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已经进入复习冲刺阶段,报考新闻传播硕士的考生也不例外。现在的复习时间都是争分夺秒的,提醒考生们注意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集中精力。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编整理的“2019考研传播学名词解释: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十二章: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1、“0/1”效果:“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又称知觉模式,指的是大众传媒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该议题的感知。
2、“0/1/2”效果:“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又称显著性模式,指的是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
3、“0/1/2/、、、/N”效果:“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又称优先顺序模式,指的是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次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
4、导向需求:指的是在人们了解外部世界过程中,由于外部世界的复杂性和信息的海量化等原因和困难,而产生的对引导机制的需求。
5、“社会孤立”动机: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
6、意见气候:是一个传播学上的概念,是指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的意见分布情况,包括现有意见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意见。
7、多元无知:认知心理学用语,指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个群体中,只要反对意见不以明确、强烈的形式表现出来,一般成员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致的。
8、大众传播的讯息系统:是通过语言、文字、画面、影像等象征符号来传达的,是根据一定的观点和意识形态进行加工整理后的具有完整意义结构的系统。
9、制度分析:分析大众传播的信息生产、传达和消费过程中各种制度性压力和制约因素,揭示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定倾向性形成的原因。
10、“主流化”效果:是传播媒介的一种“培养效果”,指的是不同社会团体的重度观众的意见趋同。
11、元传播:由人类学家贝特森于1955年发表的论文《一篇关于玩耍和幻想的理论》中提出的概念,是指人们为了传播而进行的传播行为,包括对所传播符号的定义及其诠释规则的约定。
12、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于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戈夫曼)
13、个人框架:指我们每个人在关于存在、发生和意义这些问题上进行持续不断的选择、强调和表现时所使用的准则
14、组织框架:指一个组织信息处理的认知结构或定性准则,体现了组织对信息性质的基本判断以及动机、立场、倾向和态度
15、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是媒介框架概念在新闻的选择、加工、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过程的研究上的应用。
16、框架效果:指的是框架作为我们处理信息的认知结构,对我们对信息的处理结果,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态度及行为反应所产生的影响。
17、受众框架:即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这种结构和规则来自于受众过去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既有的价值观和态度、行为取向,并导引着受众个人处理新的信息。
18、媒介素养:大卫.布金汉姆将媒介素养定义为社会成员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领袖会议”将媒介素养定义为:公众接近、分析、评价各种媒介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目的的能力。我国学者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19、“上限效果”假说:是艾蒂玛和克莱因与1977年提出的,这个假说认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
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