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6|回复: 0

2019MPAcc考研管理类联考逻辑备考指导 概念(1)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10-23 20: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面是新东方在线整理的2019MPAcc考研管理类联考逻辑备考指导 概念(1),请参考:
    概念是逻辑学中最简单的元素,也是逻辑学其他内容的基础,同时,逻辑题中的难点都是由于忽略了对概念的把握,才会产生了错误,所以,对于概念这个地方,一定不要忽视它。
    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所谓本质属性,也就是决定这一事物成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它事物的属性。比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里,“用来交换的劳动商品”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同一种事物个体组成的群体,可以把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就是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例如,“森林”、“丛书”、“工人阶级”等都是集合概念。集合概念只适用于它所反映的群体,而不适用于该群体内的个体。
    非集合概念就是不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例如,“树”、“书”、“工人”等都是非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既可以适用于它所反映的类,也可以适用于该类中的分子。
    了解集合概念的特点及其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别,对于准确地适用概念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在思维过程中,容易把一个普通名词表达集合概念与表达非集合概念相混淆。例如,在“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中,“鲁迅的作品”是指鲁迅作品的群体,这是表达一个集合概念;而在“《祝福》是鲁迅的作品”中,“鲁迅的作品”就不是指鲁迅作品的群体,而是指鲁迅作品中一个一个的分子,这是表达非集合概念。因而,必须了解这两者的差别。否则,就会错误地认为,既然“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而“《祝福》是鲁迅的作品”,那么“《祝福》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所以,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句中,有时表达集合概念,有时表达非集合概念,因此,区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除了要了解集合概念的特点外,还要注意分析语词处所处的语言环境(简称为语境)。例如,(1)年轻人应当奋发向上。(2)年轻人朝气蓬勃,像初升的太阳一样。这两个句子中,都出现了“年轻人”这个概念,但是(1)句中的是非集合概念,(2)句中的是集合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11 07:11 , Processed in 0.05190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