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0|回复: 0

2019考研翻译硕士:三峡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8-8-22 17: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新东方在线为大家整理的“2019考研翻译硕士三峡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一、学校简介
    三峡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5月25日合并组建。1996年开始举办硕士研究生教育,1998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面向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20余个国家(地区)招生,在全国全面进入一本招生。
    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少数民族预科生资格,招收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生(CSC)资格、免试招收香港地区学生资格。
    学校是国家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8年,学校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等3个学科被列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目前,三峡大学已成为水利电力特色与优势比较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一定社会声誉的综合性大学。
    二、招生计划
    拟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2人;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62人,其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8人、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10人;拟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86人。(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2019年下达计划为准)。
      三、收费标准及学制
    1.博士研究生:1万元/年,学制4年。
    2.硕士研究生: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制
全日制标准(元/年)
非全日制标准(元/年)
045101
教育管理
3
10000
10000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3
10000
10000
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
2
12000
12000
055101
英语笔译
2
12000

055102
英语口译
2
15000

125100
工商管理
2

21000
125300
会计
3
14000
14000
125200
公共管理
3

12000
135101
音乐
3
16000
16000
135108
艺术设计
3
12000
12000
其他专业
3
8000
    最终学费标准以物价部门批准的为准。
    四、奖助学金
    1.国家助学金:全日制博士生13000元/年.生,全日制硕士生6000元/年.生。
    2.国家奖学金:全日制博士生30000元/年.生,全日制硕士生20000元/年.生。
    3.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全日制博士生一等奖18000元/年,二等奖15000元/年,覆盖面100%;全日制硕士生一等奖12000元/年(一年级,推荐免试的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毕业于世界双一流建设高校且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硕士研究生可直接评定为一等奖学金。二、三年级为10000元/年)、二等奖8000元/年,三等奖4000元/年。
    4.单项奖学金,用于奖励在德、智、体、美中某一方面表现优异或为学校、社会做出特殊贡献的研究生。覆盖面30%。
    5.社会奖学金,由其它社会组织或个人定向捐资设立的奖学金,奖励标准分别按其奖励办法规定执行。
    6.学校可提供一定的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和协助办理助学贷款,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可申请一定的特困补助。
    7.设有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用于资助有一定科研基础、可望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体现学科交叉和学科创新的选题。
    8.设有硕士学位论文培优基金,用于资助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
    若本校对上述奖助标准及激励机制进行重新修订,则按新标准执行。
      五、硕士生报名条件
    1.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专业报名条件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
    2.其他专业报名条件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取得培养单位退学文件。
      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范围及政策
    我校于2012年开始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下称少骨生),国家限定生源地范围内考生,可根据我校全日制招生专业目录中可接收少骨生的专业,选择报考。招收全日制少骨生的学院见下表
学院
学院
学院
水利与环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艺术学院
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生物与制药学院
体育学院
医学院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民族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所有被录取考生的录取类别均为定向,且须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在职考生与所在单位和定向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书,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毕业生)与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行政部门签订协议书。考生签订协议书后,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毕业生回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
    未尽事宜,按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执行。
    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范围及政策
    我校于2017年开始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下称退役生),自主划线,限报专业学位。
    退役生是指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
    现场确认和复试时需提交加盖公章的《应征公民入伍批准书》复印件和《退出现役证》原件及复印件进行审核。
    八、初试
    1.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准考证》请务必妥善保存至报到入学时。
    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3.初试科目详见我校2019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4.考生须到报考点指定的考场考试。考生入场时须接受考试安全检查。考生在每科考试开考15分钟后不得入场。初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具体出场时间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规定,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九、复试
    1.我校在复试时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认证、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有疑问的,我校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
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2.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由我校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我校公布。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应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时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3.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报考的考生(除MBA、MPA、MPAcc专业外),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
    4.MBA、MPA、MPACC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我校在复试中进行。
    十、体检
    体检工作在复试阶段进行,体检须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及《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文件规定。
      十一、三峡大学研究生招生联系方式
    1.研究生院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717-6393256、6392638
    学校网址:http://www.ctgu.edu.cn
    研究生院网址:http://yjs.ctgu.edu.cn:82/
    学校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大学路8号,邮政编码:443002
     2.学院联系方式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联系方式
001
水利与环境学院
办公室:0717-6393296
    邮 箱:342895734@qq.com
002
土木与建筑学院
办公室:0717-6393926
    邮箱:540898016@qq.com
003
机械与动力学院
办公室:0717-6397573
    邮箱:jxkyb@ctgu.edu.cn
004
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办公室:0717-6392670
    邮箱:dq6392670@163.com
005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办公室:0717-6393012
    邮箱:jsjkyb@ctgu.edu.cn
006
经济与管理学院
办公室:0717-6394124/5485(硕士)
    邮箱:1243611478@qq.com
办公室:0717-6399458(博士)
    邮箱:zhaoxu@ctgu.edu.cn
007
医学院
办公室:0717-6397358
    邮箱:yxykyk@ctgu.edu.cn
008
文学与传媒学院
办公室:0717-6395328
    邮箱:58054784@qq.com
009
马克思主义学院
办公室:0717-6394262
    邮箱:313873718@qq.com
010
理学院
办公室:0717-6392618
    邮箱:732121410@qq.com
011
生物与制药学院
办公室:0717-6395516/5547
    邮 箱:103040887@qq.com
012
外国语学院
办公室:0717-6392104
    邮箱:wgykyb@ctgu.edu.cn
013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办公室:0717-6393023
    邮箱:331911229@qq.com
014
艺术学院
办公室:0717-6397147
    邮 箱:63925369@qq.com
015
体育学院
办公室:0717-6394130
    邮箱:779297602@qq.com
016
民族学院
办公室:0717-6395356
    邮箱:996129855@qq.com
017
材料与化工学院
办公室:0717-6397670
    邮箱:16392634@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6 06:12 , Processed in 0.084481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