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5|回复: 0

2019考研教育学外国教育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10-16 18: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面是新东方在线整理的2019考研教育学外国教育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请参考: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一、人文主义教育——
        1.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
    (1)特点为强调世俗性和人性的解放,注重人的自由和天性,代表人物为维多利诺(孟都亚宫廷学校“快乐之家”)、弗吉里奥、格里诺等;
    (2)“快乐之家”的教育实践包括如下特点
    ①学校注意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差异;
    ②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传授广泛的教学内容;
    ③要求学校具有优美的环境;
    ④强调师生之间的和谐气氛;
    ⑤注重启发诱导,讲求兴趣;
    ⑥反对体罚、压制;
        2.北欧人文主义教育:特点为强调宗教和道德,教育目的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代表人物伊拉斯谟(尼德兰,《论基督教王子的教育》)、莫尔等;
      3.法国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是拉伯雷(《巨人传》);
        4.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①人本主义
    ②古典主义
    ③世俗性
    ④宗教性⑤贵族性;
        二、新教教育——
        1.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路德派教育的特点是把教会置于国家权力之下办教育,代表人物是马丁·路德、梅兰克顿(拉丁文法中学的改革,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德意志人的伟大导师”)、斯图谟(斯特拉斯堡文科古典中学的实践)、布根哈根(初等学校的建立);路德主张
    (1)国家应重视教育,掌握教育权,重视对学校教育和教学的管理;
    (2)国家应推行普及、义务的教育;
    (3)建立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国家教育体系;
      2.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加尔文教派的活动中心是在瑞士的日内瓦,加尔文认为所有人民的教育应由教会负责,教育本质上是宗教性的,其改革特点有
    (1)强调教育对个人、社会和宗教的意义;
    (2)提倡免费教育并进行了实践,创办了免费学校;
    (3)重视人文科学的价值;
    (4)学习古典文科中学的管理方式,创办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日内瓦学院;
      3.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英国的宗教改革又不同于前两者,它形成了国家和教会联合起来的特点,国家和教会两者在最高权力上是平等一致的关系,主要改革有
    ①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②教育目标开始转向培养绅士,教育具有一定的世俗性,但还是以古典课程为主要教学内容;
    ③加强英语教学;
    三、天主教教育——耶稣会派的教育改革,反对宗教改革而兴起,代表人物西班牙的罗耀拉;
    1.耶稣会学校:分初、高两级,高级部之上还有神学部;
    2.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方式:和中世纪没很大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3 11:54 , Processed in 0.07164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