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9|回复: 0

2019心理学考研:心理学家和他们的“萌宠”们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10-16 18: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动物心理实验始于19世纪末,自那之后,动物受到心理学家的青睐,成为实验室中抛头露脸的重要角色。新东方在线总结了一些心理学家的经典动物实验,同学们可以全面了解一下。
    1.巴甫洛夫和他的“汪星人”
    巴甫洛夫先生,是一位生理学家,某天,误入心理学界,“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大放异彩。并且把一只普通青年狗,活生生的变成了一只吃货狗。
    铃声(中性刺激)----(摇铃)----------给小狗食物(无条件刺激)---------小狗分泌唾液
    在30次的重复之后,铃声与分泌唾液之间产生也联结,铃声由中性刺激变成条件刺激,小狗一听到铃声就会自动流口水,形成条件反射。
    铃声(条件刺激)---------------------------------------------分泌唾液(条件反应)
    ps. 在广告中,会经常用到这个原理,把某个产品与一个愉快的刺激(明星)之间建立起联结,唤醒人们对该产品的好感。
      2. 桑代克和他的“喵星人”
    桑代克作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之父,一生有许多的著作,是当之无愧的学霸。学霸的技巧很简单:不断的尝试,错误不断的减少,自然就学会了。
    学习的实质在于 形成刺激与联结的反应
    他把一只饥肠辘辘的猫放入迷笼,把食物放在笼子外面,饿猫为了获得食物,必须要打开笼子,在一番抓狂的冲撞之后,偶然的碰到了开关。。。。结果,还是不让它吃东西,继续关进去。。。。每次逃出的时间都比上一次的短,渐渐习得新技能----一次性打开开关,逃出迷笼,获得食物。
        3.苛勒和他的顿悟猩猩
    苛勒是一位学霸,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反对桑代克的观点,提出了“完形--顿悟”说。
    1、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顿悟是对情境的突然理解,是个体智慧的体现。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完形即整体,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意识为中介。
    猩猩是苛勒实验的主角,苛勒构建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以香蕉为诱饵,不断挑战猩猩的智商。而猩猩总能在关键时刻逆袭成功!
    在箱子系列实验中,猩猩需要把两只箱子叠起,才能够得到香蕉。起初猩猩够不着,就坐在两只箱子之间休息,突然一跃而起,把两只箱子叠放在一起,成功吃到香蕉。
        4.斯金纳与鸽子
    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会作出种种迷信的行为,例如忌讳数字4,本命年穿红色内衣,是因为相信在迷信行为和某些被强化的结果之间存在联系,即使实际情况下二者并不相关。
    斯金纳把鸽子放入斯金纳箱中,里面有食物分发器,每隔15秒回自动放出食物,不论鸽子的表现如何。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一只反复的将头撞向箱子上方的一个角落;另一只逆时针转圈。。。它们表现的仿佛这些行为会产生食物一样。
    肿么治:除非停止强化:当箱子不再提供食物,鸽子的行为也就渐渐消失了。而对于人类来说,只要生命在继续,未知就是不可测的,被强化的结果也就随时可能发生。
      5.托尔曼和他的小白鼠
    托尔曼----新行为主义的另一位代表人物。
    在某次实验中,他把小白鼠分成三组,让大家走迷宫。
    一组,每天打上食物;二组不给食物;三组,前10天不给食物,第11天开始给食物。
    结果是:前10天,一组的表现好,走迷宫错误次数下降的快;11天后,三组小白鼠逆袭!
    托尔曼认为,这是一种“潜伏学习”。即未表现在外显行为上的学习。有机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在学习,只是在某一阶段学习效果并未明确显示,其学习活动出于潜伏状态,之后通过作业才会显现出来!
    总结:小动物们为推动心理学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过程中要考虑到伦理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6 05:07 , Processed in 0.07431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