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4|回复: 0

2018考研政治新大纲:马原第二章新增点变化比较表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7561
发表于 2018-9-29 20: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编提醒】文都2018考研大纲名师解析汇总(文字+视频))
  2018考研政治新大纲于9月15日已经发布,今年的考研政治大纲可谓是变化很大,毛中特、史纲、马原、形势与政策、思修各个章节都有变化,为了让考生对各个章节的变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文都教育考研政治老师特别对各个章节新增知识点进行了变化对比,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有效抓重点,标注重点,高效复习。以下是2018考研政治新大纲——马原大纲第二章新增点新旧大纲做了详细对比,具体如下:

         
2018年大纲
        2017年大纲
         
说明
第二章第节2.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没有这个考点新增“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核心考点: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不了解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历史看作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地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的现实基础。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自然界。其次,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3.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重点推送】文都教育2018考研报名专题已上线——点击进入,文都各位名师届时将为考生们做出全面详细的解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4 11:49 , Processed in 0.077212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