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3|回复: 0

2019考研政治: 常见短语中蕴含的马原哲理(6)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9-5 19: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研网今天为大家整理发布“2019考研政治: 常见短语中蕴含的马原哲理(6)”,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51、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解析:这句话表明了人们要想获得新的知识,必须掌握归纳与演绎的推理思维方法,这样才能掌握 事物的规律性,从而使人的知识不断地扩展和深化。
  5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解析:这个成语体现的哲学寓意有: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②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客观的;③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这个成语属于本质联系;④事物内部特殊矛盾规定其特殊 本质。
  53、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解析:这句话的错误在于:①违背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本身的真实联 系;②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没有抓住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5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解析:这个典故主要说明了外部环境对事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 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 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 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又如,“孟 母三迁”同属此义。
  55、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解析:这句话表明时间的特点具有一唯性,即不可逆转性。又如,“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也 是这个道理。
  5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解析:这个成语比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又如,“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百闻不如一见,百 见不如一干”、“不打不相识”等,都属此类。
  5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解析:这句话说明:①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中,要分清是非,辨别善恶,权衡利害。有益的事,应 持之以恒,促使它的质变。有害的事,应防微杜渐,阻止它的转化;②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相互转化。
  58、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解析:这句话说明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9、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解析:这句谚语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否则,就不能成 功。
  60、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子熟地花。
  解析:这个谚语告诉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如“庄稼施肥有技巧,看 天看地又看苗”、“山腰点桐,山下务农”等谚语都体现这个原理。
  61、《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
  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 解析: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要 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2、《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 谓之神。”
  解析:从哲学观点看,这段话表明事物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尊重客观规律和发 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6 22:28 , Processed in 0.03990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