扣考纲,重视笔记与精要知识点。做到查缺补漏,将自己已经记住的重点强化,未记住的重点重新记忆!下面是新东方在线整理的实验心理学冲刺必备笔记。请参考:
      第二章 心理学实验设计
        第二节 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
        一、自变量及其控制
    在心理学实验中,自变量是能产生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的各种条件(或称因素)或条件的组合。自变量往往与刺激有关,但是被试自身的条件(机体变量)也常常影响反应活动,因此,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来进行研究。
    (一)自变量的种类
    如果仔细分析,自变量还可以分解为以下5大种类:
    1、刺激特征方面的自变量
    这些自变量可以是量的变化,也可以是质的变化;可以是简单刺激,也可以是组合刺激。
    2、环境变量
    不同的环境因素也可以作为自变量。例如不同的国家、地区、学校、班级,就是环境变量。
    3、被试变量
    被试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职业特征、健康状况、个性差异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4、暂时的被试变量
    暂时的被试变量指的是那些容易暂时性地受主试或研究者的言语、表情、态度以及其他因素影响的被试变量。例如定势、动机、疲劳等等。
    (二)对于自变量的控制
    1、对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
    亮、声音响、噪音
    2、检查点的确定
    3、仪器的校准
    4、控制呈现刺激方式
      二、因变量及其控制
    (一)因变量的种类
    在心理学实验中,充当因变量的总是反应变量,它是由自变量引起的被测定者的心理现象或行为变化。
    1、反应的准确性
    2、反应的敏捷性
    3、刺激的强度
    4、反应的概率或频率
    5、评定分数
    6、反应的强度
    7、高次反应变量
    (二)反应变量的控制
    1、对反应规定操作定义
    2、反应变量应具备的条件
    3、反应指标的平衡
        三、控制变量的处理
    控制变量又称无关变量、参变量、额外变量等等,它们是除自变量之外,一切能够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是必须在实验中加以控制的变量。对控制变量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部分被试变量及暂时被试变量的控制方法
    1、指导语控制
    2、主试态度
    3、单盲或双盲实验
    4、控制被试的个体差异
    5、实验组控制组对照法
    (二)对环境变量及部分被试变量的控制方法
    1、操作控制法
    消除法和恒定法
    2、设计控制法
    平衡法和抵销法
    Kurtz有效计划
    ABBA法和随机法
    3、统计控制法
    控制变量纳入法和协方差分析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07:20 , Processed in 0.08284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