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2|回复: 0

2019考研专业课:社会心理学之态度的改变(上)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7561
发表于 2018-9-28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已经开始,今天文都考研小编给大家讲:社会心理学之态度的改(上),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社会心理学之态度的改变(上)
1、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
与态度改变有关的理论主要有两个:海 德的平衡理论(Balance theory)和费斯廷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这两个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与态度改变有关的问题。
(1)海 德的平衡理论
海 德(Heider 1958)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海 德用P-O-X模型说明这一理论,其中P代表一个人(如张三),O代表另一个人(他的女友),X代表另一事物(一部电影)。从人际关系的适应性来看,P、O、X之间的关系有8中组合,如图4-5:张三(P)和他的女朋友(O)对一部电影(X)的态度就符合这样一个系统。张三喜欢这部电影,他的女友也喜欢这部电影,而且张三喜欢自己的女友,如果这样的话就是一个平衡的系统,谁也没有必要改变态度;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他的女友不喜欢这部电影,这时候的系统就不平衡了,就必须有人产生态度改变。而态度改变遵循最少付出原则,即为了恢复平衡状态,那个方向的态度改变最少,就改变那里的态度。按照海 德的观点,与自己喜欢的人态度一致,或者与自己不喜欢的人态度不一致,我们的生活关系就是一个平衡的系统。
以上就是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总结的2019考研专业课心理学专业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考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0 06:23 , Processed in 0.05037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