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6|回复: 0

2019考研历史学知识点:二战后苏联变革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10-16 18: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新东方在线整理的2019考研历史学知识点:二战后苏联变革,请参考:
      苏联:
        1.战后初期苏联的安全带政策及其作用、原因。
    (1)内容:苏联安全带建设是战后初期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对外政策,包括三个方面。
    ①巩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成果,争取一个较为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确保国家安全创造条件。
    ②不断巩固和加强东欧这块社会主义前哨阵地,严防帝国主义的插手干预;
    ③防止德日法西斯重新武装东山再起,再度成为战争的策源地。
    (2)作用:①积极,保证了战后苏联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保护了社会主义阵营,使美国妄图颠覆未能得逞,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维护了世界和平。②消极,苏联过分看重自己利益,犯有严重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错误,割占了东欧国家大片领土。苏联的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苏联本身的威信,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3)原因:苏联对外政策具有两重性。
    ①苏联在二战中损失惨重,国民经济遭到空前的破坏。②美国推行称霸全球的好战政策,使得苏联面临严酷的“冷战”环境。③斯大林对战后初期的战争形势估计的过于严重。④斯大林混淆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主义的界限,并出现严重错误。
      2.赫鲁晓夫改革:
    (1)改革的背景:二战后,斯大林模式开始日益暴露出其弊端,社会上涌动着强大的社会改革思潮,1953年斯大林的去世就使得改革具备了可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掌握了苏联领导权的赫鲁晓夫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开始了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进程。
    (2)改革内容
    ①农业:扩大垦荒和玉米的种植;采取了一些新措施:1.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2.将机器拖拉机站组为技术修理站,把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3.在加速发展国营农场、扩大集体农庄规模和收缩个人副业经济的基础上推行农业小组承包制。
    ②工业:1.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各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1957年对工业、建筑业的改组。2.合并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原中央和加盟共和国各部管理的企业交给所在地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3.从62年起,又开始摸索经济管理方面的新形式,支持关于“利别尔曼建议”的讨论和试点
    ③政治:废除每月发给高级官员津贴的规定;平反冤案和加强法制;关于干部任期制度和实行干部更替原则;关于代表制度的改革;恢复了党代会和中央全会定期召开的正常制度;为了使对工业和农业领导变得更具体、更有效,把党及其机构一分为二
    (3)改革评价:赫鲁晓夫文化水平和理论修养都不高,他的决策和行事往往凭其直觉,有很大的随意性,经常是朝令夕改,使改革缺乏科学性和全局性。赫鲁晓夫尽管对僵化的斯大林体制发起第一次猛烈的冲击,但这位改革家最终还是扮演了“掘墓人”和“守墓人”的双重角色。而且,以反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赢得干部和群众拥护的赫鲁晓夫,在他执政的后期,其本人也逐渐地欣赏起别人对他的吹捧和歌颂了。长此以往,赫鲁晓夫专横的工作作风和改革的一些严重失误,使党内和社会上对他的不满之声越来越大。终于,于1964年6月13日被苏共中央要求“自动退休”,解除了其第一书记职务,从而退出了苏联政治舞台。
    贝利亚事件: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大清洗运动领导人之一贝利亚任要职,成为苏联党和政府调整政策、为冤假错案平反的障碍。不久,苏最高苏维埃逮捕并撤销了贝利亚的领导职务,决定将其案件提交法院审理,开除党籍。苏最高法院特别法庭秘密审理了贝利亚等人的刑事案件。确定他犯有“反党反国家罪”判处贝利亚等人死刑。
      3.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1)背景:1964 年10
月勃列尼涅夫上台后,苏联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领导集团执政后,立即采取了稳定政治局势和社会情绪的措施,勃列日涅夫多次强调苏共20 大、21 大和22
大的路线是列宁主义的路线,要坚决继续下去。同时,新的领导集团又采取了措施,逐步对因赫鲁晓夫大规模的政治改革而造成的混乱进行调整。
    (2)内容:①政治,加强政治体制的集中与统一,恢复了赫鲁晓夫改革前的中央集权体制;批评赫鲁晓夫的个人专断,强调党中央的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进行微小调整,加强干部队伍的培养、加强人民监督机制、以多种形式吸收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等。
    ②意识形态方面,勃列日涅夫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理论,以取代赫鲁晓夫的“到1980 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的口号。1967 年11
月,他宣布,苏联已“发达社会主义”。
    ③经济,苏共中央授命柯西金主持新经济体制改革,即采用在1962
年引起较大争议和广泛讨论的“利别尔曼建议”,运用利润、奖金、核算等纯经济手段来改革和促进苏联工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管理的同时,运用市场机制在经济管理中发挥作用;进一步改组工业管理机构,成立各种联合公司,开始推行以集约化经营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尽管改革没有根本触动斯大林模式,但是在当时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④在外交上,一改赫鲁晓夫时期的苏美合作主宰世界的战略,积极推行进攻性的国际战略,加紧同美国进行争夺,大搞霸权主义外交,提出了“有限主权论”及“社会主义大家庭”等理论,作为其对外扩张、干涉别国内政的依据。
    (3)影响: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①通过改革和调整,在60 年代后期和70
年代初期,苏联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水平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经济力量也已由1950
年相当于美国的30%上升到了1970年的60%左右。②不过,苏联在该时期的经济发展仍然还是以优先甚至片面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指导方针,在此方针指导下,苏联充分利用60
年代中期至70 年代中期与西方关系缓和的机遇,积极壮大经济、军事实力,强化外交后盾。③结果,至70
年代末期,苏联取得了与美国在战略核武器质量上的真正均势,常规军事力量则有胜出趋势。美国已经丧失了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时对苏联的压倒性核优势。④常规力量方面,苏联不仅继续保持陆军强国地位,同时针对美国的海军优势,也开始了海军向远洋进攻性战略的转变,在60
年代末70 年代初即已建成了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⑤至此,苏联已经确立了其名副其实的世界超级大国地位。
      4.戈尔巴乔夫改革:
    (1)改革的背景与准备
    ①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随着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停止、勃列日涅夫个人集权和个人崇拜的盛行、老人政治局面的出现及苏联特权阶层的形成,苏联政治僵化,经济停滞,社会弊端丛生,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国家陷入困境。进入80
年代后,要求改革现状的呼声愈益高涨。
    ②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大刀阔斧调整领导班子,在11 个月中共调换了14 名党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成员,更换15 名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以及41
名正副部长,从而结束了老人政权的局面,为改革扫清了道路。
    (2)内容:1986 年2、3
月份召开的苏共二十大确认了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在经济上“加速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将其具体化。会后,苏联公布关于政治、经济改革。
    ①经济: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决定,要求改进经营管理机制,扩大企业自主权。1987 年6
月又公布《根本改革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明确要求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从主要依靠行政方法转向依靠经济方法。但是,“加速战略”仓促上马,阻力较大,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视,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以致各项改革效果不佳。
    ②政治:在经济改革出师不利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等人认为这是由于苏联现存的政治体制,即“官僚专制制度”和“极权主义制度”所致。1988 年召开的苏共19
次代表会议,正式通过了政治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组国家权力机构,通过自由竞选产生人民代表并建立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最高苏维埃,把国家权力重心从党中央转到最高苏维埃。至此,戈尔巴乔夫就将改革的政治思想也由科学社会主义转向了民主社会主义倾斜。1990
年苏共又召开了二十八次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公开宣布“改革的实质是从极权官僚制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3)政治改革的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转向,在苏共内部引起了激烈的斗争,结果导致了苏共从此分裂为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民主激进派”、以利加乔夫为代表的“传统派”和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新思维“主流派”三大派别;而公开化和民主性造成了社会政治的极度混乱以及整个社会严重分化,苏共党内和社会的反对派势力迅速发展,社会意见多元逐步向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发展,民族分离主义急剧泛滥;新思维外交造成的苏联国际地位和影响的大大下降也激起了苏联所有爱国者的不满,而它在东欧各国剧变中的催化作用并直接导致华沙条约崩溃和经互会瓦解的事实,又使得苏联人民感到极大的困惑,并在苏共内部引起了思想混乱和争论。在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推动下,苏联社会局面日益失控,迅速走向解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7 10:12 , Processed in 0.07257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