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考研历史学的复习首要的就是打好基础,抓住重点,接下来是新东方在线为帮助考生提取的复习重点,一起来学习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处于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帝国武装干涉的危险中:
① 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 在城市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现监督
③ 在管理上成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对生产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
④ 在流通分配领域,排斥自由贸易,实行粮食,日用品配给制,对成年人实行义务劳动制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召开,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新经济政策:
① 在农业方面以征收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有限度地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工
② 工业方面允许一定的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废除总管理局制度,给予地方和企业自主权
③ 分配方面改革平均主义的分配制,按劳取酬,承认个人物质利益
④ 在流通方面,允许国内自由贸易,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二者的比较:
①
背景不同,战时是在外国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国内政治危机日益危机的形势下进行的,新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国内爆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为纠正战时共产主义的不良后果而进行的。
② 特点不同,在对待个体小农,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的态度上,战时共产主义是全盘否定,新经济政策是关心,引导,利用。
③
内容不同:在农业上,战时实行余粮收集制,新实行收实物税;在工业上,战时将工业企业全部收归国有,新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在商业上战时实行垄断制,新实行有限的自由贸易;在分配制度上,战时实行平均主义分配制,新实行按劳分配制,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④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上,战时实行直接过渡制,新实行间接过渡。
⑤
影响不同:战时挫伤了农民和企业的经营积极性,阻碍生产力的提高,影响了工农联盟,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社会生产,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